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上海高一专题试卷真题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上海高一专题试卷真题试卷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下面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读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最适宜在西藏推广

B.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C.改善了生态环境

D.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该地建有沼气池,而沼气池适宜在热量条件充足的地区建设,故该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在南方地区推广;该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城镇中主要发展二、三产业;图中农业生态模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该农业模式中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故属于混合农业。

考点:农业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

A.物质富裕、精神充实

B.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C.国家强盛、民生改善

D.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它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故选B。

考点: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概念,识记内涵。

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

A.由于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必须大力开展灭鼠工作

C.由于气候变化,草场的载畜量下降

D.草场退化,只能发展种植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限制。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限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内蒙古草原土地退化的原因,另外学生还需明确针对草场退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4.读图,若图中S表示太阳,E表示地球,则该图所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三级

C.二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

考点: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天体系统及层次。

5.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南极长城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四城市广州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需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即可作答。另外本题也考查四城市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状况。

6.读所给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处    B. B处    C.C处    D.D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两图的比例尺相同,而明显甲图之间的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较乙图要小,故风力最大的是乙图中,C、D两点比较,C处等压线较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即风向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风力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影响风力大小的根本原因即可作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力大小的基本因素和比较方法。

7.该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是从高压指向低这一知识点,可以排除选项D C , 再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南半球”可知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可以判定只有A的风向是正确的,故选A.

考点:风向的判定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气压梯度力始终是从高压指向低、地转偏向力在南半球是向左偏这两个知识点,同时注意近地面的风在三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夹角。难度较小

8.该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③地的昼长一定大于④地的昼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bc三图晨昏线都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秋分日;故全球昼夜平分,故A项正确。D图不是夜半球的全部,故不能判断晨昏线的分布,故不能确定④地 昼长。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难度一般。本题还可以结合晨昏线图示的时间计算设计试题。

9.风平浪静的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横波无法在液态中传播,故只会感到上下颠簸。

10.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地球自转过程中除两极点外,角速度相同,而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较地面上的点长,故自转的线速度较地面上的点大。故选D项。

评卷人

得  分

 

 

 

二、双选题

11.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快,主要表现在

A.城市规模扩大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镇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城市数目、城市规模、城市密度、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等指标的变化(速度快、水平高、规模大、城市群。)),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12.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

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

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B错误;农业生产对土壤的要求不仅是肥力,还与水分和热量条件等有关,C错误。

点评:知识性试题,容易题。

13.自然带都具有的特征是(    )

A.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

B.占有一定的宽度,呈长带状分布

C.有代表性的植被和水分组合

D.有典型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陆地自然带反映一定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的气候和植被等综合要素,具有一定的宽度呈长条状分布。

14.下列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最小和最大的分别是(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南海海域

【答案】BD

【解析】海拔高的地方地壳的平均厚度大,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最大;大洋地壳厚度小。选BD正确。

1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B.生物圈是地球上动物和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生物圈与岩石圈关系密切,故A错误,C正确。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故BD错误。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16.大气的水平运动叫             ,其形成的原因是                        

【答案】    水平气压梯度力

【解析】

试题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和风的形成的直接原因。

17.读图a“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图b“三种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

 

 

1)甲地位于大陆  岸,全年盛行  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          气候,对应图b的序号为    ,其气候特征是                      

2)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向   移,乙地的气候类型对应图b的序号为     ,此季节气候特征是                 

3)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气候,对应图b的序号为    ,图示季节盛行风的风向为     

4)丁处常年受      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答案】32分)

1)西(2分)    西(2分)    温带海洋性(2分) ②(2分) 终年温和多雨(4分)

2)夏   北    ①  炎热干燥(每空2分,共8分)

3)温带季风    ③   东南(每空2分,共6分)

4)大陆(2分)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短:甲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地处中纬西风带内,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图的序号为②,夏季温和,冬季不冷,全年降水多且各月分配均匀。

2)图中亚欧大陆为低气压控制,陆地热形成低气压,应是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向北移,乙地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对应图序号为①。

3)丙地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的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序号为③,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盛行风是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东南风。

4)丁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全年少雨;冬季受北方冷高压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夏季暖热。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

18.“北半球三圈环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三圈环流形成的原因是:               

2)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

B.;

C.;

D.。

【答案】

1)热量(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分)

2)低纬环流(2分)     中纬环流(2分)    高纬环流(2分)

3)赤道低气压带(2分)      东北信风带(2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    中纬西风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三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动力是热量,即全球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不同,因此形成冷热不均现象,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在全球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地转偏向力也其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使水平运动的气流方向发生偏转,是形成三个环流圈的主要原因。

2)从其分布位置可以看出,图中①、②、③分别为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圈。

3)A处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形成赤道低压带;B处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信风带;C位于副热带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

考点:三圈环流

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面以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厚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层;A和B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就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B面以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圈层:D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1)横波 纵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地壳 最小 地幔 上地幔顶部 地核

4)地壳 外核

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解析】

试题分析:

1)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并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图中E为横波,F为纵波。

2)A为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面,B为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面。

3)A为莫霍界面,B为古登堡界面,两个界面把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其中地壳层厚度最小。在上地幔的顶部,存在着软流层。

4)D在莫霍面以上,为地壳,C是地核的外层,为外核。

5)从图中可以读出,在B界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20.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E点的地理坐标是        F点的地理坐标是        

3)图中E点在F点的         方向。

4)A点所属的温度带是          A点的在       (低、中、高)纬度。

【答案】1)逆时针(图上画出来)

2)30°N,45°W   60°N,180°

3)东南

4)热       低

【解析】1)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图示是以北极点为中心地,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

2),由图示经线分布可知,图中经距是45°,纬距是30°,则E点的经纬度是(30°N,45°W),F点经纬度是(60°N,180°)。

3)顺着自转方向,E在F的东边,F点更近北极点,所以E在F 的东南方。

4)A的纬度0°-30°属低纬地区,纬度是20°N在回归线与赤道间是热带地区。

【总体分析】

本题考查地图知识和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运动,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运动;图示是以北极点为中心地,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经度划分是要找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是东经度,以西是西经度。方向的判断,要结合自转方向及极点的相对位置来判断。纬度带的划分0°-30°属低纬地区,30°-60°属中纬地区,60°-90°属高纬地区;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到极圏之间是温带,极圈到极点间是寒带。

评卷人

得  分

 

 

 

四、综合题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如图所示光照图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2)此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出现在       地区,最小值出现在    地区。

3)此时,重庆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4)A、B、C三点的角速度关系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5)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达一年中最      (填“长”或“短”)。

【答案】

1)冬至日    (1分) ;   (23°26′S,60°E)  (1分);

2)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   (1分),  赤道及北半球   (1分)

3)昼长夜短(或“昼最长夜最短”)  (1分) ;   4小时    (1分);

4)相等   (1分);    B    (1分);

5)“昏线”  (1分); “长”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可以发现,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该节气是冬至日;图中60°E,位于昼半球的正中间位置,即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是(23°26′S,60°E)。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地区变化规律可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赤道及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3)重庆位于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达到一年中的最值,即昼最长夜最短;由图可知图中赤道被经线分为6份,所以每份跨经度为30°,即相差2小时;A点所在经线与60°E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经度相差30度,即地方时相差2小时,由于A点所在晨昏线为昏线,所以A点的下午时长是2小时;故A点的昼长为2×2=4小时。

4)根据地球自转特点可知,自转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余各地均相等,为15°/小时;线速度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由图可知A、B、C三点没有极点,所以三地角速度速度相等;其中B点所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

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过渡为夜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过渡为昼的分界线为晨线,所以图中A点所在界线是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是“昏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否则相反;由于此时是冬至日,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达一年中最“长”。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评卷人

得  分

 

 

 

五、判断题

22.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变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跨度长且有冰期与间冰期之分。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尤其近百年来,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等同于全球变暖。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区别。

点评:本题属知识性试题,较为简单学生熟练掌握即可轻松作答。

23.热力环流是大气环流的最简单形式。

【答案】正确

【解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环境的基本形式。

24.地球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跟地球自转有关。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即有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25.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网点的兴衰。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交通通达度的条件也发生改变,地价,人口分布也将发生改变,所以聚落的形态也会改变。原交通线附近交通通达度江都,地价降低,人口变少,商业网点衰弱,新交通线附近交通通达度升高,地价升高,人口增多,新商业网点产生。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26.建设新城和卫星城的重要意义在于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促进城市化发展。(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建设城市新区和卫星城是为了分散城市中心区过多的人口和工业,减轻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8-2019年高中数学上海高一月考试卷测试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下一篇: 2018-2019年初中英语上海初二期末考试全真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