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等高线地形图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等高线地形图

一、单选题

1.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死海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9259.43米    B. 8429.43米    C. 8856.43米    D. 9044.43米

2.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盆地

B.②图的比例尺较①图大

C.①图中的虚线表示山谷

D.甲到乙和丙到丁的实际距离相等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C点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山顶

4.最有可能发现河流的地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如图,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B.从C点爬到山顶A比从E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C.当D处正午的气温为20时,此时C处的气温为21.8

D.在地图上量得C到D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30千米

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②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7.家住兰州市的小王发现,太阳每天升至最高位置时,它大致位于兰州的方向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8.②处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9.③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从北向南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东向西流    D.从西北向东南流

10.丙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盆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11.如果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地的等高线都相交在一起,则说明该地可能是(     )

A. 陡坡    B. 山地沟谷    C. 平地    D. 陡崖

1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B. 小河在②河段的流向是西北一东南向

C. 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6 千米

D. 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13.已知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与甲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则乙地的海拔为:

A. 3000米    B. 1000米    C. 1000—3000米之间    D. 1000米或3000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下图河流上游的四条支流中,有一条支流的位置是错误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图中箭头表示夏季风的风向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问题。

 

16.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

17.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A. 由南向北    B. 由东向西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南向西北

 

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图中a地相对于c地的高度是

A. 400米    B. 300米    C. 200米    D. 100米

19.图中a——d四地中,最有可能有河流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下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A. 由东向南流

B. 由南向东流

C. 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D. 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二、综合

21.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 图中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2) BD与BC坡度较陡的是      

(3) A、B两座山顶图上距离约4厘米,两山顶之间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需约      分钟。﹙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4) E城市为重化学工业城市,该城市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5)此山区要建一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      较好,理由是                      

22.读下边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地所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谷    B.甲地的海拔约为200米

C.小河的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流    D.小河的流向是由东南向西北流

2)乙、丙两村共用同一条河水灌溉农田,位于河流上游的是 ______ 。

23.某校暑假组织一次野外登山活动,分别有A、B、C三个出发点,读(图38)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D地地形部位名称为        F、E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如果想要感受到山间小溪的欢快,则应选择A、B、C中的     地为出发点。

3)山峰F在山峰E的      方向。

4)同学们拿到此图后发现它少了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中的            

24.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图中周庄的海拔高度在____ 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填B或D)处最合适。

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可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__。

2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2)A地海拔为         米,D地海拔为          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       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小溪流向为                 

26.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D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量得山峰B到E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2)图中三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能观测到瀑布的山峰是__________;如果瀑布的落差为40米,桥梁边的河岸与A的最小高差在__________米以上。

3)甲、乙两村中发展种植业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__村,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南方地区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是        处;适合漂流是         处。

2)甲乙两地最小高差接近        米。图上甲、乙两地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是1:100000,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          千米。

3)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4)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建梯田的是          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28.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E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其走向大致为________走向。

2)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的是________;图中所示甲、乙、丙三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出其理想的坝址______。

4)图示地区水热条件较优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5)若将小河甲的河水引入疗养院,在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9.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地形类型以       _为主,地势       ,海拔150~200米之间主要种植        

2)图中①是      (地形部位),ABC三点中能拍摄到图9景观的是     _____  

3)观景亭在果园小木屋的   ____方向,已知它们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_千米。

4)夏季时,该地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30.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1)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3)上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

4)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3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量得C、D之间的实地距离约是3千米,则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2)A、B、C、D、E、F等六地中,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地方是    地;属于陡崖的是           地。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该段                                    

5)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了,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1. A

【解析】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减得出的结果,如题目中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15米,所以结果是8844.43米-(-415米)=9259.43米故选B.

2.B.

【解答】

①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A不符合题意.

①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②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②图的比例尺比①图的比例尺大,故B符合题意.

甲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C不符合题意.

甲到乙和丙到丁的图上距离相等,但比例尺不同,因此实际距离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3.A.

【解答】解:读图可得,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

4.D.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可以发育成河流.读图分析可知,图中D地位于山谷地带,最有可能发现河流.

5.B.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选项A错误.

C点爬到山顶A比从E点爬到山顶A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更容易攀登,故选项B正确.

D处海拔为100米,C处海拔为400米,当D正午的气温为20时,此时C处的气温为20°C﹣(400米﹣100米)÷100×0.6°C=18.2,故选项C错误.

在地图上量得C到D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3厘米×100000=3千米,故选项D错误.根据题意.

6.B.

【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①地的海拔是400米,②地位于河流一侧距离河流最近的等高线上,与另一侧距离河流最近的等高线的海拔是相同的,即②地的海拔是200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米﹣200米=200米.

7.B.

【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又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兰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言,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所以太阳每天升至最高位置时代表的方向是南方.根据题意.

8. B    9. D   10. A

【解析】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据图可知:①处是山顶,②处是山脊,③处是山谷,④处是陡崖,故本题选B。

9. 地图中定向的方法很多,有指向标的,我们可以利用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的特征来定向。据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③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由西北流向东南,故本题选D。

10. 读图可知:丙处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并且四周高,中间低,所以为盆地。

11D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缓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某地的等高线都相交在一起,则说明该地可能为陡崖.故选D。

12C

【解析】AB所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A错误;

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小河在②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故B错误;

根据比例尺可知,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6千米,故C正确;

读图可得,甲点海拔100米,乙点海拔500米,相对高度是400米,故D错误。

13D

【解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处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已知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与甲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那么乙的海拔是1000米或是3000米。所以选D。

14B

15D

【解析】会读等高线地形图是解题的关键,河流往往发育在山谷处。

14.从图上的等高线图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四条支流中,只有②处的等高线是向低处弯曲,说明其地势更高,是山脊地形,是分水线,不可能形成河流,所以是错误的,故选B.

15.从左上角的指向标及风向可以看出,此时的夏季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是东南风,故选D.

16D

17C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若测得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约2厘米,根据比例尺1:20000,计算得出两地实际距离是400米;在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6.已知图中的比例尺是1:20000,2×20000=40000厘米=400米.

17.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图中小河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流。

18D

19B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

18.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据图可知:a地海拔为600米,c地海拔为500米,则a、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00-500=100米,故本题选D。

19.河流往往发育于山谷之中,据图可知:b处等高线凸向高处,因此为山谷,此处最容易形成河流,故本题选B。

20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的大致流向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处,读图可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21.(1)西风  (2)BC  (3)10  (4)靠近水源、海运交通便利   (5)甲  甲处位于上风向

【解析】(1)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地区的主导风向是西风。

2)由图中等高线可知,BD之间的等高线比BC等高线更稀疏,坡度较陡的是BC。

3)由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若A、B之间两座山顶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若电缆车每分种200米,那么从B山顶到A山顶需10分钟。

4)由图可知,图中E城市是重化学工业城市,该城市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靠近水源、海运交通便利。

5)若此山区要建一座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甲处较好,理由是甲处位于上风向,空气质量更好。

22.  C  乙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地形图中,甲地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山峰;甲地的海拔勃超过了300米,但不能超过350米;小河的注射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故选C。

2)乙、丙两村共同一条河流灌溉农田,由等高线数值可知,乙村是位于河流的上游,丙村是在下游。

23.(1)鞍部;43

2)B

3)西南

4)比例尺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鞍部,F的海拔是578米,E的海拔是535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3米。

2)由图可知,如果想要感受到山间小溪的欢快,则应选择A、B、C中的B处,因为B处是山谷地形,A是陡崖地形,C是山脊。

3)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所以F是位于E的西南方向。

4)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和注记、图例三种,上图中缺少了比例尺。

24.(1)山谷  平原  鞍部 陡崖

2)100 100-200 东南

3)D

4)正确,因为河流下游经常有人类活动和居住

【解析】整体分析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是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两个山顶之间平坦的部位是鞍部;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差既是等高距。

1)读图知,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是山谷,B处地形平坦,海拔较低为平原,C为两个山顶之间平坦的部位是鞍部,E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

2)读图知,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差既是等高距为100米,南周庄的海拔高度在100——200 米之间,图中没有有指向标,方向就是上北下,周庄位于李庄的东南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使大坝的长度最短,工程量最小,所以在D处最合适。

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可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理由是因为小溪最终都会流入大河向山外流去,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居住。

25.(1)山峰;      ;   陡崖

   100   ;    570   ;    D

(3)西北 ;      2

自西北向东南流

【解析】A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B处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读图可知,A地海拔为670 米,D地海拔为 100 米;AD的相对高度是670-100=570米;气温受地形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地气温高。

读图可知,此图用指向标定向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图中比例尺是1:100000,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2÷1/100000=200000厘米=2千米。

读图可知,该地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故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26.(1)山脊、陡崖、2

2)E、B、140

3)甲①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②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据图可知,该图上的等高距为100米。(1)据图可知,A处等高线凸向低处,故其为山脊;D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比例尺换算为文字比例尺,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故图上距离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2)根据等高距为100米,结合相邻等高线判断,B点海拔在400米~500米之间,C点海拔在400米~500米之间,E点海拔在600米~700米之间,故E点海拔最高;根据瀑布的位置可知,山峰B处位于瀑布的东南方向,与瀑布之间,没有视线障碍,可以观察瀑布;根据瀑布的落差是40米,结合相邻的等高线判断,其所处的位置的海拔是60米,故桥梁的位置的海拔<60米,A处海拔为200米,故其相对高度为140米以上。(3)甲、乙两村相比较,甲村地势低平、土壤肥沃,而且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27.(1) B     A          (2)300米    1千米

3)自西向东        (4)C    水稻

【解析】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1)图中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有河流,适合漂流;B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适合攀岩;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658米,甲处的海拔在100米以下,乙处的海拔为400米,甲乙两地的高度差在400米-100米=300米与400米-0米=400米之间,即甲乙两地的最小高差接近400米;比例尺1:1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因此若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1千米.

3)由图中的指向标可知: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据图可知:C等高线稀疏,表示的坡度较缓,更适合修梯田,由于该地位于南方地区,水热组合状况好,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28.  鞍部  山脊  南北走向  B  乙  理由:此处等高线和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画图略  水稻  ①  ①处向疗养院引水,水可自流

【解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鞍部;E处地形部位为山脊,其走向大致为南北走向。

2)山顶A不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原因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脊线,根据通视原理,脊线挡住了视线方向,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B山顶。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读图可知,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甲、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能形成河流。

3)水库的大坝地址应在盆地的最狭窄出口处,此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并且上游开阔,蓄水量大。

(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据图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①,①在河流的上游,水顺地势从高处流向低处,容易引水。

29.(1)丘陵(山地)  西高东低   果树   (2)山谷   A   (3)西北  2.5   (4)滑坡、泥石流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该地形的海拔在550-600米之间,所以该地的地形类型是山地或丘陵为主,从海拔高低上看,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50~200米之间主要种植果树。

2)读图可知,①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突出;ABC三点中能拍摄到图9景观的是A,因为A出是陡崖,易形成瀑布。

3)根据上北下南的辨别方法,可以辨别出观景亭在果园小木屋的西北方向,已知它们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5÷1/100000=2.5千米。

4)夏季时,该地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读等。

30.(1)鞍部     山谷   陡崖   (2)400    (3)西南   (4)B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读图可知,C是鞍部;D是山谷;E是陡崖。

2)读图可知,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400米以上。

3)读图可知,该题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平移指向标到B处,标出B点东南西北方向,可判断出A处位于B处的西南方向。

4)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表示坡缓;读图可知,B处等高线稀疏,坡缓,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B处要容易些。

31.(1)300   3  

(2) F    B

(3)自西北向东南流

(4)C    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

5)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E地的海拔是400米,D地的海拔是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根据图中比例尺,量得C、D之间的实地距离约是3千米,则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

2)A、B、C、D、E、F等六地中,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地方是F,这里处于山谷地带;属于陡崖的是B地。

3)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的是从C点爬到山顶,因为该段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

5)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了,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下一篇: 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卷:维护国家利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