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历史试卷2017.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止确答案)
1.史学家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取自于
A.神话传说 B.文献考古 C.民间故事 D.打制石器
2.希波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92年,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4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
3.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开始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4.治史应“如是直书”,不仅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还要对史料进行一种直觉式的理解,这即是史家提倡的
A.史德 B.史识 C.史学 D.史才
5.使用皇帝身边近臣来掌管政府机关的部分权力,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机构设置是
A.中书省、军机处 B.内阁、军机处
C.枢密院、内阁 D.三司、尚书省
6.下图所示的疆域示意图,应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抨击了当时社会
A.选士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 18世纪,满足英国生产和生活的新能源是
A.木材 B.煤炭 C.水利 D.电力
9.孙中山提出“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主要受了以下哪位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影响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0.打破“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口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50年”预言的是
A.詹天佑 B.容闳 C.冯如 D.李善兰
11.“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能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地理大发现 B.欧洲工人运动
C.英国工业革命 D.美国领土扩张
12.“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1787年宪法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D.美国的《独立宣言》
13.最先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的人物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胡适
14.1897年,德国公开声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898年到1908年,加紧海上扩军并修筑铁路。以上内容说明当时德国推行的政策是
A.铁血政策 B.大陆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15.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
16.清时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是今天的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天津
17.“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做到了。”19世纪中期某国在国内严峻形势下所做到的是
A.美国废奴运动 B.德意志实现统一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废除农奴制
18.据下图判断该漫画反映的时期是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9.在《十四点和平纲领》中提出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是
A.劳合·乔治 B.威尔逊 C.克列孟梭 D.牧野伸显
20.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宣传画,反映了
A.银行休业整顿
B.农户发放减耕减产补贴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对外交往(15分)
从公元前2世纪的开通西域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从被誉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到落后挨打,伴随着中外文明交往的变化起伏,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15分)
21、按要求填写下表(6分)
中原王朝 |
中外交往的方式和影响 |
A |
方式:B 影响:开辟丝绸之路 |
隋唐 |
方式: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影响:C |
南宋 |
方式: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 影响:D |
E |
方式: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影响:促进欧亚文明交流 |
明朝 |
方式:郑和下西洋 影响: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方式: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
清朝(1840年前) |
方式:F 影响:中外交往由盛而衰 |
清朝(19世纪中叶) |
方式:魏源《海国图志》 影响:学习西方的先声
|
22、你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4分)
23、归纳中国古代至19世纪中叶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分)
(二)世界现代化进程二个侧面(20分)
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确立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A |
代议制的形式 |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B |
民主共和制 |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政体的主要特征 |
C |
D |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政府首脑 |
首相 |
总统 |
总统 |
帝国宰相 |
确立途径 |
E |
独立战争 |
大革命 |
F |
确立标志 |
G |
1787年宪法的颁布 |
H |
1871年帝国宪法的颁布 |
24、把上表填写完整(8分〉
曼切斯特的城市规划历史(12分)
图一《1801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图二《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25、引起1801-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的变化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什么现象?(2分)
26、根据材料,分析比较1801年——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有什么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10分)
(三)梁启超的史学观(25分)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历经了一场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梁启超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呼吁进行“史界革命”,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以下材料整理自上述著作,阅读并回答问题。
林料一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
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
中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
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
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此误会历史真相之言也。苟治乱相遭无已时,则历史之象当为循坏,与天然等,而历史学将不能成立。
材料二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夫欲求人群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
史者也,求有益于群治也,以此为天职为能事。
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
问题:
27、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看法。(4分)
28、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相比,他们的史学观念有哪些变化?(4分)
29、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梁启超新的史学观念的形成?(2分)
30、你怎样看待梁启超的史学观念?(15分)
虹口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BCDBB ADBCA AACAB CDCBC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个1分,共6分)
A汉代
B张骞开通丝绸之路或西域都护府设立
C丝绸之路全盛
D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E元
F闭关锁国政策(朝贡贸易)
22、你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4分)
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起(汉代张骞岀使西域),历时2000年;(1分)
地域广:陆路海路接连欧亚非三大洲。(1分)
意义大:中外文化交流纽带,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1分);具体交流史实(1分)
23、归纳中国古代至19世纪中叶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分)
汉唐宋元:对外开放,在对外交往中展示了强大和富有,输出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1分)明清时期:封闭保守,从海禁到闭关锁国,天朝上国(1分);早期西学东渐(或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
(1分);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1分)。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1分)
24、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确立(8分)
A、德国
B、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C、议会至上
D、分权与制衡
E、“光荣革命”
F、王朝战争
G、1689年《权利法案》
H、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5、变化的根源是工业革命(1分)
城市化现象(1分)
26、变化:城市主要建筑教堂逐步减少(1分)大量商业建筑开始出现――皇家交易所、谷物交易所(1分);曼彻斯特主要的铁路交通系统己形成(1分)教育的发展(1分);生活设施出现等(1分)(以上答案任取4点共计4分)
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曼切斯特城市化的发展(2分);曼切斯特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宗教功能逐步减弱,城市商业功能进一步增强(2分);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2分)(以上答案任取2点共计4分)
城市化使生活更加便捷,但也要关注由此带来的人口导入,贫富分化、环境问题等社会现象(2分)
27、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看法。(4分)
总体:激烈批判。具体表现:他认为,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国民却未能从中受到教益;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任意两点可得4分)
28、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史学观念发生了哪些新的转变?(4分)
注意:回答此问题要仔细阅读材料,不能仅仅照抄教材。建议材料中的有些观点要作为必答项,比如世界观念。
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任意两点即得2分)历史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精神;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有世界眼光。(任意两点即得2分)
29、哪些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梁启超新的史学观念的形成?(2分)
甲午战争失败;戊戌政变(或戊戌变法的失败);列强瓜分中国。(任意一点即得1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或“启蒙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任意一点即得1分)
30、你怎样看待梁启超的史学观念?(15分)
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观点
水平1:能将梁启超的史学观念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背景中考察:
(1)列强的侵略造成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尤其甲午战争,刺激了民族的觉醒,形成救亡图存的意识;
(2)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的思想潮流演进,尤其是进化论的输入,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3)对传统史学的反思等。
注意:从背景谈梁启超史学观产生的原因;从内容特征看梁启超史学观念的新变化,突岀其新;从历史影响看梁启超史学观念的历史影响: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张,在史学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促成了一股新史学的思潮。不宜夸大,主要侧重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或者能够指岀,梁启超的史学观念有经世致用的特点,是因为时势刺激而产生,从思想角度经邦济世,对传统史学的批判有矫枉过正之嫌(传统史学也有可取之处)。
水平2:仅就传统史学和新史学的比较论述。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 下一篇: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0-2021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