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市虹口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虹口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属于纯净物的是(               

A.柠檬水   
B.井水   
C.海水   
D.蒸馏水

【答案】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柠檬水中含有水和柠檬等物质,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井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解答

2.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液氧   
B.臭氧   
C.空气   
D.氧化铁

【答案】 B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A、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 

B、臭氧和氧气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符合题意;

C、空气是混合物,不是单质,与氧气不是同素异形体,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铁属于化合物,与氧气不是同素异形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称为同素异形体解答

3.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粉   
B.花生油   
C.牛奶   
D.酒精

【答案】 D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碳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A不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B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C不符合题意

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打磨宝石   
C.燃气燃烧   
D.河水结冰

【答案】 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打磨宝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燃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5.空气中性质稳定、可填充飞艇的物质是(               

A.He   
B.He2   
C.H   
D.H2

【答案】 A   

【考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氦气密度小,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飞艇,A符合题意;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为He,B不符合题意;

CH不能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C不符合题意;

DH2是氢气的化学式,但化学性质活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氦气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密度小于空气密度解答

6.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油污净:12~13   
B.洁厕液:1~2   
C.西瓜汁:5~6   
D.冰橙汁:3~4

【答案】 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油污净pH大于7,显碱性;A不符合题意 

B、洁厕液pH小于7,显酸性;B符合题意

C、西瓜汁小于7,显酸性;C不符合题意

D、冰橙汁小于7,显酸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洁厕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7.Si3N4 在电子、军事和核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其中 Si +4 价,则 N 的化合价是(               

A.-4   
B.+4   
C.-3   
D.+3

【答案】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硅元素显+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总为零解答

8.某生成Si3N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SiCl4  + aNH3  = Si3 N4 +12HCl ,其中 a 应为(               

A.4   
B.3   
C.2   
D.1

【答案】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3SiCl4+aNH3=Si3N4+12HCl分析:根据a与氮原子或者氢原子有关,即根据氮原子个数不变可得a=4或者氢原子个数不变可得3a=12,解答a=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分析解答

9.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有害物   
C.促进沉降   
D.凝聚小颗粒

【答案】 A   

【考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天然水在净化过程中可添加明矾作凝聚剂,以便于固体杂质的沉降;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添加液氯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解答

10.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发出蓝紫色火焰   
B.火星四射   
C.发出白光   
D.产生白烟

【答案】 A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11.石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制造铅笔芯   
B.做干电池电极   
C.用于切割玻璃   
D.用作润滑剂

【答案】 C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可用来制铅笔芯,A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做干电池电极,B不符合题意;

C、石墨质软,不能用于切割玻璃,C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结合石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1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Mg+O2 2MgO
B.CH4+2O2 CO2+2H2O
C.H2CO3 H2O+CO2
D.CuSO4+2NaOHNa2SO4+CuOH2

【答案】 C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2Mg+O2 2Mg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H4+2O2 CO2+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符合题意;

CH2CO3 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C符合题意;

DCuSO4+2NaOHNa2SO4+CuOH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13.错误的操作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A.A   
B.B   
C.C   
D.D

【答案】 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A不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B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的中上部,C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火柴点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解答
 C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解答

14.氢气燃烧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

【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所以氢气燃烧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解答

15.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错误的是(               

A.分别通入石灰水   
B.分别通入水中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答案】 B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但是溶解度不大,通入水中时,都出现气泡,不能用水鉴别;B符合题意

C、伸入燃烧的木条时,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烧的木条鉴别;C不符合题意

D、伸入集气瓶中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无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16.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N
B.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相同
C.气体 MN 的质量比为 1:2
D.检验 MN 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 D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较多,由图示可知应是MA不符合题意; 

B、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负极快,正极慢,B不符合题意;

C、气体MN 的质量比即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C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检验MN 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进行分析解答

17.如图所示加热铜丝引燃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热铜丝的方法引燃白磷,可以减小误差
B.试剂瓶内液面上升至 1,证明氧气的质量分数约是 20%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若白磷过量,实验数据可能偏大

【答案】 A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用加热铜丝的方法引燃白磷,能够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逸出,可以减小误差,A符合题意; 

B、试剂瓶内液面上升至1,证明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20%C不符合题意;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这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液面不能上升,C不符合题意;

D、白磷应该过量,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磷燃烧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据此分析解答

18.打开一瓶盐汽水,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盐汽水中只有二氧化碳一种溶质
B.打开汽水瓶,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
C.剩余汽水中不含二氧化碳
D.升高温度汽水变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 B   

【考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盐等多种溶质,A不符合题意; 

B、打开汽水瓶,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B符合题意;

C、剩余汽水中含有溶解的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剩余溶液仍为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解答

19.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含有同一种原子的物质是单质
C.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D.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 B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A不符合题意; 

B、同一种原子可形成不同的单质,含有同一种原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B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微观上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解答
 B根据同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种单质解答
 C根据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
 D根据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结合分子的概念分析解答

2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M所表示的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0%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M在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溶解度是20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20%A不符合题意; 

Bt2°C时,甲、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乙同时析出晶体,B不符合题意;

Ct3°C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不相等,所以溶液中的溶剂质量不相等,降温至t1°C,虽然溶解度相等,但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Dt1°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相等,升温至t3°C,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其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物质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

二、填空题

21.化石燃料是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及粉尘等物质。  

①通过植树等方式吸收________(填写化学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暖的问题。

②二氧化硫是引起________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二氧化硫经处理生成CaSO3 可以减少污染,1mol CaSO3 中约含有________个硫原子。

③促进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让煤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CO2;酸雨;26.02×1023;将煤炭粉碎、通入足量的空气等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通过植树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暖的问题,其化学式为:CO2②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1CaSO3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则1molCaSO3中含有6.02×1023个硫原子;③为了让煤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将煤炭粉碎、通入足量的空气等措施。 

【分析】(1)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解答
 2)根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及化学式的意义,根据1mol任何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为 6.02×1023 个,而1mol CaSO3 中含有1mol 的硫原子
 3)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的接触面积和增大氧气的浓度

三、简答题

22.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分析。  

 

①如图一所示进行实验,试管 1 中的现象是________,操作 X _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②取少量生石灰进行如图二所示实验,加入一定量水后,触摸试管壁感觉________;上层清液的溶质是________,升高温度沉淀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③如图三所示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 液体褪色;缓慢推入一团棉花;吸附;发烫;Ca(OH)2;变大;黑色粉末变红;C+2CuO 2Cu+CO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①将滴有红墨水的6mL等份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1g活性炭,会观察到液体褪色,然后慢慢推入一团棉花;而操作X不加活性炭,只是向试管中缓慢推入一团棉花,观察到液体不褪色;由此可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②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感觉到试管壁发烫;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上层的清液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试管底部的固体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沉淀质量会增大;③在高温的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为碳和氧化铜均为黑色粉末,生成的铜是红色粉末,所以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 2Cu+CO2 

【分析】(1)根据实验对比的方法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解答
 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3)根据碳的还原性分析解答

23.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8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20时,15g水中溶解________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③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溶液A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不饱和);操作________

 

④操作过程中溶液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如图二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m3=20g

b.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d.N点时,停止加热

【答案】 38.05.4;不饱和;过滤;b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①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8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8g/100g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15g水中溶解 ×15g=5.76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③粗盐提纯最后得到的精盐质量为4.5g20时,15g水中溶解5.76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操作II是过滤;a、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所以m320ga不符合题意 

bLP表示的溶液都是不会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符合题意;

c、(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和析出晶体的质量,c不符合题意;

d、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d不符合题意。

【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 2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根据粗盐提出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4.5g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操作  是蒸发,结合图二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解答

四、实验题

24.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B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实验二中,先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目的是________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

④设计实验证明储气装置中的一种气体成分________

步骤

现象及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长颈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检验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CO2+C 2CO;吸收尾气;向储气装置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气体中含有 CO2(合理即可)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①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B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二中,先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 2CO,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④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向储气装置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 

【分析】  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解答
  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室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硬质玻璃管内有空气,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与明火会发生爆炸,碳和氧气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有毒解答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解答

五、综合题

25.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一所示。  

 

①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5%”的含义是________

②含溶质0.2mol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_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较合理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

③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实验甲、乙、丙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戊中,w=________t=________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二氧化锰质量(g

温度(

10%

0.5

20

10%

1

20

10%

1.5

20

5%

1.5

30

w

1.5

t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实验开始前装置D中必须装满水

b.连接CDE装置后点燃酒精灯

c.停止加热后,量筒内液面会下降

d.停止加热前应断开CD装置,防止液体倒流

【答案】 100g溶液中含有5g溶质;3.2gA;探究催化剂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10%30 ( 5%20)2KClO3 2KCl+3O2ad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5%”的含义是: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5g 

故答案为: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5g0.2mol的过氧化氢的质量=0.2mol×34g/mol=6.8g,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6.8g

x

 

x=3.2g③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较合理的发生装置是A,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④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实验甲、乙、丙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剂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戊中,wt分别是5%2010%30⑤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实验开始前装置D中必须装满水;停止加热前应断开CD 装置,防止液体倒流。

【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表示100g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
  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利用方程式计算氧气的质量;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实验甲、乙、丙的目的是 探究催化剂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戊中,w 10%  t30 ( 5%20)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装置内本身有空气,排出的液体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据此分析解答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上海市嘉定区嘉一联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下一篇: 上海市曹杨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