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爆发:19319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3)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一二·九运动

1)原因: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2)时间:1935129日。

3)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过程铁的青年学生。

4)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时间:19361212

2)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3)经过: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接受联共抗日等条件。

5)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77日。

2)过程:日军以军事演习中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绝后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七七事变爆发,这一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结果:1937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5)爱国将领: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2.第二次国共合作

1)共产党部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2)形成标志: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3.淞沪会战

1)时间:19378—11月。

2)爆发: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3)抵抗事迹:姚子青率军守卫宝山、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

4)结果:上海失陷,毙伤日军4万多人。

5)影响: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1213日。

 

2)罪行: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

1)时间:1938年春。

2)地点:山东台儿庄。

3)指挥者或部队:李宗仁(国民党)。

4)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1)时间:19386月,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2)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时间:1941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2)意义: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4)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

1)时间:19379月。

2)地点:山西平型关。

3)指挥者或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林彪。

4)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根据地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敌后战场的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百团大战

1)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威胁敌后。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3)概况1940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4)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正太铁路)。

5)意义: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对华政策:

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各方抗战态度:

国民党: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中共: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3)全民族坚持抗战

国民党:张自忠上将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中共: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

社会各界:各地青年学生、广大妇女、随工厂内迁的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抗战。

2.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及地点:19454月、延安。

 

2)内容: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

国内:中国军队对日本发动全面反攻。

2)日本投降:19458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的原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

1)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矛头伸向华北。(根本原因)

2)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争的主张。

3)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

2.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华

英美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亲日派

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取国民党政权

亲英美派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中国共产党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积极参与谈判

3.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1)不同点:

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战争,侵略中国东北三省,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进行全民族抗战,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相同点:

都是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人民都开始抵抗日本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4.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感想和启示

1)感想: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性。这也使我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2)启示:

应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同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应该把对战争的反省落到实际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作为中学生,应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5 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过程(国民党的抗战)

 

6.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指导思想:全面抗战路线。

2)斗争对象: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

3)分布地域:主要在华北地区。

4)政权性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抗日民主政权。

5)武装力量:经国共协议按国民革命军序列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

6)最后结果:在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激烈斗争中,得到壮大和发展。

7.易错易混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

3)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而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4)抗日战争时期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组织领导的正面战场,主要战役有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下一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