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在线教学测验(一)
语文试卷
2020年4月1日
一 阅读 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题。(22分)
感受月光
二十多年前,我住在北京郊区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房的墙皮已经斑驳脱落,像一张长满老人斑的沧桑的脸。冬天的夜晚,四壁透风,寒冷的墙上结了一层冰霜。
现在想起来,这间破房子仍然让我怀念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它的外面紧连着农村的田野,有时种着稻子,有时栽满荷花,夏天的时候,满眼青翠,荷花映日鲜红,一朵朵竞相怒放;秋天的时候,稻子金黄,荷花败了,菱藕收了,满田塘里留得残荷听雨声;都是城里看不到的好景色。二是在这里我能听到一些好听的音乐。其实,听得不多,因为那时找不到。二十多年前,虽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禁锢依然很严。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一起说音乐。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比我要懂,常听她向我说她听过的音乐。找不到音乐的唱片,便听她说。我的音乐启蒙始于她的嘴下。
贝多芬(L.Beethoven,1770—1827)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散步,听到有人弹奏他的钢琴曲,可总是在同样一个音阶上弹错。贝多芬循声而去,踏上一间小楼,看见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弹琴,他为她指导时,发现她原来是个盲女。此时月光如银似水,淌进窗来,洒满少女的肩头,把少女勾勒得如绘如画。贝多芬非常感动,在钢琴上即兴弹奏一支曲子,便是流传至今的《月光》。
这个美丽的传说,第一次,便是在这间小屋听她讲给我听的。这个传说带给我的美好幻觉,在我心头流过一串清丽的琶音,湿润而清新。因为那时文化被践踏在脚底下,艺术被撕得破衣褴褛;因为那时是个寒冷刺骨没有月光的冬夜。
我对音乐格外向往起来。我发觉音乐可以温暖我们,可以唤起我们许多渴望和想象。甚至,我觉得贝多芬无处不在,可能时刻就在我们身旁不远,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便会像出现在盲女面前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也弹奏一支即兴曲,安慰一下我们被揉皱和吹皴了的心。
现在,我已经知道,贝多芬《月光》的传说尽管很美妙,毕竟只是传说。最近,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贝多芬这首g小调钢琴奏鸣曲最初并没有名字,为其取为《月光》之名的是一个叫雷尔斯达布的诗人。诗人在日内瓦湖月夜划船时看到湖水上月光的倒影浮光跃银,分外美妙,联想起贝多芬的这首g小调钢琴曲的第一乐章,觉得乐曲和月光一起在湖水上跳跃融和,是那样的协调,便有了这个《月光》的名字,让人再听这首曲子时真的以为感受到了月光。
那么,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向我讲述的那个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的传说,真的是不真实的?是子虚乌有?只是一个美丽却并不存在的幻影?
有时候,不真实的幻影,可能比真实的存在更具有动人的魅力,更具有长久的价值。在我心目中,贝多芬的那个传说,要比诗人雷尔斯达布在日内瓦湖上划船灵感一动想到的名字,要美丽得多。我相信,人们宁愿相信前者,即使后者是真实的。这么多年,知道后者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明明知道前者是想象的传说,却依然相信着。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仅仅真实,并不见得就是艺术。
与贝多芬这首《月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亨德尔(G·F·Handel,1685一1759)的变奏曲《愉快的铁匠》。传说,是夏日亨德尔在林间散步,突然雷雨骤然而至。他躲在林中一间小房的房檐下避雨,这间小房是个铁匠炉。铁匠并不管外面的雷雨,铁打得叮当叮当正来情绪,节奏明快的打铁声中,还唱起了欢快的歌曲,这些声响交织在一起在雷雨声中荡漾。亨德尔受到感染,即兴创作而成这首变奏曲。
这个传说弥漫着打铁的声响和林间清新的气息,确实美丽动人,但实际上,同贝多芬的《月光》一样是子虚乌有。事实是当时为亨德尔出版包括这首曲子的钢琴曲集的老板,叫林特恩的,年轻时当过铁匠,发财之后,怀念青春时光,再版亨德尔钢琴曲集时,他自己动手在这首变奏曲前加上了《愉快的铁匠》这个名字。
人们应该相信谁呢?哪一个名字能够给人更美好的想象呢?人们宁可相信前者,尽管它只是虚构的,但后来的人们还是特意跑到林间找到一间铁匠房,而且在房前还竖起一块纪念碑。
或许,这就是艺术的真谛。在真实与想象中,艺术架起一座美丽的彩虹。尽管,这座彩虹桥也不是真实的,但人们有时候需要这想象中的东西来慰藉自己的心,来对过于现实的丑陋、残缺,以及对心灵的伤害、污染,以一种抗击和平衡。这就是人们明白宗教其实也只是一种幻影,为什么还要对它顶礼膜拜的原因。人们对现实失望或不满足时,往往就要乞求于宗教和艺术。真正的艺术,是一种泛宗教,音乐在这所有艺术中为最。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辈子写童话的安徒生,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在那个晚祷钟声响起的味罗纳城,即使万分痛苦,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心中热切爱恋着的女人叶莲娜·格维琪奥莉。安徒生自己说:“只有在想象中,爱情才能永世长存,才能永远环绕着光辉灿烂的诗的光轮。”
真正的爱情,和真正的艺术一样,只生存在想象之中。
亨德尔和安徒生一样,也是终生未娶,独身一人。
月光只在他们和我们的梦中。
1. 作者回忆二十多年前住在破房子时的情景,这段记叙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2分)
2. 本文题为“感受月光”,根据文意,对“月光”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
B. 日内瓦湖月夜湖水上月光的美妙的倒影
C. 关于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钢琴曲《月光》的美丽传说
D. 可以温暖人心和唤起渴望、想象的艺术
3. “与贝多芬这首《月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异曲同工”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 。(2分)
4. 根据文中两首乐曲得名的传说和事实的对比,简要填写以下表格。(4分)
(1)关于贝多芬《月光》:
传说:贝多芬在月光下,为弹琴的盲女所感动而即兴弹奏的曲子,因此名为《月光》。
事实:
(2)关于亨德尔《愉快的铁匠》:
传说:
事实:出版亨德尔钢琴曲集的老板因怀念青春时光在乐曲前加上了这个名字。
5. 作者认为,美好的传说尽管是虚构的,可是人们还是宁可相信一个美丽却并不存在的幻影,原因是 。(2分)
6. 文中提到的安徒生是十九世纪 (国名)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 》等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2分)
7. 以下对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关于《月光》的美丽传说同真实情况的对比,表现生活中想象的魅力。
B. 再以亨德尔的变奏曲《愉快的铁匠》的得名为例强调突出全文的主题。
C. 最后联想到安徒生的经历和所说的话来进一步说明文学艺术中想象的重要意义。
D. 从解说二十多年前住过的破房子让人怀念的原因,引出关于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钢琴曲《月光》的美丽传说。
8. 根据文意,另举实例谈谈你对真实与想象同艺术的关系的理解。(5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1题。(8分)
野 老 [唐]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①,片云何意傍琴台②。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剑阁:古代戍守要地,在四川省。 ②琴台:成都的一个名胜,此指代成都。
9. “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中的“片云”是诗人自喻,诗句的意思是 。(1分)
10.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歌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充满了村野之趣。
B. “贾客船”就是杜甫《绝句四首(其三)》“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
C. 诗人由久望“贾客船”想到了漫漫“长路”,引出了另一番情思。
D. “野老”是诗人自称,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故世人又称之“杜少陵”。
11.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7题。(18分)
医 谕 [宋]王令撰
一邑之医举十人,一人实能,而九人名不能。能者常任医,不能者常任人。任医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必砭①;某病也,是必药。”曰:“砭楚而药苦奈何?”曰:“病必砭药而已,如为置楚苦,则死未可讳也。”任人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宜砭;某病也,是宜药。”曰:“砭甚楚,如可药,易之。”曰:“是亦药可也,恶在其必砭?”曰:“药甚苦,且奈何?”曰:“是亦有甘者尔,恶在其必苦?”以故而不能者常为用,能者常不用。
他日,邑长病,畴咨②左右而可者,召其九人之一人焉,更数月而病无损,又召其一人焉,则又无损。更五六而不及能者。然后叹曰:“邑无医,后之者不尚前,不若复召初为医者。”已而召之。
噫!是人也,何不思?使其有可疗之道,则前固用之矣,不待数月而后徒已也。如为无益,虽召之,将如病何?
一日困且惫,其子有为能者言,则骂之曰:“医召固在我,是故恶出夫彼?”
吁!乃人也,何其瘳③,其于未死也幸!
(选自《广陵先生文集》)
【注】①砭: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即针灸。 ②畴咨:访求。 ③瘳(chōu):病愈。
12.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 砭楚而药苦奈何 ⑵则死未可讳也 ⑶后之者不尚前 ⑷使其有可疗之道
1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更数月而病无损。
⑵虽召之,将如病何?
14. 从文中“能者”和“不能者”同病人的对话里表现了他们对待病人怎样不同的态度?(2分)
能者: 不能者:
1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县里推举的十名医生中有九个人都是没有名气的。
B. 邑长得病后换了许多医生,最后还是请来有真本事的“能者”。
C. 邑长治好了病没有病死,总算是很幸运的。
D. 有名无实的医生常常被人聘用,有真本事的医生却常常遭受冷遇。
16. 本文题为“医谕”,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2分)
17. 选文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道理?(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2分)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②,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③。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慌张地躲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注】①荼蓼:苦菜。 ②艾:停止。 ③蓬藋:草编的衣物。
18. 上文选自刘基的《苦斋记》,“记”这种文学样式,往往前半部分以 为主,后半部分以 为主。(2分)
19. 文中以“苦”与“乐”的相对关系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道理,构成这样的关系的词语还有多处,请找出两对。(2分)
⑴ ⑵
20.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相去能几何哉
B. 是人之所谓乐也
C. 一旦运穷福艾
D. 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
21. 作者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如何看待 和 为例,说明了 (用文中语句回答)的道理。(3分)
22. 刘基在文中叙述了他对待苦乐的态度,生活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是一种苦乐观,你觉得这两种苦乐观有什么不同?请加以说明。(3分)
二 作文 60分
当今社会有一种重要现象:人们谈论热点问题(无论是娱乐热点,还是政治热点)时,最后往往是不同态度、不同立场的人相互厮杀,而那些厮杀本身却常常与热点问题已相距甚远,甚至毫无关系。
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2年上海虹口区华师大附属中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月考试题 下一篇: 2022年上海奉贤华亭学校 第二学期 六年级英语Unit3 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