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四套)

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金钱控制文化的生产后,就会出现对文化的侵蚀,文化就可能置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于不顾,甚至为了攫取利益,它不惜挑战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以引起“关注”,从而获得“利益”。这便导致了当代文化的“低俗化”问题的产生。

桑德尔说到无处不在的广告时称:“侵略性的、干扰性的广告,长久以来一直是文化抱怨的主题。”低俗文化与那种富有侵略性、干扰性的广告相似,它犹如“苍蝇”,看似于人的肌体无大害,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些成群结队的苍蝇的袭扰。人们的注意力、精力和时间都被其分割和吸收。鲁迅对这种文化更持一种批判态度,指出它犹如“精神雾霾”,毒害心灵。他说:“看完一部书,都是那时的名人轶事,这时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这是帮闲文士所做的书。凡帮闲,他能令人消闲消得最坏,他用的是最坏的方法。倘不小心,被他诱过去,那就坠入陷阱,后来满脑子是某将军的饭量,某先生的体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低俗文化所体现的那些伤风败俗、有违道德伦理的观念和行为,有害人心,有害社会。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态度。史蒂文·约翰逊就认为低俗无害,他说:“我想我们是过于严肃地夸大了媒介能传递核心价值的程度。大部分人都知道屏幕上的人物是虚构的,他们是让我们来取乐、欢悦的,而非给我们什么伦理教导。”他认为暴力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暴力的泛滥。而在有些人眼里,低俗文化并不必然导致犯罪行为,甚至还有助于减少犯罪。他们说,暴力影片可以将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到电影院中,使他们不会到酒吧酗酒,然后四处滋事,从而减少暴力犯罪;沉浸于媒介暴力,尤其是具有参与性的游戏媒介,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好的化解暴力倾向的方法。

表面上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首先它们是从“犯罪”层面而不是从“精神”层面来检讨低俗文化。在他们看来,只要与犯罪关系不大,甚至有助于犯罪的减少,就无害,就有益。可是,文化的“功过”利弊并不是以能否导致“犯罪”来衡量的,“文以化人”是文化的最大的功用,低俗文化的危害在于精神层面的污染,而不在于法律层面的犯罪。其次,他们立论的对象是价值观、是非观已经定型的“成熟人”,但是对价值观尚未形成、自制力尚薄弱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对低俗文化缺乏一定的免疫力,低俗文化的侵袭易使他们“中毒”。

当代文化的低俗化的成因很多,但刨根究底,无不指向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这个“总根源”。不破除“迎合需求”的文化生产的原则,文化低俗化问题就很难得到真正解决。这就要求文化创造者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而非唯经济利益是图。除了“按摩式”的文化产品外,文化还应当为人们提供一种向善向美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有益于人心和社会。

(选自《文汇报》陈占彪《摆脱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低俗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钱对文化的控制导致了当代文化“低俗化”问题的产生,“总根源”当是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

B. 低俗文化犹如“精神雾霾”,毒害心灵,令人在“消闲”中失去意志,成为无聊的帮闲者,进而成为有害社会之人。

C. 史蒂文·约翰逊认为低俗无害,认为暴力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暴力的泛滥,甚至可以化解暴力倾向,有助于减少犯罪。

D. 从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来看,只要我们破除“迎合需求”的文化生产的原则,文化低俗化问题就能得到真正解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以富有侵略性、干扰性的广告和鲁迅对低俗文化的态度为例,指出低俗文化的危害。

B. 作者把桑德尔、鲁迅对于低俗文化的犀利批判与史蒂文·约翰逊的观点进行对比,阐释了低俗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C. 文章第四段,作者针对低俗文化无害论,从切入层面和立论对象两个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错误所在。

D. 对于低俗文化,文章先交代产生原因,再分析危害,接着围绕文化低俗无害论观点,分析其错误,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蒂文·约翰逊等人的观点只是从犯罪层面而不是从精神层面来检讨低俗文化,忽视了“文以化人”才是文化的最大的功用。

B. “低俗文化无害论”忽视了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心、模仿性都很强,沉浸于媒介暴力,定会导致犯罪行为。

C. 基于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文化创造者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而非唯经济利益是图,这样才有利于文化低俗化问题的解决。

D. 从精神层面来看,文化还应当为人们提供一种向善向美的、有益于人心和社会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B“进而成为害社会之人”夸大了低俗文化的结果;C“有助于减少犯罪”非史蒂文·约翰逊的观点;D“只要……就”曲解语意关系。

2.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综合考查,B项表述错误,桑德尔并未对低俗文化进行犀利批判。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好奇心、模仿性强”表述不准;“定会导致犯罪行为”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低俗文化的侵袭易使他们‘中毒’”。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东过渭河,田堰层迭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缦,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确切地说,早在几天之前朋友相约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已经在踊跃着期待着了。

③我是少年时期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初读被称为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关雎》的,一诵成记,也就终生难忘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它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丰饶秀美的河洲。这是令人一瞅便感到心灵震颤的一方绿洲,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左望不见边际,右眺也不见边际,那一派青葱所蕴聚的气象,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我站在坡坎上,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那方自少年时代就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壮美。

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我便暗自好笑少年时期自己的无知与轻狂,好逑的君子可是西周的文王啊,那里还有比他更能称得起君子的君子呢!一个君王向一个锄地割麦采桑养蚕的民间女子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年轻人居多,也有头发稀落皮肉松弛上了年岁的人。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起,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有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我便庆幸,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选自《陈忠实散文选集》)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在河之洲”的踊跃期待,并想去看看它,这是早在少年时期就已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秘密。

B.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排比、比拟、想象等手法,表达了“我”对眼前芦苇的纯净、窈窕壮健的喜爱与赞美。

C. 文章最后三段写芦苇荡里的温泉,不论从叙事角度,还是从表现主题角度来看,都可谓匠心独运,绝非赘余之笔。

D. 本文在叙事中表现思想感情,运用虚实相生的笔法,表现丰厚的内涵,语言朴实、形象,感情充沛,富有韵味。

5. 文章第③段叙述作者少年时期在初中语文课本上读到《关雎》时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6. 请探究文章以“在河之洲”为题的深刻意蕴。

【答案】4. D    5. ①内容上: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及她之于我的魅力;更有力地表现了对中华民族子孙数千年来所不断演绎的健康向上积极美好的情感的讴歌。

②结构上: 呼应题目,为后面抒发感情作铺垫,承上启下,承前文对“在河之洲”的憧憬,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中的“在河之洲”。    

6. ①“在河之洲”是窈窕淑女曾经生活、恋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神秘的中华远古文明的向往、缅怀。

②“在河之洲”演绎过周文王与民间淑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真挚爱情的歌颂、赞美。

③“在河之洲”有着美丽的芦苇、温泉中有着尽情嬉闹的男女,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欣赏、钦慕。

④“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D项主要在叙事中表现感情不对,应该是在叙事和状物中表现感情。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结构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同时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第③段文字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主要是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结合具体内容答出承接上文对“在河之洲”的憧憬,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中的“在河之洲”。内容上主要是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及她之于我的魅力。

点睛: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文章标题的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表现的主旨,揭示的现状,表现的人生道理,蕴含的哲理,以及给人的启示。(要抓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艺术手法、表现技巧)①文中具体的意思,(表层含义); ②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含义); ③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本题的答案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组织。从人物的角度,“在河之洲”是窈窕淑女曾经生活、恋爱的地方,演绎过周文王与民间淑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神秘的中华远古文明的神往、缅怀以及对美好、真挚爱情的歌颂、赞美。表层的,“在河之洲”有着美丽的芦苇、温泉中有着尽情戏闹的男女,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欣赏、钦慕。深层的,结合文章第7节相关内容“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可总结出“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2017年第一季度餐饮外卖市场数据报告出炉。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外卖市场整体交易额达843.2亿元,受春节假期影响,本季度增速略微放缓至25.3%。不过平均到每天,交易额依然接近10亿元。截至目前,在线外卖市场累计用户规模已达1.94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约1/4,用户比例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节选自2017年4月27日搜狐网)

材料二:

鉴于目前餐饮外卖行业并不完全成熟,各种问题乱象时有显现,在其行业规模迅速壮大的过程中,须谨防某些“毛病”随着行业壮大一起长大,成为危害行业发展乃至损害公众权益的“毒瘤”。

常年研究“互联网+”市场规律的专家付德申介绍,目前不少外卖平台采取“竞价排名”的方式,配餐企业为获得点评、销量中的“前置”位置,向平台支付“排名费”,以谋求付出一部分利益可以带来更多“吸客效应”。比如,饿了么年初推出的“星火计划”,为商家提升排名服务,即商家缴纳3%-5%的技术服务费,就可以实现排名和曝光率的上升,而用户并没有知情权。

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管理规范,外卖平台亦在逐步主动担起责任,商家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开始有所提升,但当前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外卖食品安全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而随着外卖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针对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持续增长,新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手段也会不断涌现,亟须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理措施,对其予以规范整治。

外卖送餐是外卖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绝大多数需要由外卖员骑送餐车来完成,而随着送餐车大量涌上马路,各种交通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因外卖送餐引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呈现集中爆发之势。可以预料,外卖行业继续壮大后,这一交通安全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如何规范管理外卖送餐,消除送餐中的交通安全隐患,对于外卖行业的未来十分重要。

由于外卖服务的特殊性,导致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剧增,大量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不但会导致城市市容卫生问题,更会深远污染损害自然环境。同时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大多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这些塑料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通常直接焚烧或填埋,也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外卖行业的继续壮大,意味着卫生、环保问题将更加突出,将会成为城市管理的巨大难题及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节选自2017年8月24日《检查日报》)

材料三:

外卖垃圾的危害不可小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目前,很多外卖平台出于成本考虑,使用的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源头上导致了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外卖餐具回收难。清洗困难、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无论是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的“拾荒大军”,均对回收塑料制品为主的外卖餐具没有兴趣。此外,回收难还与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有关。

破解外卖垃圾“围城”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实现外卖垃圾减量。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规定,督促外卖包装材料的减量。可以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包装生产商、外卖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征收垃圾处理的费用,用政策杠杆来倒逼外卖包装盒的使用量。尽快出台外卖包装可降解材料标准,制定外卖、快递行业使用塑料制品国家标准,强制推行可降解塑料制品。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违规生产、销售塑料制品者予以处罚。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4月,某外卖平台推出新一代环保可降解塑料餐具,目前正在全国范围陆续推广;某食品科技研究室正在研制一种用生物材料制成的可食用餐具。政府应该对这类企业给予税收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让其有更大研发动力。还要加强对外卖垃圾的分类和专业回收处理,可指定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节选自2017年9月16日《光明日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用大数据的形式直观的呈现了近几年外卖行业的“井喷式”发展现状。大量数据表明,餐饮外卖行业的产业规模足够令人震撼。

B. 从用户偏好看,在影响用户选择外卖平台的因素中,餐品质量及安全超过了平台优惠力度,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

C. 外卖餐具回收难,有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等很多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我国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D. 制定出台相应的规定、标准,鼓励支持环保外卖餐具的研发,同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等,是解决餐饮外卖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环比增长率略微放缓至25.3%,是因为受春节假期影响。

B. 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累计用户规模已接近2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约1/4,但行业过快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

C. 餐饮外卖市场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会使得现有的卫生、环境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甚至成为城市管理的巨大难题及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D. 餐饮外卖行业国家统一标准的制订及税收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E. 餐饮外卖行业出现的诸多问题已经被认识到,某外卖平台已经开始推广和研制可降解塑料餐具及可食用餐具。

9.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外卖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答案】7. C    8. AB    

9. 1)竞价排名破坏市场竞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2)外卖行业最为直接的问题依然是食品安全问题;

3)外卖行业飞速成长衍生出的交通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视;

4)卫生环保问题是外卖行业的另一大突出问题。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C“根本原因的说法”不符合文意。原文表述是“此外,回收难还与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有关。”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C项这一结果的前提是“现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餐饮外卖市场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罪魁祸首之一”。D项原文表述为“政府应该对这类企业给予税收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另“统一标准的制定”于文无据。E“研制可食用餐具”的是某食品科技研究室。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题干要求“概括外卖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答该题首先通读几则材料,找到答题区间进行概括,本题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二中,材料二“目前不少外卖平台采取“竞价排名”的方式,配餐企业为获得点评、销量中的“前置”位置,向平台支付“排名费”,以谋求付出一部分利益可以带来更多‘吸客效应’”,“比如,饿了么年初推出的“星火计划”,为商家提升排名服务,即商家缴纳3%-5%的技术服务费,就可以实现排名和曝光率的上升,而用户并没有知情权。”可概括出第一点;“商家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开始有所提升,但当前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外卖食品安全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概括出第二点;“外卖送餐是外卖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绝大多数需要由外卖员骑送餐车来完成,而随着送餐车大量涌上马路,各种交通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概括出第三点;“由于外卖服务的特殊性,导致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剧增,大量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不但会导致城市市容卫生问题,更会深远污染损害自然环境。”概括出第四点。

点睛:现代文阅读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的解答方法如下: (1)通读原文,获得整体印象,弄清题目要求。认真仔细地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尤其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2) 对题读文,针对问题研究,扣住问题,细心查找筛选信息。粗读全文后,分析题干,明确问题目标(角度);阅读每个选项,理解基本意思。结合粗读印象对应找到原文文字,“专项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块面型”的,相对集中,“综合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散点型”的,各自在不同的地方。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强,便于扣住试题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使式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便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元鼎中,征式代石庆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上由是不说式。明年当封禅,式又不习文章,贬太子太傅,以倪宽代之。式以寿终。

(选自《汉书·卜式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使式治民/

B. 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使式治民/

C. 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使式治民/

D. 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使式治民/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者,可指年长者、显贵者,也可指谨厚者,用作对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年岁大而有德行的人。

B. 元鼎,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和”是宋仁宗的年号。

C. 秩,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也可指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本文中“秩”的意思是官员的俸禄。

D. 太子太傅,官名,即太子的师傅,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与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合称“东宫三师”。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卜式致富有方,性情敦厚。从家中分出时,只取了百余只羊,田宅财物全给了弟弟,而自己的羊十余年后多到千余头;后其弟倾家荡产,卜式又多次分给弟弟财产。

B. 卜式为国分忧,毁家纾难。汉匈交战时,卜式捐出了一半家财援助朝廷;浑邪王等降汉,国家府库出现亏空,他又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以帮助贫民。

C. 卜式牧羊有方,治国有识。卜式担任中郎以后,在上林苑牧羊,成效明显;他对治民的见解得到皇上肯定,先后被任命为缑氏令、成皋令,政绩显著。

D. 卜式竭忠尽诚,直言遭贬。元鼎年间,卜式为御史大夫后,说四方郡国不适宜实行盐铁专营,而且行船也有算赋,可以废除,皇上由此不喜欢卜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教材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生与人亡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我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导他,我所住的地方,人们都依从我,我怎么会被冤枉呢!

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葫芦做的酒杯互相劝饮。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四个选项的不同点断之处。本句话“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使式治民/”的意思是“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想试着让他管理人民。”然后根据句末虚词“也”后断开,排除CD,“以时起居”的“起居”应连在一起,排除A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C“‘秩’的意思是官员的俸禄。”表述错误,本文中“秩”的意思是官员品级 。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B“卜式捐出一半家产援助朝廷”与文意不符。原文说“愿输家财半助边”,但是皇上没有答复卜式的上书。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第一句关键词:“亡”,同无;“贷”,借钱;“见冤”被动句,被冤枉; “邑人贫者” 定语后置,贫穷的乡人。第二句关键词:“渔樵”,捕鱼砍柴;“侣”,与……结伴;“友”,以……为友;“属”,通“嘱”,劝酒。

点睛: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家中有个幼小的弟弟,弟弟成人后,卜式从家中搬出来住,只要了家中蓄养的一百多只羊,田宅财物全都给了弟弟。卜式进山牧羊,十多年以后,羊达到一千多头。而他的弟弟却倾家荡产,卜式又分别给弟弟财产,如此又多次。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使者说:“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我所住的地方,人们都顺从我,我怎么会被冤枉呢!” 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如果这样,匈奴就可以灭掉了。”使者报告了朝廷。丞相公孙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允许。”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朝廷没法完全供给。卜式又拿出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卜式做了郎官后,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想试着让他管理人民,任命卜式为缑氏令,缑氏大治;调任成皋令,管领漕运,考核最优。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齐王太傅,又转任他为相。元鼎年间,朝廷征召卜式,让他代替石庆担任御史大夫。卜式说四方郡国不适宜实行盐铁专营,而且行船也有算赋,可以废除。皇上由此卜喜欢卜式。第二年应当封禅,卜式又卜熟习礼乐制度,官级被贬为太子太傅,让倪宽代替他的官职。卜式年老而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①共传:互相举杯。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惜别诗,先从上次的别离写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到叙谈和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 别后数年,山川阻隔,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C. 颔联正面描写久别重逢,抓住“乍见”之后的典型细节细腻描绘,与李益“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有异曲同工之秒。

D. “翻疑梦”这一细节不仅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而且把两人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表现得十分传神。

E. 尾联总写伤别,想象离别后各自借酒消愁的情景,将再次离别的伤感之情更推进了一步;“惜”,直接表现了恋恋不舍的离情。

15.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颈联“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作简要赏析。

【答案】14. DE    15. 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光映照着蒙蒙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以“孤灯”“寒雨”“湿竹”和“浮烟”营造出凄凉的意境,渲染了话别时的伤感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E“想象离别后各自借酒浇愁的情景”错,不是想象,是现实。D“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中情与景的关系,首先要准确指出情与景的关系,再分析写了哪些景,或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解答思路:第一步:明确句中情景内容。景要抓住“孤灯”“寒雨”“湿竹”和“浮烟”等意象,写出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的景象,营造出凄凉的意境,渲染了话别时的伤感气氛;然后抓情语“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 “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倍感凄暗,“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第二步:题干明确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赏析,我们只需要分析情景如何融合,即从什么景 见什么情,或从什么情见什么景。答案表述中对景物内容要细加描述,在译出诗句后谨慎润色。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可分三步,第一步是点明手法,即融(寓)情于景;第二步是答“景”,可以用“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此类答题的方式来答;第三步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氓粗暴无礼的对待,家人不了解他的处境,反而还讥笑她,她却只能“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在《离骚》中,屈原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谣言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静言思之    (2). 躬自悼矣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环滁皆山也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悼”、“蛾眉”、“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前几年的微商暴富神话,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如今,朋友圈中各类微商可以说应有尽有,或软或硬的营销广告令人不胜其烦

②中国人传统上是安土重迁的,因为长期的封建自然经济使人们对故土产生了一种依赖和爱恋的情感,到了哪里都不忘落叶归根。

③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热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④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⑤春节期间,在中央十套黄金时间连续播出10天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了炙手可热的节目,从主持人、选手到嘉宾,甚至节目设计、舞美都广受称赞。

⑥继朝鲜发射“北极星-2”型弹道导弹后,韩美又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新一轮联合军演,这种危言危行直接威胁到朝鲜半岛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安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①④⑥

【答案】A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国际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

B. 大家一致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蕴含着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C. 同样是讲述历经磨难而成功的学霸故事,《爱乐之城》不像《爆裂鼓手》那样,看上去温情其实惨烈,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D. 2016年是国家下大力度推进区域性“脱贫”的关键一年,各地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和财富的同时,也注重了对文化教育的政策性倾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语序不当,将“虽然”与“国际互联网”换位置。C项表意不明,“看上去温情其实惨烈”指的是《爱乐之城》还是《爆裂鼓手》,并不明确。D搭配不当,“改善”与“财富”不搭配,应该在“财富”前加“创造”

 

19. 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见到阔别十载的老师,李霞激动地说:“多年未见,您送我的书我一直惠存着。”

B. 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小王高兴地回答:“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尽管可能只是绵薄之力,但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们还是由衷地表示感谢。

D.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还不是很成熟,希望您不吝赐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中的惠存指敬词,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B项中府上是敬辞,尊称别人的家;C项绵薄之力是指微不足道的力量,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常用于自谦。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①_________。韩国、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也曾模仿过欧美国家,但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原创型品牌。②________,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经济发展放缓,模仿了将近三十年之后,中国人才还是原创能力匮乏,中国制造还是处于U型价值链的中下游,这就需要追问中国现行教育机制的弊端,究竟是中国人愚蠢,不会创新,③__________?

【答案】    (1). ①模仿他国产品尚可理解    (2). ②能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 ③是现行教育机制不允许创新型人才存在。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第一处,根据后文内容“韩国、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也曾模仿过欧美国家”。第一处应该填写与“模仿”相关的语句。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前段时间,某公园发生的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练舞之事,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形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针对老年人的公共空间供给不足。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文化生活也不能小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旦发现有噪声扰民现象,就必然发生抢地盘事件。只要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就能保障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

①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练舞之事并不一定严重破坏城市的形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有噪声扰民现象并不一定会发生抢地盘事件。    (2). ③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并不一定能保障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语段,整体把握语段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段,仔细阅读,找出文段中推断不合理的地方,让后仿照例句的模式,把文段中找出的推理不合理地方表达出来。本段中还有两处表达不合理的地方“一旦发现有噪声扰民现象,就必然发生抢地盘事件”,“只要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就能保障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表述过于绝对。然后仿照第一处“……不一定……”的句式,把这两处推断不合理之处给表达出来。

六、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其一,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亲人的担忧挂牵。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当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你觉得我们是否还需要一纸家书?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又或者你想用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给某位家人写一封家书,表达人在高中的感受,请你明确收信人,统一以“书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让家书文化融入生活

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

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经过激烈的才艺角逐,活动选拔出了一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且具有艺术表演才华的优秀人才。

烽火连01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这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既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写照,也是后人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亦彩纷呈”达人秀启动仪式达人秀提倡创新和原创精神,经过精心策划与筹备,进一步夯实了文化底蕴,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首先解读材料,家书,不仅是家人亲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传统方式,更铭刻着家风家训,凝聚着家国情怀,折射着时代变迁,它不仅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一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面对山河破碎、亲人离散,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岑参在西征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里面写下情真意切的《陈情表》,忠心孝情感人肺腑。而今天,书信的形式遭受了严峻挑战,现代的联系方式五花八门,微信、QQ、短信、电子邮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书信和现代通信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文字,手写的书信散发着人情的温暖,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过了字面的范畴。

题干中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第二个又或者你想用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给某位家人写一封家书,表达人在高中的感受,请你明确收信人,统一以“书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选择议论文,要以“信息社会我们是否还需要一纸家书”为中心,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展开。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传统家书消失的原因”、“手写家书的温度和情感不可替代”、“移动通信形式虽然改变了,但与传统书信内涵差别不大”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言之成理,思路清晰。选择写信,必须符合书信格式,符合写信人的身份,抒写人在高中的感受,表达对亲人的情意,感情真挚,层次清晰。

点睛:对材料作文要善于发现材料的中心句,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例如本题有两个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7-2018年上海市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下一篇: 2019年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二套)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