资讯

这些好办法,专治孩子懒散、拖延

德国有句谚语:懒惰是生活的死亡。


当一个人对生活不感兴趣了,就是懒惰来了。


懒惰会消磨掉人的斗志和行动,腐蚀一个人的上进心和理想,剥夺一个人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与他人的友情,使人心胸日渐狭窄,也让一个人越来越怀疑自己的人生。


懒惰的第一个特点是被动地活着——


懒得聊天,惜字如金;懒得运动,容易长胖;懒得收拾,混乱无序;懒得思考,习得无助;懒得上学,迟到早退;懒得听讲,经常发呆;懒得作业,偷工减料。


懒惰的第二个特点是执行力和意志力的下降——


不能够咬着牙坚持去做什么事情,没有兴趣,没有爱好;不修边幅,不讲卫生;对什么事情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总觉得累,身心疲惫;萎靡不振,没什么开心时刻;无组织纪律,不愿受到约束;没时间观念,总想着明天做。


曾经,有位老师出了一道考题,将门口的扫帚、簸箕弄倒,看看孩子们进门的时候会不会将其扶起。


前面进来很多孩子,没一个扶的。过了好久,才有一个孩子将扫帚、簸箕扶起来了。


如今,不仅是孩子们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即便是成年人也会被懒惰打回原形。


例如,明明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看到垃圾食品还是忍不住;计划今天上网课,却刷剧停不下来;朋友圈刚发完“我今天一定要早睡”,玩着手机又到凌晨3点;买了跑鞋、瑜伽垫,没用几次就放到角落里了。


如何帮助孩子从小克服惰性?以下这些方面很重要:


首先,从不睡懒觉开始。


塞万提斯有一句经典的话:


“不要睡懒觉,不和太阳一同起身就辜负了那一天……勤敏是好运之母,反过来,懒惰就空有大志,成不了事。”


《朱子治家格言》开篇就这么告诉我们: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第二,积极自我对话,给自己设定一种目标。


比方说,想要规律作息,就对自己说


“今天我值得好好休息,到点就睡觉。早起的我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如果你的目标是学习进步,那你就这么想:


“我相信我有能力学好,尽管很难,但我今天也能尽力去把它做好。”


这就是自我暗示。


比方说,目标是减肥成功:


“我能下决心减肥,真是好佩服我自己。今天很忙,但我还是坚持运动,我真棒!”


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会让自己内心强大。


第三,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是我们对抗人生所有苦难的唯一方法。


设计合理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一定要具体。


梳理可能存在的诱惑,为自己提前规划好“懒惰时间”,对自己稍微好一些。


比方说,规划留出“例外”、留出“休息日”,不要对自己太刻薄。


规划定得太严密,对自己要求太高,很有可能会自我放弃。


你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吗?——自我关怀是我们对抗人生所有苦难的唯一方式。


你还在为自己没变成“应该成为的样子”而沮丧吗?——打破“别人会怎么看你”的魔咒,才能活得更好。


你经常觉得沮丧,情绪低迷?——没有谁比谁更不幸,也没有一种痛苦一文不值。


请记住:悲喜总是同在。


德国的克里斯汀娜·布莱勒在《自我关怀》一书,让我们知道自我关怀是爱和勇气的源泉,是让生命强大的唯一方式!


第四,按部就班。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订计划。




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计划好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让孩子学会规律地生活。


关键是做家长的要督促孩子去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


计划是可以调整的,但是不可以放弃。一旦定下来了,我们要尽量去坚持。


第五,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做好时间管理。


人生有很多事,我们可以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来进行分类,在这四个象限里为其找到定位。


有一些事情既重要又紧急,就要优先认真去做,做完了,会有一种解放心灵的放松;


有些事情紧急但不重要,就要学会拒绝、放弃,比方说凑热闹、干扰你的电话;


有些事情重要但不紧急,既然重要,就要把它当回事,但是不紧急,就按规划做;


对于那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就可做可不做。


所以,管理时间就是古人所说的“分个轻重缓急”。


好多孩子觉得时间不够,其实大多数是自己把时间浪费掉的。


有些浪费时间的事情,是“有形杀手”,能看得到;而有些是“无形杀手”,看不到。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帮助孩子进行分析。


“有形杀手”一般表现为:接听电话、无聊短信、电子游戏、小视频等;


而“无形杀手”一般表现为:健康欠佳、拖延、善忘、过分专注细节、欠缺周详计划等。

 

第六,设定例外规则。


例外规则的存在,是为了让习惯的培养变得更有弹性,以避免因自我厌恶的无力感而导致习惯培养失败。


不要因为其中一两天的特殊原因没有坚持,就认为自己失败,并放弃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


第七,循序渐进。


良好的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


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微习惯,先设定一个目标,再把目标拆解成几阶段,订到小到不能再小为止。


因为只有足够小,才能让大脑不会受到威胁。


然后每天继续,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当达到一定阶段时就设一种奖励,以此来鞭策坚持行动:目标是结果,而习惯是过程。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曾讲到过自己的经历。


他最开始想按照计划,每天做30分钟的俯卧撑,结果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直到有一次,他想,随便做一个也好。


于是,在他开始做第一个俯卧撑的时候,改变发生了。


做完第一个,他就有了动力做第二个、第三个……那一段时间里,他完成自己目标的方法,就是每天只要求自己做一个。


后来,他将这种方法用到阅读和写作上,每天只写50个字,最终写出了畅销书《微习惯》。


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养成微习惯开始,比如,每天晚上刷牙时背3个单词。


选择一个微习惯,挖掘它的内在价值,然后就把这个微习惯纳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建立一种回馈的机制,不断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从完成微小的任务开始,最终超额完成,会发现坚持下去后居然成了习惯。


第八,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中,从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养成孩子手脚麻利、眼明手快的个人素养。


另外,除了自己的事情积极参与之外,也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建设。比方说,扫地、垃圾分类。


还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比如,讲故事、背诗、画画、唱歌。




第九,动笔积累。


首先,学会记笔记。读报、听课、听讲都要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其次,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精心推敲、锤炼,准确地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最后是积累,摘抄摘录好句子、好语段、好文章、好例题等等。


第十,区别对待。


人的习惯有三个方面: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维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阅读、记单词、写日记、写作等等,只需变动一些行为就能养成的简单习惯。难度等级较低,通常1个月左右就能养成。


身体习惯包括早睡早起、健身、跑步,需要牵动整个身体的力量的习惯。难度等级一般,差不多要3个月才能养成。


思维习惯包括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逻辑能力的养成,难度最高。这需要大量的时间,通常是以年为单位。


例如,一个球加一个球拍要11块钱,球拍比球贵10块钱,请问球是多少钱呢?


你是不是第一反应觉得球拍是10块,球是1块钱?


其实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思维习惯。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所以要让孩子脑子不偷懒,就需要不断地刺激它,多思考。


第十一,是认真书写。


书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书写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


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建立各科的作业规范。


每个学科都有书写格式规范,孩子要按照规范来做,比方写加号、减号,尺子不离手,这是一种态度、一个过程。


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卷面来打“印象分”。所以,告诉孩子,认真书写不吃亏。


第十二,利用群体力量。


可以利用手机打卡小程序辅助习惯养成,或者加入相同习惯养成的小组社群。


大家一起结伴进行,相互监督、帮助、提醒,从而达到小积累、大目标的目的。


比方说,早起的打卡小程序、背单词的打卡、亲子阅读打卡,通过大家相互监督的方式,把人的惰性给克服掉。




第十三,及时奖赏。


奖赏包括印章奖励、口头奖励、表情奖励、动作奖励、活动奖励、消费性奖励等。


第十四,厌恶疗法


做一个小丑娃放在写字台上,每当发觉自己有懒惰的心理或行为时,就在小丑娃的脸上画一笔或涂些颜料。


久而久之,看到小丑娃丑陋的样子,就会提醒自己改掉懒惰的习惯。


第十五,适时惩戒。


有些孩子上课会开小差、东张西望,作为老师可以皱眉谴责。


但是有些孩子仍然不理会,此时老师就可以进行瞪眼谴责了。


如果仍然无效,那么老师就只能进行言辞谴责。


言辞谴责分两种,一种是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式的,还有一种是劈头盖脸、暴风骤雨式的。


惩戒还可以剥夺孩子心爱的玩具、食品、活动,还可以置之不理,进行墙角隔离、桌子隔离以及禁闭隔离。还可以通过取消特权的方式来进行。


只要偷懒,就有惩戒。


第十六,清洁卫生。


从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开始,到在班集体里保持自己座位的整洁,做力所能及的公共卫生打扫。


但是要特别提醒,不能以打扫卫生作为惩戒的方式,劳动不能成为惩戒。


在上述基础之上,克服惰性还可以出门运动。




机械长期闲置便容易生锈损坏,人也是如此。荒废久了,人也就废了。


闲着闲着,人就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惫懒成性,失去了动力,容易滋生恶习、懒惰成性,足以毁掉一个正常的人。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忙起来,让他认识到懒惰及其危害。让每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生活都看作是责任、使命、创造。


经常让孩子分析,自己今天或最近有哪些惰性的表现以及原因。


同时,也要让孩子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今日事今日毕,不拖到明天,因为拖延就是一种懒惰的表现。


还可以告诉孩子,要跟勤劳的人在一块儿。


要虚心地接受他人的监督,让别人提醒自己,帮助自己克服懒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图文来自网络,侵权删)


上一篇: “妈妈,万一我考不上好高中怎么办?”这位妈妈的回答堪称范本 下一篇: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闭嘴是标配,陪伴是高配,顶配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