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学年高二(上)历史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练习题(含答案)

2019学年高二(上)历史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实验的成功,显示出中国国际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实验”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型机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2.1954年,毛泽东询问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这段材料 (  )

A.说明核武器虽然有很大的威慑力,但只有苏联研制出了核武器

B.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国家

C.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

D.说明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研制核武器的条件

3.2014年10月“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4.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毕生的梦想是“让人类远离饥饿”。为此,他取得的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科技成果是 (  )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成功制造“银河”系列计算机

C.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

 

5.右图是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是他 (  )

A.使人类完全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

B.彻底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

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

D.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6.“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评语)材料中的人是指 (  )

A.李四光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邓小平

7.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由此推断,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8.“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这是张爱萍将军作的一首诗,对这首诗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9.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 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列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B.中国“银河—Ⅰ”型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

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10.北京时间2014年1月14日21时45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玉兔”号月球车机械臂对脚下月壤成功实施首次月面科学探测。“玉兔”号月球车的探测标志着中国突破了月面高精度机械臂遥操作控制技术,实现了38万千米外的机械臂毫米级精确控制。这说明(  )

A.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科技发展是综合实力的展示

C.空间技术决定着国家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遥遥领先

11.我国虽然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的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2.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出现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体现的是(  )

A.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

(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来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科技成就,分别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的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新灯火通明。

 

材料二 新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

 

材料三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大影响。从图1到图2所代表的科技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实验的成功,显示出中国国际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实验”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型机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64年10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故A项正确;“银河—Ⅰ”型机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故B项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C项错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先实现是在1965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2.1954年,毛泽东询问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这段材料 (  )

A.说明核武器虽然有很大的威慑力,但只有苏联研制出了核武器

B.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国家

C.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

D.说明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研制核武器的条件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苏联实行核垄断政策,这是霸权主义的体现。

答案C

3.2014年10月“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B

4.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毕生的梦想是“让人类远离饥饿”。为此,他取得的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科技成果是 (  )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成功制造“银河”系列计算机

C.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

解析袁隆平的梦想是“让人类远离饥饿”,由此可见,他的贡献应在农业领域,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右图是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是他 (  )

A.使人类完全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

B.彻底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

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

D.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是因为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缓解了人类在粮食问题上的压力,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答案D

6.“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评语)材料中的人是指 (  )

A.李四光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邓小平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夫”“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可知,此人是袁隆平。

答案C

7.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由此推断,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解析“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成功发射,杂交水稻“南优2号”于1973年培育成功,因此时间只能是1973年。

答案D

8.“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这是张爱萍将军作的一首诗,对这首诗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每秒计算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 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列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B.中国“银河—Ⅰ”型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

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解析中国“银河—Ⅰ”型计算机是在1983年研制出来的,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

答案B

10.北京时间2014年1月14日21时45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玉兔”号月球车机械臂对脚下月壤成功实施首次月面科学探测。“玉兔”号月球车的探测标志着中国突破了月面高精度机械臂遥操作控制技术,实现了38万千米外的机械臂毫米级精确控制。这说明(  )

A.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科技发展是综合实力的展示

C.空间技术决定着国家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遥遥领先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取得的科技成果。题干材料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B项表述正确。A项说法错误,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项夸大了航天空间技术的作用,D项表述过分夸大了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

答案B

11.我国虽然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的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限定与条件限定。A、D两项不属于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C项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的成就,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2.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出现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体现的是(  )

A.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解析分析各选项,A项较容易排除;B项1956年“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学艺术的方针,与题干中的四个精神无直接关联;C项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与前两个精神时间不符,本题选D项,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

(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来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科技成就,分别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通过自力更生、汲取国际成果研制成功。

(2)杂交水稻技术。

(3)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的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新灯火通明。

 

材料二 新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

 

材料三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大影响。从图1到图2所代表的科技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爱迪生。

原因: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报和电影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

(2)影响: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变化:从军事领域转到经济领域。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应扬长避短,造福人类。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学年高二(上)历史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练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 2019学年高二(上)历史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练习题(含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