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能把普娃带成功的家庭,看来看去,都有这一个共性

还是先界定概念。

本文说的普娃,一定不是天生学霸体质的那种孩子,也不是看见书本就头晕、想起上学就牙疼的那类孩子。‍‍‍‍‍‍‍‍‍‍‍‍

说白了,就是我儿子钱小能这类的娃——不具备聪明孩子强悍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好奇心和专注力相对较弱,最多能看出点无法量化的想象力啥的。

标题中的成功呢,包含两方面,一个是中小学阶段成绩位居中上游(初高中年级排前二分之一);二是大学毕业后自驱力、抗挫力、学习力都依然强劲,事业上有一定成就、家庭幸福的人。‍‍‍‍‍

这就是我对普娃内涵的界定,基本还算周全吧。

‍‍

其实今天这篇文章在我脑子里盘旋很久了,一直没下笔,我一心想给包括我在内的普娃家长找点方向。直到前段时间跟一位北京妈妈聊了近三个小时(还是没聊完),我才下决心写一写。‍‍‍

这位妈妈就是我标题里说的普娃家长的集中代表,她目前已经退休了。

那天她找我,我就先问这位妈妈:为啥那么执着地要找我聊聊呢?

因我平时时间太有限,极少答应线下聊天。

她说,梅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关注普娃和中等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虽然您是教育专家,但我跟您一样,也经常思考普通孩子的成长和出路。带了这么多年孩子,感觉家长大方向不错,普娃可以不成为学霸,可以不那么出类拔萃,但一定是可以发挥他生命的最大潜力,可以成才的。

我一听,太对劲啊,还有点激动,我们就约好时间地点,非常开心非常深入地聊了三个多小时。‍‍‍‍‍‍‍‍‍

她孩子的情况:男生,北京普通一本毕业,有想法,有原则,善于沟通,韧性足,大学毕业后靠家庭投资搞了个小科技型公司,失败了,不甘心,目前打工,想积攒点儿钱再创业,不想花父母的钱做事了。

她给我看了下儿子的照片,一看长相,就是个善良、大气、健康、独立的青年。我都有心让钱小能跟他儿子认识认识,这个大哥哥看着就很好。‍‍‍‍‍‍

回来后,我们又在微信上多次深聊,感觉教育方面的共识有95%以上。

这些共识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能把一个普娃教育成功的家长,都是不折不扣的长期主义者

好的,不啰嗦了,进入正题,先看这位妈妈怎么做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用第一人称。


我本身是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一直认为,孩子的人格和心理成长,永远比成绩重要。

我记得梅老师多篇文章中都说,看一个孩子是否教育得成功,要看他35岁之后的工作、事业、生活和身心健康状态。

我们全家,尤其是我,都极为赞同这个理念,这就是标准的长期主义理念。我认为,能秉持这种理念教育孩子,一定错不了。‍‍‍‍‍‍‍‍‍‍‍‍‍‍‍‍‍‍

教育上的长期主义,我理解就是,立足一个孩子的长远或者一生的幸福,找到对他长期有价值的方向,然后不断地坚持下去,不为短期、局部或者表面现象而改变标。

那么,什么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终身幸福?

我总结有两点:一个是品行,一个是能力。‍‍‍‍‍‍

品行也有天生的娘胎里一部分带来的,要不有人就是胎里坏呢(我从梅老师文章里看见,季羡林就是这么说的)——不过,我活了大几十年,还是认为对人的品质来讲,环境的影响更大一些,一个和气、善良、正派、有爱的家庭环境,养成坏蛋的概率极小。‍‍‍‍‍‍‍‍‍‍‍‍‍‍‍‍‍‍‍‍‍‍‍‍‍‍‍‍‍‍‍‍‍‍‍‍‍‍‍‍‍‍‍

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就是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打底,一生不断学习、更新、补充,正如梅老师所言,世界上80%的工作可以胜任了。

不过,得承认,在孩子的德行养成方面,我们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父亲是个机关干部,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老头一生的座右铭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一辈子虽然官没当多大,也没给我们留下什么钱,但是他在亲戚朋友圈的威望是没法形容的。不管大事小情,找他解惑帮助的都得排队。我妈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不能做任何亏心事。我妈这说高级了,就是慎独。

你看,我们家始终弥漫着一种安定纯朴自在的氛围,谁去都可以感受得到,您不觉得这个氛围是特别有利于人成长的,我是一直认为家庭对人的熏陶很重要。

我们小家就是大家庭的分支,延续了我们的家风。我思考过,动物的物格是弱肉强食,人类的人格是利他之心。如梅老师书上所说,不管是做事还是在饭桌上跟孩子爸爸聊天,有意识地把与人为善、利他主义当成生活的原则。有时候,不经意做一点小事情,或者说话时那种纯粹的态度,就能感觉到孩子的眼睛一闪,知道触动他了。

自然而然的,想想也没刻意做什么,我儿子从小到大,不光班级里好朋友很多,别的班里的孩子也非常喜欢他,愿意跟他玩。很多家长说我们一看就是个仁义的娃。

家庭氛围是构成孩子性格和底气的真正来源,后来学习和成长确实遇到一些困难,有温暖和爱做底气,儿子一点不缺挑战和突破自我的勇气!

再谈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养成。

因为长期主义的理念,我们对孩子成绩实在也没有太强的功利心,一直是一边放手一边不动声色地关注。

从二年级开始,还是一直给儿子报一些课外班的(课外班因人而异),但同时的话,最多没超过3个。我有一句话,也是跟梅老师理念一样,要带着脑子给孩子学课外班。首先,是娃自己想上。第二,报完了班,我或者他爸不动声色全程参与,关注娃到底学进去没有,学习过程有磕绊没有。我们自己看了儿子的学习内容,经常在饭桌上跟儿子请教,他可带劲了。

因为着眼长期,儿子小学时,我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安心养成儿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所以我一直不能理解有的教育专家主张,孩子写作业,父母要坐在孩子旁边看书学习,陪伴孩子,并给他作出榜样。真是岂有此理,有个人在旁边,小孩有不会的就是想问大人,就是想说两句闲话,怎么养成独立和专注呢。反正,我认为大人有大人的事儿,小孩有小孩的任务,我的任务就是你搞完了我签字。儿子有时会忘了写作业,有时写得一塌糊涂,我不给签字,他就得自己解决。整个小学,他成绩在班上都是中等偏上,我们无所谓。

上了初中,我们更加“放权”,几乎学习上的任何事都是他自己来安排。班上有的妈妈为了给孩子腾出时间,会替孩子做那些非学习性作业,我们不给做。他做不做,由他自己看着办。尽管如此,我坚持一条原则,不唠叨,做饭好吃。

我们家亲子关系一直好,可以说,平日里把生活学习经验、原则和价值观顺利地传送给儿子了,他可以与周围的世界形成良好互动,不需要浪费精力纠结、挣扎、逃避或对抗,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成长。

嗯,我儿子从小到大叛逆的时候很少,对长辈一直很尊重。‍‍‍‍‍‍‍

到了高中,或许是前面蓄满了能量,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经络通畅,源源不断地汲取家庭给予的能量和养分,自己铆足了劲努力奔跑。

到底还是普娃吧,我们高考仅考上了个普通一本,不过我和他爸都很满足。


这位妈妈就先介绍到这儿。‍

梅拾璎: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共性,并不是说一个长期主义的理念就完美了,而是说,秉持长期主义教育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重基础、抓本质、看长效,不容易随波逐流,不容易被外界的压力给卷乱,不会为孩子出现一些正常问题惶惶不安,自乱阵脚,从而给孩子健康成长腾出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图文来自网络,侵权删)

上一篇: 一个孩子最期待的,不是家里有钱、不是成绩好,而是父母多说这4句话 下一篇: 一个孩子10年后有没有出息,就看他身上有没有这9个特征……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