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2020中考物理二轮巩固练习-浮力

备战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巩固练习(人教版)-浮力

一、单选题

1.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后,轮船受到的浮力(  )

A. 变小,船身下沉一些                                           B. 不变,船身上浮一些
C. 不变,船身下沉一些                                           D. 变大,船身上浮一些

2.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            

A.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3.将同一个新鲜鸡蛋分别放入装有盐水的甲、乙两个玻璃杯中,鸡蛋静止后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鸡蛋所受的浮力FF以及盐水的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Fρρ      B. FFρρ      C. F=Fρρ      D. F=Fρ

4.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知识中,正确的是(  )

A. 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后漂浮时浮力大于重力
C. 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D. 做好饭后,关闭燃气灶是为了隔绝可燃物

5.2011•成都)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

6.一艘在水下向左潜行的潜艇,受到的浮力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透明玻璃杯中装有三种液体和四个实心固体,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的密度如右表所示.其中固体C和液体2分别是(  )

实验物品

密度ρkg/cm3

壹元硬币

7.2

橡皮

1.3

塑料

0.9

泡沫

0l

蜂蜜

2.0

1.0

菜油

0.8

 

A. 塑料,水            B. 塑料,菜油                         C. 橡皮,水                         D. 橡皮,蜂蜜

8.20N的铁桶内盛满水,水重为100N,今用手提着铁桶浸没在河水中,但不  

接触河底,则铁桶静止时手对桶的拉力( )

A. 小于20N           B. 等于20N                    C. 介于20N120N之间                    D. 等于120N

9.一物体漂浮在水中,有 体积露出水面,则物体的密度为(  )

A. 1g/cm3                         B. 0.75g/cm3                         C. 0.5g/cm3                         D. 0.25g/cm3

二、多选题

10.把悬挂着的金属球A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则A球两次所受浮力及排开的液体相比较是(   )            

A. 两次的浮力一样大                                              B. 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C. 排开在清水的体积较大                                       D. 两者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一样大

11.如图,将均匀细木杆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铜丝端浸没入液体中后,木杆就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1;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2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1.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2.  密度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一些     

  3.  l1l2     

    D. l1l2

    12.现有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mm=21,体积之比VV=41ρ=0.6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浮力之比FF=2ρρ
    B. 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浮力之比FF=2ρρ
    C. 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则它们共同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1.4V
    D. 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则它们共同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0.4V

    13.有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A和小铁块B.如图所示,将A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浸入深度为h1;再将B叠放在A上,A浸入深度变为h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A的质量mAa3
    B. AB的总质量m= = = a2h2
    C. 求解A的密度的思路
    D. 将叠放在A上的B取下,放入水中,待AB均静止后,V排总↑→水面高度h↑→水对烧杯底的压强p↑→ρgh→水对烧杯底的压力F↑=pS

    14.已知小球A能在水中悬浮,小球B能在水中下沉,小球C能漂浮在水面上.现将三个小球放在一只盒内,然后把小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里,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下降
    B. 只把小球B从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下降
    C. 只把小球C从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
    D. 任意把ABC三小球中的一个从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高度都不变

    15.同一物体分别按如图所示两种方式置于两种液体中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下表面第一次受到的压力差大于第二次受到的压力差
    B. 物体上下表面第一次受到的压强差大于第二次受到的压强差
    C. 物体上下表面第一次受到的压强差等于第二次受到的压强差
    D. 物体上下表面第一次受到的压力差等于第二次受到的压力差

    三、填空题

    16.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进入液体的体积V与物块密度ρ、液体密度ρ的关系,某小组同学选取体积V相同、ρ不同的物块进行实验,测出其漂浮在水和酒精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V   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水

ρ(克/厘米3

实验序号

ρ(克/厘米3

V(厘米3

1.0

1

0.4

40

2

0.5

50

3

0.6

60

 

表二:酒精

ρ(克/厘米3

实验序号

ρ(克/厘米3

V(厘米3

0.8

4

0.4

50

5

0.5

62.5

6

0.6

75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ρV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________时,V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  ρV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24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合理猜想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________ 时,V是相同的.    

17.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________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形状________.    

18.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g10N/kg)

19.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水没有溢出),则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m3;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g=10N/kg

 

20.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1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 N,方向是________ ;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悬浮).

21.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受到浮力为FA   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 F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7g,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四、实验探究题

22.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金属体,当金属体慢慢浸入水中时(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到容器底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实验数据,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2)分析表中第1次到第5次数据,说明:________;    

3)分析表中第6次到第8次数据,说明:________;    

4)下图能正确反映浮力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23.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  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6

2.5

2.4

2.4

2.3

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________ 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 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还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  Pa,并发现步骤BCD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 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

5)小冉在步骤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  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

2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及相关数据如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物体A在图中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2)对比实验图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在图中,若物体A完全浸没到盐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没触底),则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说明物体浸没后,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无关.烧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当轮船由从长江驶入大海后,都是漂浮,

船受到的浮力:F=G

因为船受到的重力不变,

所以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又因为Fvgρ海水ρ江水  

所以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江水的体积,

即: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船上浮一些.

故选B

【分析】当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后,都是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船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排开水的体积(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变化,得出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1)汤圆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C错误;(2)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说明重力大于浮力,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而汤圆的重力不变,汤圆所受浮力变大,根据FgV可知,此时汤圆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故A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生汤圆放入水中,因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下沉;加热时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浮力变大,因受到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上浮.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因此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即F=F  AB错误.  

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盐水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乙盐水的密度.因此ρρ   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漂浮在液面上.

要知道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4.【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的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饺子漂浮,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切肉前先磨刀,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这样使用起来更省力,C错误;

D、做好饭后,关闭燃气灶是为了隔绝可燃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

2)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进行分析;

3)根据p=分析,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S越小,压强越大;

4)做好饭后,关闭燃气灶是为了隔绝可燃物.

5.【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阿基米德原理FgV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其它因素都无关,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排液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故选 C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去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6.【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在水下向左潜行的潜艇,受到的浮力方向是向上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7.【答案】 C   

【解析】【分析】1)表中数据可知,蜂蜜的密度最大、水的密度次之、菜油的密度最小,据此判断123各是什么;
2)泡沫和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上浮;硬币的密度大于蜂蜜的密度,将沉在最下部,据此判断C是什么.

【解答】
1)由表中数据可知,蜂蜜的密度最大、菜油的密度最小,所以1是菜油、3蜂蜜,2是水;
2)因为泡沫的密度小于菜油的密度,在菜油里会上浮,所以A是泡沫;
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上浮,将漂浮在水面,所以B是塑料;
硬币的密度大于蜂蜜的密度,将沉在最下部,故D是硬币;
橡皮的密度小于蜂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漂浮在蜂蜜面上、下沉到水底,所以C是橡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考查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有难度!

8.【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称重法 ,重20N的铁桶内盛满水,水重为100N,今用手提着铁桶浸没在河水中,但不接触河底,铁桶会受到一个浮力的作用,所以 小于G

分析:根据浮力的定义对浮力求解

9.【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设物体体积为V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ρgV  

物体漂浮在液面上:G=F  

根据G=mgρ= 可得,G物体gV

所以,ρgV=ρgV   ρV=ρV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1V= V,则物体的密度ρ= = =0.75×103kg/m3=0.75g/cm3 

故选B

【分析】已知水的密度和物体露出液面体积占总体的比例,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与浮力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本题考查了浮力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会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多选题

10.【答案】BD  

【解析】【解答】解: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金属球A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一样大,故C错误、D正确;
因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
所以,由FgV可知,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D
【分析】金属球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

11.【答案】 AC   

【解析】【解答】解:(1)因为密度计漂浮,所以F=G,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故A正确,B错误;(2)由Fgv=G,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盐水V   所以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l1大于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l2   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分析】密度计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

得出了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从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然后可知l1l2的关系.

12.【答案】AC  

【解析】【解答】解:AB、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mm=21,体积之比VV=41,则其密度之比为:ρρ= = × = × =12ρ=0.6ρ;则ρ=1.2ρ;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F=GgV;乙下沉,则FgV   则:FFgVρgV=2ρρ=4ρρ   A正确,B错误;  CD、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它们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
则:FgV=G=ρgVgV=0.6ρg4V+1.2ρgV=3.6ρgV;即V=3.6V;则V=VV=5V3.6V=1.4V=0.35V   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分析】(1)根据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求出密度之比;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比值;(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露在外面的体积.

13.【答案】 A,D   

【解析】【解答】解:A、因为A在水中漂浮所以ρAρ   所以A的质量mAAa3≠ρa3   A错误;

 

BAB的总质量m= = = a2h2   B正确;

C、求解A的密度的思路ρA= 其中VA=a3   mA= = = = ,故C正确;

DAB叠放时浮力等于两物体的重力的和,叠放在A上的B取下,放入水中后,B沉底,浮力变小,排开水得体积减小,根据P=ρgh知水对容器的压强的变小,根据F=PS水对容器的压力的变小,故D错误.

故选AD

【分析】(1)根据浮沉情况分析物体A的密度于水的密度大小来判断物体的质量;(2)根据浮沉情况分析物体AB的总质量;(3)根据ρ= 分析A的密度的思路;(4AB叠放时浮力等于两物体的重力的和,叠放在A上的B取下,放入水中后,B沉底,浮力变小,排开水得体积减小,根据P=ρgh判断压强的变化,根据F=PS判断压力的变化.

14.【答案】 BC   

【解析】【解答】解:当三个小球放在盒中漂浮于水面时,三个物体的总重力等于盒排开水的总重力,即:mAg+mBg+mCg=ρgV0

A、当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后,因小球A在水中悬浮则小球A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故A错误;

B、因小球B在水中会沉至水底,则F+F=mBg,所以FmBg,也就是总的浮力比之前小了,所以V变小,水面下降,故B正确;

C、小球C在水中漂浮,说明F=mCg=ρgV   小球拿走以后F还是mCg,因为两个物体都是漂浮,所以水面高度不变,故C正确;

D、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然明确,只有将B拿出放入水中时,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会下降,而其余两个拿出放入水中时均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三个球在盒子中时,盒子所受到的浮力,由浮力公式可得排开水的体积;则分别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时可由浮力公式求得排开水的体积,则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

15.【答案】BD  

【解析】【解答】解:  

AD、由图知,同一物体先后悬浮在两种液体中,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上下表面第一次受到的压力差等于第二次受到的压力差.故A错误,D正确;

BC、由图知,同一物体先后悬浮在两种液体中,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都等于物体的密度,则物体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取决于所在的深度;因为竖放时物体上下表面高度差大于平放时上下表面高度差,所以,由△p=ρg△h可知,物体上下表面第一次受到的压强差大于第二次受到的压强差.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D

【分析】物体悬浮的条件是浮力等于重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同,压力差就是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深度有关.

三、填空题

16.【答案】ρ物越大132436;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ρ相同时,ρ越小,V越大;ρρ的比值相同   

【解析】【解答】解: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ρV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物体的密度越大,其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也越大,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ρ时,V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2436ρV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当物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ρ相同时,ρ越小,V越大;
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24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比值都是12,这时它们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因此,得出的合理猜想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ρρ的比值相同时,V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1ρ越大;V越大.
②132436;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ρ相同时,ρ越小,V越大;
③ρρ的比值相同.
【分析】对照表中的数据,明确各个量的含义,根据控制变量法,对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最后找出相应的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17.【答案】 体积;无关   

【解析】【解答】解:根据FgV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体积; 无关.

【分析】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物体所在深度无关.

18.【答案】2.5×1031.5×103  

【解析】【解答】石块质量
F=G-G1=5-3=2N
∵FgV


在液体中所受浮力F=G-G2=5-2=3N
∵F=ρgV
【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密度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及其公式变形,属于难题。

19.【答案】 22×10-4;变大

【解析】【解答】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为2N,排开水的重为2N,也就是排开水的质量为0.2kg,排开的水的体积为2×10-4m3;放入木块后,由于木块占据了一部分水的空间,水面会升高,所以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会变大。
故答案为:22×10-4;变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能力。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V

20.【答案】 10;竖直向上;悬浮

【解析】【解答】解: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已知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1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10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由于物体受到的浮力10N等于物体的自重10N,所以放手后物体悬浮.

故答案为:10;竖直向上;悬浮.

【分析】已知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再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21.【答案】大于;2.7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乒乓球在A位置时是浸没,VA=V   B位置时是漂浮,VBV  

所以VAVB  

F=ρgV可知:FAFB

2)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时,F=G=mg

FgV知:

ρgV=mg

所以:V==2.7cm3 

故答案为:大于;2.7

【分析】(1)由图可知乒乓球在AB位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大小;

2)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

四、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11.5
2)未浸没时,浸入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3)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
4B   

【解析】【解答】(1)物体的重力就是h0时拉力F的大小,即6.75N;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6.75N-5.25N=1.5N
2)第15列数据中,h增大,F在减小,说明:未浸没时,浸入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3)第68列数据中,h增大,F不变,说明: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
4)随着深度的增大,浮力先是逐渐增大,当完全浸没后就不再增大,因此只有图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1.5;(2)未浸没时,浸入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3)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4B.
【解答】(1)在物体没有与液面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浸没后,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法求出物体所受浮力;
2)未浸没时,浸入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根据题目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题目数据分析可得,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
4)随着深度的增大,浮力先是逐渐增大,当完全浸没后就不再增大,选择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进行分析即可.

五、综合题

23.【答案】 (12.7
20.1
3)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41.3×103200;增大
5)减小;420

【解析】【解答】解:(1)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由指针位置可知,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7N

2)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实验步骤B中拉力为2.6N,则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GF=2.7N2.6N=0.1N

ABCD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AEF,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根液体密度有关.

3V=5cm2×6cm=30cm3=3×105m3   浸没时,V=V

F中,F′=G=2.7N2.3N=0.4N

FgV可得: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F=0.1N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200Pa

BCD中数据可知,F逐渐减小,根据F=GF可知,浮力增大,即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由p=可知,p逐渐增大,即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5)缓慢向烧杯内加水,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根据F=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FgV可得:

 

此时铜块浸入水的深度:

 

由此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所加水的深度,h=6cm2cm=4cm=0.04m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p1gh1=1.0×103kg/m3×10N/kg×0.04m=400Pa

但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因此

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此时拉力减小0.2N,则弹簧的长度缩短0.2cm=0.002m,因此还应该倒入0.02m高度的水,

p2gh2=1.0×103kg/m3×10N/kg×0.002m=20Pa

因此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值△p=p1+p2=400Pa+20Pa=420Pa

故答案为:(12.7;(20.1;(3)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41.3×103200;增大;(5)减小;420

【分析】(1)首先看清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再读数;

2)根据F=GF可求得浮力;

3)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然后得出结论;

4)已知圆柱体铜块的底面积和高,可求得其体积,浸没时,V=V,根据F=GF可求得浮力,再利用FgV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然后利用p=可求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根据BCD中数据分析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是如何变化的.

5)根据F=GF可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然后利用FgV求得在B步骤时排开水的体积,由h=可知此时浸入水的深度,由此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所加水的深度,再利用p=ρgh求得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值.

24.【答案】 (11.8
2)液体密度
3)不变;深度;不变

【解析】【解答】解:(1)由图知:G=5NF′=3.2N,所以F=GF′=5N3.2N=1.8N;(2)分析图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得出结论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A完全浸没到盐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盐水的体积都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烧杯中盐水面的高度不再变化,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烧杯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强不变.

故答案为:(11.8;(2)液体密度;(3)不变;深度;不变.

【分析】(1)由称重法可以测出物体在水中受浮力的大小;(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要探究浮力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一定;由此进行解答.(3)物体完全浸没到盐水中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烧杯中液面的高度也不再变化,因此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也不再变化.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人教版2020中考物理二轮巩固练习-功和机械能 下一篇: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项训练卷 专题14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