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下)语文月考试卷
木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第I卷(共45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读(dòu) 钩戟(jí) 崤函(xiáo) 万乘之势( shèng)
B.行伍(háng) 朔漠(shuó) 郯子(tán) 蛇鳝之穴(xué)
C.骐骥(jì) 鞭管(chì) 愚人(yú) 金石可镂(lóu)
D.槁暴(pù) 数罟(cù) 劲弩(jìn) 度长絜大(d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潦倒 敲朴 青冢 群山万壑
B.须臾 饿莩 萧森 揭杆为旗
C.舟楫 庠序 藩篱 锲而不舍
D.迁徒 孝悌 逡巡 因利乘便
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城:城市)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快)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赢粮而景从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七十者衣帛食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等。
B.杜甫,字子美,其诗作深刻反应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亦被称为“诗圣”。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施仁政”,在人性问题上,针对荀子的“性恶论”提出“性善论”。
D.韩愈,字退之,韩氏郡望为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因其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谥号“文”,故后世又称“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6.下列对《老人与海》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
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6题。
(一)
本部分4小题,共15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可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投之书而习其向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则足盖,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对下列两组加点词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相同
C.(1)与(2)不同,(3)与(4)不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8.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小学而大遗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和讽刺。
10.文章第二段的对比论证:分别运用了哪三组对比?(6分)
(1)用 和 对比;
(2)用 和 对比;
(3)用 和 对比;
(二)
本部分4小题,共12分。
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不足,若余之寻花是也。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丹三十五家,有文记之。乙巳,寻牡丹于工阴,以无向导,废然而返。久闻洞庭山牡丹多名种,今年三月,遂不远百六十里,涉太湖之波涛,二日而到山。结伴寻花,或與或杖,僻远之地无不至;有初至不得入者,辄再三往,必得观而后已。
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昼则坐卧花前,夜则沉醉花下,如是数日。兴尽则挂帆渡湖,至虎丘观花市而归;复遍历昆山域内外有花之所。浃辰①之间,看花五十余家,殆所至不遗余力,惟日不足者,其可谓狂且癖矣!
客曰:“周濂溪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余曰:“吾贫则无儋石矣,而性慷慨,喜豪放,无贫之气;贱为韦布矣,而轻世肆志,不事王侯,无贱之骨。安在与花不宜?”客又曰:“欧阳公,儒者也,以壮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余曰:凡物之美者,皆能为妖,何独花也。溺其美而动其中,皆足以丧身。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惟诸诗皆信口率笔,以适一时之兴,无意求工,贻笑作者,吾无辞焉。
(取材于归庄《看牡丹诗自序》)
【注】①浃辰:十二日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必得观而后已 已:停止
B.殆所至不遗余力 殆:大概
C.溺其美而动其中 动:动摇
D.贻笑作者 贻:赠送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若余之寻花是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至虎丘观花市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C.以适一时之兴 以弱天下之民
D.吾无辞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结伴寻花,或與或杖,僻远之地无不至。
(我与友人)结伴寻访牡丹,有时乘车,有时拄杖步行,可惜偏远之地没有到达。
B.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
山中有名的牡丹花,大多都看到了,很多是平生我没有见过的。
C.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
以你的贫贱身份(却喜爱富贵的花),恐怕不合适吧!
D.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
我与世道不相和,借(赏花)来愉悦眼目放纵心志罢了,怎么能认为它是妖呢?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为寻访牡丹,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B.作者喜爱牡丹成癖,看见名花,就日夜与其相件,如醉如痴。
C.作者说牡丹是富贵之花,而自己性情慷慨豪放,与牡丹相宜。
D.作者认为所有美丽的事物,只要你沉溺其中,都会危害自身。
第Ⅱ卷(共45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27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乙已,寻牡丹于江阴,以无向导,废然而返。
译文:
(2)欧阳公,儒者也,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
译文:
16.归庄,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归有光曾孙,为文个性独具,曾作《传砚斋记》。
文章首段:“戌申春,余至嘉定。严舜工,洞庭山人,而寓居焉。台余于底斋中而请曰:我六世祖彰德守芥舟公,有一砚,传于子孙,今百年矣。念先世之遗泽,以‘传砚’名其斋,请为之记。”下面内容节选自该文的尾段,请用斜线(/)断句。(3分)
吾愿舜工常以此砚置之案头临摹古帖挥洒诗书画以自娱勿使子弟磨墨吮毫作经义策论千进之具以为砚羞此乃善用先生之传器者也。
17.古诗文默写(10分)
请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玉露凋伤枫树林, 。
(2)画图省识春风面, 。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4)谨庠序之教, 。
(5)故 ,无以至千里。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9)蹑足行伍之间, 。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8-20题。(10分)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①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②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③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螋当知之。
妃呼狶④!
秋风肃肃晨风飔⑤,东方须臾高⑥知之!
【注释】①问遗:赠与。②绍缭:缠绕,装饰。③拉杂:堆集。④妃呼狶:妃,悲;呼狶,歔欷。⑤晨风飔:晨风,雉鸡;飔,思。雉鸡常晨鸣求偶。高:同“皓”,东方发白。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B.“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
C.“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果断、决绝的态度。
D.最后两句写女子在阵阵秋风中听到雉鸡的鸣叫,从中可看出她彻夜未眠。
19.“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两句借助饰物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B.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
C.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繁钦《定情诗》)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0.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1-24题。(18分)
细雨探花瑶
不管雨里的山路多湿滑,不管不断有人说“你别把冯先生扯倒”,老后还是紧抓着我的手往山上拉,恨不得一下子把我拉到山顶,拉进那个花团锦簇的瑶乡。这个瑶乡有个可以入诗的名字:花瑶。
花瑶,得名于这个古老的瑶族分支对衣装美的崇尚。然而,隆回县政府为花瑶正式定名却是上世纪末的事。这和老后不无关系。
老后是人们对他的昵称。他本名叫刘启后。一位从摄影家跨越到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我之所以用“殉道者”,不用“志愿者”这个词儿,是因为志愿多是一时一事,殉道则要付出终生。为了不让被声光化电包围着的现代社会忘掉这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的部落,二十多年来,他从几百里以外的长沙奔波到这里,来来回回已经二百多次,有八九个春节是在瑶寨里度过的,家里存折的钱早叫他折腾光了。也许世人并不知道老后何许人,居住在这虎形山上的六千多花瑶人却都识得这个背着相机、又矮又壮、满头花发的汉族汉子,而月没人把他当做外乡人。花瑶人还知他们的“鸣哇山歌”和“桃花刺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后是有功之臣,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的花瑶民歌和桃花图案浪上了大用场!记得前年,老后跑到天津来找我,提着沉甸甸一书包照片。当时他从包里掏出照片的感觉极是奇异,好像忽然一团团火热而美丽的精灵往外窜。原来照片上全是花瑶。那种闪烁在山野与田间的红黄相间火辣辣的圆帽与缤纷而抢眼的衣衫,还有种种奇风异俗,都是在别的地方绝见不到的。我还注意到一种神秘的“女儿箱”的照片。女儿箱是花瑶妇女收藏自己当年陪嫁的花裙的箱子,花裙则是花瑶女子做姑娘时精心绣制的,针针倾注对爱情灿烂的向往,件件华美无比。它通常秘不示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瞧。看米,老后早已是花瑶人真正的知己了。
老后问我:“我拉你是不是太用力了?
我笑道:“其实我比你心还急呢。你来了多少次,我可是头一次来呵。”
这时,音乐声与歌声随着霏霏细雨,忽然从天而降。抬头望去,面前屏降似的山坡上,参天的古树下,站满了头戴火红和金黄相间的圆帽、身穿五彩花裙的花瑶女子。那种异样又神奇的感觉,真像九天仙女忽然在这里下凡了。跟着是山歌、拦门酒,又硬又香的腊肉,混在一大片笑脸中间,热烘烘冲了上来。一时,完全忘了洒在头上脸上的细雨。而此刻老后已经不在前边拉我,而是跑到我身后边推我,他不替我挡酒挡肉,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拿酒灌我。好像他是瑶家人。
在村口,一个头缠花格布头布的老人倚树而立,这棵树至少得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过来。树干雄劲挺直,树冠如巨伞,树皮经雨一浇,黑亮似钢。站在树前的老人显然是在迎候我们。他在抽烟,可是雨水已经淋湿了央在他唇缝间的半棵烟卷,烟头熄了火。我忙掏出一支烟敬他。老后对我说:“这老爷子是老村长。大炼钢铁时,上边要到这儿来伐古树。老村长就召集全寨山民,每棵树前站一个人。老村长喊道:‘要砍树就先砍我!’这样,成百上千年的古树便被保了下来。”
古树往往是和古村或古庙一起成长的。它是这些古村寨年龄尊贵的象征。如今这些拔地百尺的大树,益发葱笼和雄劲,好似守护着瑶乡,而这位屹立在树前的老村长不正是这些古树和古寨的守护神吗?我忙掏出打火机,给老人点燃。老人用手档住火,表示不敢接受。我笑着对他说:“您是我和老后的“师傅’呀!”
他似乎听不大懂我的话。
老后用当地的话说给他听。他笑了,接受我的“点烟”。
待入村中,渐渐天晚,该吃瑶家饭了。花瑶姑娘又来唱着歌劝酒劝吃了。她们的歌真是太好听了。听了这么好听的歌,不叫你喝酒你自己也会喝。千百年来,这些欢乐的歌就是酒的精魂。再看屋里屋外的花瑶姑娘们,全在开心地笑,没人不笑。
所有人都是参与者,没有旁观者,这便是民俗的本质。
老后更是这欢乐的激情的参与者。他又唱歌又喝酒又吃肉。唱歌的声音山响:姑娘们用筷子给他夹的一块块肉都像桃儿那么大,他从不拒绝;一时他酒兴高涨,就差跳到桌上去了。
然而,真正的高潮还是在饭后。天黑下来,小雨住了。在古树下边那块空地一一实际是山间一块高高的平台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这便是花瑶对来客表达热情的古老的仪式了。
亲耳听到了他们来自远古的鸣哇山歌了,亲胀瞧见他们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桃花裙”和“米酒甜”了,还有那天籁般的八音锣鼓。只有在这大山空阔的深谷里,在回荡着竹林气息的湿漉漉的山里,在山民有血有肉的生活中,才领略到他们文化真正的“原生态”。其他都是一种商业表演和文化做秀。人们在秋收后跳起庆丰收的舞蹈时,心中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和驱邪的愿望是舞蹈的灵魂;如把这些搬到大都市的舞台上,原发的舞蹈灵魂没了,一切的动作和表情都不过是做“丰收秀”而已,都只是自己在模仿自己。
今天有两拨人也是第一次来到花瑶的塞子里。他们不是客人,而是隆回一带草根的“文化人”。一拨人是几个来演“七江炭花舞”的老人。他们不过把吊在竹杆端头的一个铁篮子里装满火炭,使舞得火龙翻飞,漫天神奇。这种来自渔猎文明的舞蹈,天下罕见,也只有在隆回才能见到。还有一拨人,多穿绛红衣袍,神情各异,气度不凡。他们是梅山教的巫师,都是老后结交的好友。几天前老后用手机发了短信,说我要来。他们平日人在各地,此时一聚,竟有五十余人。诸师公没有施法,演示那种神灵显现而匪夷莫思的巫术,只表演一些武术和硬软气功,就已显出个个身手不凡,称得上民间的奇人或异人。
花瑶的篝火晚会在深夜中结束。
在我的兴高采烈中,老后却说:“最遗憾的是您还没看到花瑶的婚俗,见识他们‘打泥巴’,用泥巴把媒公从头到脚打成泥人。那种风俗太刺激了,别的任何地方也没有。”
我笑道:“我没看见什么,你夸什么。”
老后说:“我是想叫你看呀。”
我说:“我当然知道。你还想让天下的人都来见识见识花瑶!”
这话叫周围的人大笑。笑声中自然有对老后的赞美。
如果每一种遗产都有一个“老后”这样的人守着它多好!
(取材于冯骥才同名散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在开篇用“花团锦簇”形容瑶乡,一方面因为瑶乡服饰色彩绚丽,另一方面因为它的风俗奇异。
B.文中“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花瑶舞蹈的轻盈和美丽。
C.文中对“七江炭花舞”的描写,既表现了花瑶乡舞者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远古时期渔猎文明的神奇。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实写了花瑶的各种民俗文化,写得有声有色,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花瑶特色。
E.作者认为保护并发展民俗文化不应做旁观者,在文章结尾发出感慨,引发读者对文化遗产现状的思考。
22.文中写老村长带领全寨山民保护古树一事有何作用?(4分)
23.文中作者对老后有不同的称呼,如“殉道者”、“知己”、“瑶家人”等,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老后是怎样的人?(6分)
24.作者亲临花瑶,领略了那里的原生态。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花瑶文化的“原生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五、写作
本大题2小题,共60分。
25.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10分)
①读经典作品,可以感受、揣摩作者的性情或精神。请从路遥、海明威、巴尔扎克中任选一位,描画你心目中的作家形象。要求:描写细致,形象鲜明。
②《平凡的世界》 《欧也妮·葛朗台》 《老人与海》这三部名著,你最欣赏哪一部?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加以阐述。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③请以“春风”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6.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50分)
①大自然中有风声雷声雨声、鸡鸣狗吠蝉嘶,生活中有歌声琴声书声、笑声哭声喊声,亲人朋友有安慰劝导鼓励、提醒批评指责,历史长河中或是文学作品中也有各种声音……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也许让你走进尘封的回忆,也许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②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请以“时间和生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下)语文月考试卷三(含解析) 下一篇: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化学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