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

2019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45分)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遗书

佚名

       著名作家吕西安·朱塞朗拉开抽屉。从一大叠手稿、文件和书信下面,奥德特露出她那张漂亮的小脸,情意绵绵地冲他微笑……半年来,他几乎完全拜倒在她的脚下。可是突然间,年轻的作家不得不赶紧把照片藏好,因为,他的妻子索兰格悄悄地走进了书房。

       “我打扰你了吗?”

       “怎么会呢?”吕西安言不由衷,“我正写到长篇小说的一个精彩段落,就写不下去了。”

       “什么情节?”妻子问。

       “女主人公由于丈夫负心,感到非常绝望,想去自杀。但在此之前,她想给他写一封遗书。这封遗书我写了3稿,都感到不满意。也许,只有女性的感受才能把这个段落写得感人肺腑。”

       “要是我能确信你真的不会笑话我,”她说,“那我就试着帮助你写这封信。”

       “你……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你在文学方面的才华!”

       “说不定我还有其他一些优点你不了解呢。”妻子的回答有些叫人捉摸不透。

       吕西安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你这是要上哪里去?”妻子问。

       “我出去走走。”

       索兰格垂下头。奥德特的模样又浮现在她的眼前,她取过一张纸,开始写道:“亲爱的:“我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向你诀别。

       “刚才,当你离开我,同往常一样,去见你女朋友的时候,你没有注意我目光里的痛楚,也没有发现我的手在颤抖……

       “上帝保佑……因为,当时你要是问我,也许我就无力保守自己的秘密,就会向你坦白我内心的绝望。这种绝望使我越来越觉得再活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今晚你回来时,用不着再为你迟迟不归编造什么借口了。我已经不在这里,不会再用令你心烦的问题折磨你。

       “不过,请你不必过于自责。因为,那还有什么用呢?!你已经像个男子汉一样,按照你那男子汉的恶习,生活过了。归根结底,我的过错比你要大,因为我没有能够获得忍气吞声的能力,而这种忍气吞声曾使多少被抛弃的妻子穷愁潦倒,或者光彩照人!

       “亲爱的,读完这封信后,请你到我们的卧室去,你将看见我躺在床上,但这将是第一次在你走近我时,我的眼睛不会睁开。

       “啊!我多么希望死不要让我的容貌变样,以免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丑陋的形象!

       “死的决心我早就下了。我在卫生间的小橱里藏了一个小瓶,现在你将在床边发现它……”

       正在这时,书房门突然被打开了。吕西安·朱塞朗出现在门口。

       “你想想看,我竟然忘了带钥匙!”他有些烦躁地说。然后,他走近写字台。

       “你在那里做什么,索兰格?”他问妻子。年轻的女人把自己写的信藏在身后。

       “没,没做什么……”

       “你说谎!”吕西安一把抓过信。

       “请求你,别读它!挺可笑的,只不过是个草稿……明天我再帮你写一封更好的!”吕西安皱起眉头,一脸紧张的表情,逐字逐句地读这几行绝望的文字。末了,他压低嗓门问:“这,这……你,你写的?”

       “是的。”

       吕西安迈开腿,几步冲到书房门口,跑进卫生间,慌慌张张地打开小橱。

       索兰格倒在地上,放声大哭。当丈夫把她扶起来时,她发现吕西安的手里拿着一个带红色标签的小瓶。

       “索兰格!你说话呀!回答我!……这封信……”妻子点了点头。

       “索兰格,你写的都是真话?……要不是我偶然返回来……”妻子深深地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吕西安跪在她的面前。而索兰格只是轻声地说道:“也许,你还得重新把它加工一番……信写得不美,也没有文学味……可是你看,这是真实的感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主要是在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中叙述事件、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的,对话平实而又精彩。

          B.“你……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你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刻画了吕西安对妻子索兰格漠不关心的形象。

          C.小说构思巧妙,将文学作品的情节与现实事件连接在一起,以遗书为线索,展现了女主人公索兰格的心路历程。

          D.“吕西安迈开腿,几步冲到书房门口,跑进卫生间,慌慌张张地打开小橱”反映了吕西安改过自新的决心。

(2)小说中的索兰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这样安排纯属多余,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屈原为最大代表的中国南方文化,开始就具有独特的辉煌色彩。刘勰所称赞的“惊采绝艳”,是这一特征的准确描述。我认为,死亡构成屈原作品和思想中最为“惊采绝艳”的头号主题。

       在文艺史上,决定选择死亡所作的诗篇达到如此高度成就,是罕见的。诗人以其死亡的选择来描述,来想象,来思索,来抒发。生的丰富性、深刻性、生动性被多样而繁复地展示出来,是非、善恶、美丑的不可并存的对立、冲突、变换的尖锐性、复杂性被显露出来,历史和人世的悲剧性、黑暗性和不可知性被提了出来。“伍子逢殃兮,比干俎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既然如此,世界和存在是如此荒诞、丑陋、无道理、没目的,那我又值得活么?

       要驱除掉求活这个极为强大的自然生物本能,要实现与这个丑恶世界作死亡决裂的人性,对一个真有血肉之躯的个体,本是很不容易的。它不是那种“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洫”式的负气,而是只有自我意识才能做到的以死亡来抗衡荒谬的世界。这抗衡是经过对生死仔细反思后的自我选择。在这反思和选择中,把人性的全部美好的思想情感,包括对生命的眷恋、执着和欢欣,统统凝聚和积淀在这感性情感中了。这情感不同于“礼乐传统”所要求塑造、陶冶的普遍性的群体情感形式,这里的情感是自我在选择死亡而意识世界和回顾生存时所激发的非常具体而个性化的感情。它之所以具体,是因为这些情感始终萦绕着、纠缠于自我参与了的种种具体的政治斗争、危亡形势和切身经历。它丝毫也不“超脱”,而是执着在这些具体事务的状况形势中来判断是非、美丑、善恶。这种判断从而不只是理知的思索,更是情感的反应,而且在这里,理知是沉浸、融化在情感之中的。

       尽管屈原从理知上提出了他选择死亡的某些理论上或伦理上的理由,如不忍见事态发展、祖国沦亡等等,但他不愿听从“渔父”的劝告,不走孔子、庄子和“明哲”古训的道路,都说明这种死亡的选择更是情感上的。他从情感上便觉得活不下去,理知上的“不值得活”在这里明显地展现为情感上的“决不能活”。这种情感上的“决不能活”,不是某种本能的冲动或迷狂的信仰,而仍然是溶入了、渗透了并且经过了个体的道德责任感的反省之后的积淀产物。它既不神秘,也非狂热,而仍然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态度。但是,它虽符合理性甚至符合道德,却又超越了它们。它是生死的再反思。

       所以,尽管后世有人或讥讽屈原过于“愚忠”,接受了儒家的“奴才哲学”;或指责屈原“露才扬己”,不符合儒家的温厚精神。但是,你能够去死吗?在这个巨大的主题面前,嘲讽者和指责者都将退缩。“自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如果说“从容就义”比“慷慨从仁”难,那么自杀死亡比“从仁”“就义”就似乎更难了。特别当它并不是一时之泄愤、盲目的情绪、狂热的观念,而是在仔细反思了生和死、咀嚼了人生的价值和现世的荒谬之后。这种选择死亡和面对死亡的个体情感,强有力地建筑着人类的心理本体。

       也正因如此,便是这种展现存在的情感本身,而不一定是自杀这死亡的具体行动方式,给后世华夏文艺以极大影响。屈原以其选择死亡的人性高扬和情感态度,即对丑恶现实的彻底否决和对理想人生的眷恋憧憬,极大地感染、启发和教育着后代人们。屈原通过死,把礼乐传统和孔门仁学对生死、对人生、对生活的哲理态度,提到了一个空前深刻的情感新高度。

       尽管屈原以死的行动震撼着知识分子,但在儒家传统的支配下,效法屈原自杀的毕竟是极少数,因之,它并不以死的行动而毋宁是以对死的深沉感受和情感反思来替代真正的行动。因之是以它(死亡)来反复锤炼心灵,使心灵担负起整个生存的重量(包括屈辱、扭曲、痛苦……)而日益深厚。不是樱花式的热烈在俄顷,而毋宁如菊、梅、松、竹,以耐力长久为理想的象征。所以后世效法屈原自沉的尽管并不太多,不一定要去死,但屈原所反复锤炼的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理情感,那种由屈原第一次表达出来的死之前的悲愤哀伤、苦痛爱恋,那种纯任志气、坦露性情……总之,那种屈原式的情感操守却一代又一代地培育着中国知识者的心魂,并经常成为生活和创作的原动力量。

       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生存,嵇康、阮籍的悲愤哀伤,也都是在死亡面前所产生的深厚沉郁的“此在”的情感本身。他们都考虑过或考虑到去死,尽管他们并没有那样去做,却把经常只有面临死亡才能最大地发现的“在”的意义很好地展露了出来。它们是通过对死的情感思索而发射出来的“在”的光芒。

(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有删改)

班级准备编辑一期以“生与死的抉择”为主题的屈原专刊,有以下任务需要完成。

(1)屈骚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知识分子,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三位,写一组排比句,作为专刊卷首语中的开头。

司马迁、嵇康、柳宗元、文天祥、谭嗣同

 

 

 

 

(2)结合本文论述所涉及到的内容和角度,为此专刊设置四个板块,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板块名称。

 

(3)专刊设计讨论中,有同学联系到了儒道的生死观。作者认为,屈原选择“死亡”的原因与儒家所谓“杀身以成仁”和道家所谓“一死生,齐彭殇”分别有什么不同?

 

 

 

 

 

 

(4)有同学建议专刊中配一些关于屈原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下面是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请展开想象,合理描述这幅图的画面内容,字数100左右。

 

 

 

 

 

 

 

(5)专刊编写中,有同学提供了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的观点。鲁迅认为,屈原之沉江,虽传为壮烈,但“孤伟自死,社会依然”,毕竟未能动摇旧制度之任何根基。怎样辩证看待鲁迅的观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3.(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初教我写作的老师

王鼎钧

□□□□□□□□

       ①回想起来我并非王荆石老师的好学生。那时,人人称赞我的作文好,王老师却说不然。那时我们爱写抒情的散文,所抒之情,为一种没有由来的愁苦惆怅,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那是当时的文艺流行病。我们都受到感染而我的“病情”最严重。

       ②那时,我已经觉察国家危难,家境衰落,青年没有出路,时时“悲从中来”,所以不能免疫。“愁苦之词易工”,我那时偶有佳作,受人称道,只有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样写永远写不出好文章。他说,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这么多声音你不听,一个人穷思冥索,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是下乘。

       ③他最反对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调”,例如写月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照着我孤独的影子。”例如写春天:“光阴似流水般的逝去,一转眼间,桃花开了,桃花又谢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时,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

       ④他说,说书人有一种反复使用的“套子”,死学活用。说书说到官宦之家,大门什么样子,二门什么样子,客厅里挂着什么字画,摆着什么家具,有一套现成的说法,这一套可以用在张员外家,也可以用在李员外家;可以用在这部书里,也可以用在另一部书里。作文一定要抛弃你已有的“套子”。

       ⑤依他的看法,学文言文和学白话文,方法大有分别。学文言是学另外一套语言,那套语言只存在于书本里,在别人的文章里。你必须熟读那些文章,背诵那些文章,才可以掌握那一套语言。你写文言文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你能够背诵的那些句子,把它从别人的文章里搬过来使用。你写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编联而成,颇似旧诗的集句。那时去古未远,大家对学习文言的过程记忆犹新,自然拿来用它学习白话文学。可是王老师认为这是歧途,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不仅如此,在大众的生活里,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回想起来,王老师这番教导出于正统的写实主义,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对我们期望殷切,溢于言表。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我相信,别的同学也没有听懂。

       ⑥回想起来,这段话,也许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吧?遍数当年全班同学,再没有像我这样醉心作文的。可是,那时,我完全没有照他的话去做。

□□□□□□□□

       ⑦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

       ⑧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我军准备反攻,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看见月色非常皎洁”。看见月色非常皎洁!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王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皎洁?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他说,倘若由俗手来写,恐怕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一大串拖泥带水的文字。受降城上月如霜!月如霜三个字干净利落,用不着多说。

       ⑨他的这番训诲,我倒觉得不难。我把这种写法首先用在日记上。我记下,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王老师给我密圈。我记下,有一天因事早起,“星尚明,月未落,寒霜满地,鸦雀无声”,王老师又给我密圈。

       ⑩通常,学生的作文都很短,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写得长些。有一次,王老师出题目要我们比赛谁写的又好又短。题目是“我家的猫”。我写的是:我家的猫是一只灰色的狸猫,是三岁的母猫,是会捉自己的尾巴不会捉老鼠的猫,是你在家里的时候它在你脚边打滚儿,你不在家的时候它在厨房里偷嘴的猫。是一只每天昂首挺胸出去,垂头丧气回来的猫。你说,这到底是一只什么猫?据说,王老师看到我的作文时微微一笑:“这孩子的文章有救了。”作文簿在老师们手上传来传去,有人认为“的猫”两个字太多了,删掉比较好;有人认为“的猫”很有趣,而且扣题,题目就是“我家的猫”嘛!

       ⑪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对作文又爱又怕,怕我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不能通过王老师的检验,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清明的一站。王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他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淡淡的对我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地说‘________’。”

       ⑫又一次,我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毫不留情的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

       ⑬回想起来,王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地浇冷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不断的生长,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1)结合第③段的例子,联系上下文,分析王老师反对“新文艺腔调”的原因。

 

 

 

 

(2)第⑨段“我”学到了文章写法,获得两次“密圈”,请赏析这两处文字。

 

 

 

 

 

 

(3)本文由两节文字组成,请在方框处各添一个小标题。

 

 

(4)根据上下文,在第⑪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4.(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瑞州三贤堂记

文天祥

       瑞有三贤祠堂。三贤,余襄公、苏文定公、杨文节公。祠堂旧在水南,景定庚午毁于兵。前守严陵方君逢辰,迁之稍西,垂成而去。某为君代,相遇于上饶。君语及斯堂曰:“瑞人之敬三贤也如生,三年无所于祠,意闵闵焉,予是以亟新之也。然涂塈②未毕,像设未备,子其成之,成则为之记。”

       某至郡,既敬奉君之教,遂率诸生行释菜礼③。而君书三至,谂记之成,某不得辞。

       夫瑞为郡,号江西道院。然在汴京盛时为远小,故余、苏二公皆以谪至。杨公江西人,虽自蓬监出守,殊不薄淮阳也。瑞人矜而相语,概曰:“吾郡以三贤重。余公坐党范文正;苏公坐救其兄东坡先生,后又以执政坐元祐党;杨公坐争张魏公配享事。使此三贤者皆无所坐,安得辱临吾土!” 噫,甚矣,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然三贤所养,犹有可得而窃窥者乎?范公忤吕丞相而去也,未几复用。襄公自瑞徙泰,乃独请岭南便郡④以归,愈去愈远,岂非所谓同其退不同其进者耶?苏公世味素薄,其记东轩,谓颜氏箪瓢之乐,不可庶几,而日与郡家收锱铢之利,曾不以为屈辱。异时再谪、三徙之余,退老颍滨,杜门却扫,不怨不尤,使人之意也消。若杨公则肆意吟哦,笔墨淋漓,在郡自为一集,与畴昔道山群贤文字之乐,无以异也。若三贤者,岂以摈斥疏远累其心哉!

       夫摈弃疏远不以累其心者,其流或至于翛然远举,超世遗俗,而三贤又不然。余公用于庆历,苏公用于元祐,蹇蹇匪躬⑤,皆在困踬流落之后。杨公当权奸用事,屡召不起,报国丹心,竟以忧死,凛然古人尸谏之风。呜呼,此其所以为三贤欤!由前言之,吾知在瑞之时,乐天安土;由后言之,吾知在瑞之时,乃心罔⑥不在王室。呜呼,此其所以为三贤欤!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曰:“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瑞人之敬三贤也,又于此思之,当有以称方君所为欲记斯堂之意。某与先正,无能为役。

(有删改)

【注】①本文是文天祥担任瑞州郡守时为“三贤堂”落成而写的记文。三贤,分别指余靖、苏辙和杨万里。当初范仲淹被贬谪瑞州时,余靖说这样处置会使天下人不敢再进忠言,因而被贬到瑞州掌管酒税。苏辙为救苏轼被贬谪瑞州掌管盐酒税。②塈:jì,抹涂屋顶。③释菜礼:古代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④便郡:政务轻简之郡。⑤蹇蹇匪躬:忠直谏诤。⑥罔:无。

(1)下列对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无所于祠,意闵闵焉       闵闵:忧虑

          B.殊不薄淮阳也       薄:轻视

          C.杜门却扫,不怨不尤       尤:犯错

          D.与畴昔道山群贤文字之乐       畴昔:过去

(2)下列各组语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瑞人之敬三贤也如生

吾知在瑞之时 报国丹心

 

          B.故余、苏二公皆以谪至

竟以忧死

 

          C.子其成之,成则为之记

此其所以为三贤欤

 

          D.然在汴京盛时为远小

而三贤又不然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之稍西,垂成而去。

(方君)把祠堂迁到城西,在将要竣工时离任了。

 

          B.而君书三至,谂记之成,某不得辞。

方君的书信多次到来,劝诫(我)记录它的落成,我不能够推辞。

 

          C.使此三贤者皆无所坐,安得辱临吾土!

如果这三位贤人都没有获罪,又怎么能够遭受我们这块土地的侮辱呢!

 

          D.某与先正,无能为役。

我对于前代的贤臣,连给他们做役使都不配。

 

(4)下列对文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余襄公、苏文定公、杨文节公”中,“襄”“文定”“文节”分别为三人的谥号。

          B.“严陵方君逢辰”中,“方君”是人名,“严陵”是籍贯,“逢辰”意思是过生日。

          C.“噫,甚矣,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的正常句式应为“噫,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甚矣”。

          D.“太史公曰”,一般放在《史记》文章的结尾,表达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看法。

(5)根据文章四、五段的内容,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贤“乐天安土”和“心罔不在王室”的具体表现。

 

 

 

 

 

 

 

(6)《岳阳楼记》中最能体现三贤精神品质的句子是“            ,            ”。

(7)请简要回答文天祥修建三贤堂的原因有哪些。

 

 

 

三、默写(8分)

5.(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四、单选题(21分)

6.(3分)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居邑屋至不见敬      D.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7.(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其中,内篇是庄子的作品。

     B.《陈情表》原题作《陈情事表》,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时,他写下了这篇表文。

     C.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在临川做过县令,被称为“临川令”或“陶令”。他的诗文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D.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他是“初唐四杰”之首。《滕王阁序》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篇骈文,多用典故,辞藻华丽,音韵和谐。

8.(3分)和例句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为公取彼一将

     A.窃为大王不取也      B.为击破沛公军      C.我何渡为      D.何辞为

9.(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①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甲】________(简洁/简捷)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②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一般以单音词为主有【乙】________(关系/联系)。

       ③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________,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________,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________,如负荆请罪和破釜(fǔ)沉舟;四是________,如老骥伏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粟。

       ④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yán)语相近,但是也略有【丙】________(区别/分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xiàn)”“真金不怕火练”“有志者事竟成”“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狐假(jiǎ)虎威    老骥伏沥

          B.破釜(fǔ)沉舟    火中取粟

          C.谚(yán)语    真金不怕火练

          D.百闻不如一见(xiàn)    有志者事竟成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简洁       关系       区别           B.简捷       关系       分别

          C.简洁       联系       分别           D.简捷       联系       区别

(3)根据文意,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B.寓言故事       神话传说       文人作品       历史故事

          C.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寓言故事

          D.寓言故事       文人作品       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

10.(3分)下面词语中字形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寒伧    邻次栉比    剔除(tì)    遂心如意(suì)

     B.烘托    迫不急待    颠簸(bó)    摇曳生姿(yè)

     C.典型    穿流不息    小觑(qù)    拙于言词(zhuó)

     D.绿阴    凤毛麟角    祈(qí)祷    鸿鹄(hú)之志

11.(3分)下列各项画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不完采(完整的)

轲自知事不就(完成)

吊(悼念)有忧,贺有喜

     B.致其众而誓之(招致,召集)

贾人资皮(卖)

其身为夫差前马(自己)

     C.果行,国人皆劝(劝慰)

不矜其功(夸耀)

终已不顾(回头)

     D.进兵北略地(夺取)

燕国见陵(欺侮)之耻

四封之内(疆界)

12.(3分)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苍莽者,三餐而反

     B.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五、语言表达(5分)

13.(5分)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广场舞运动在体质的获得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广场舞能够全面地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得肌肉的力量不断的增加、体积增大、弹性提高,促进了人体结缔组织更加的富有弹性。对广大广场舞爱好者来说,跳广场舞对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均有良好的刺激,因此一定能促进骨骼的生长。经常跳广场舞,就会改善消化系统的机能能力。由于跳广场舞时崇髋部活动比较频繁,不但腰腹肌和骨盆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加强了肠胃的蠕动,因此跳广场舞对消化机能的增强一定有神奇的作用,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①跳广场舞不一定能促进骨骼的生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导读(5分)

1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1)这一段文字选自美国作家     的《      》(著作),表现了主人公桑地亚哥              的精神。

 

七、作文(60分)

15.(60分)请以“青年人要勇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50字的议论性短文。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1)D

(2)①从索兰格发现丈夫的背叛后所采用的方式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

②从书写的遗书中可以看出索兰格是一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

③从索兰格对丈夫的背叛以死抗争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刚烈的人。

(3)同意。①从情节来看,以“索兰格!你说话呀!回答我!……”结尾,给人以想象空间,能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以“索兰格!你说话呀!回答我!……”结尾,突出索兰格以死抗争的决心。

③从小说的主题来看,以“索兰格!你说话呀!回答我!……”结尾,更能加强对吕西安·朱塞朗朝三暮四的行为的谴责力度,增强文章的悲剧意味。(答不同意,从故事结构的完整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上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D项,“反映了吕西安改过自新的决心”分析错误,应是吕西安恐慌下的反应。

2. 【答案】(1)屈骚精神,影响深远:司马迁在含垢忍辱中成就一家之言,嵇康在临刑之际抚出广陵绝响,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大义凛然,横刀大笑……

(2)生平经历,生死之辩,作品欣赏,名家评论,后世影响。

(3)①儒家倡导为某种道德理念而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②道家倡导超越生死的羁绊,获得精神的自由;

③屈原则是对丑恶现实的彻底否决和对理想人生的眷恋憧憬,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抉择,是人性的高扬,它不同于儒家要求的普遍性的群体情感形式,也不同于道家的超脱。

(4)汩罗江边,顽石曲径,古树野花,一片荒寒萧瑟。屈原于江畔踽踽独行,头戴高耸的切云冠,着宽袖长袍,身佩长长的陆离宝剑,髯髯垂须,面容憔悴;愁眉深锁,又不失坚毅,望着滔滔江水陷入沉思,原本清瘦的面庞笼罩着悲愤抑郁的神色。

(5)       屈原的“孤伟自死”,是以死亡来抗衡荒谬的世界,这是经过对生死仔细反思后的自我选择;这把对生死、对人生、对生活的哲理态度,提到了一个空前深刻的情感新高度;他启发知识分子以死亡来反复锤炼心灵,使心灵担负起整个生存的重量而日益深厚;屈原式的情感操守一代又一代地培育着中国知识者的心魂,并经常成为生活和创作的原动力量;最大地展露自己“在”的意义。

       “社会依然”是说在儒家传统的支配下,屈原个人的死,以及效法屈原自杀的,毕竟是极少数,没能从根本上唤醒世人,动摇那个荒诞、丑陋、无道理、没目的社会。

       鲁迅是从反抗黑暗荒诞社会斗争的要求来审视和批评屈原的,他希望能够出现远较屈原更彻底的新的战士,来完成推翻黑暗社会的重任。

【解析】(1)首先选择三位人物,根据他们的品性、成就或事迹来拟写,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内容要符合人物特征。

3. 【答案】(1)“明月皎洁”之类的文句,“世事无常”之类的感慨,都是文艺腔的套话,无法促进写作上的进步。白话文学的根源在大众的生活里。

(2) 第一处“哭红了的眼睛”是借代的手法,突出了葬礼的特征;“四周”、“都”渲染了悲痛的气氛,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第二处择取清晨最有特点的意象进行描写,“尚”与“未”呼应,表明天色欲亮未亮;“满地”与“无声”对比,展现出早起时内心的孤独和倦怠,让人如临其境,颇有“人迹板桥霜”的意味。

(3) [一]医治文艺流行病

[二]文学小草的成长

(4)清明到了。时间的列车是比喻,“越过”是拟人,虽然有趣,却因缺少生活画面而无法感染读者,倒不如“清明到了”来得简洁自然。

【解析】(1)由文中“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可知这类句子都是文艺腔的套话,而第④段说“作文一定要抛弃你已有的‘套子’”可知王老师反对套话,再结合第⑤段 “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可知王老师认为白话文学的根源在大众的生活里。

 

二、文言文阅读

4. 【答案】(1)C

(2)B

(3)C

(4)B

(5)①苏公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同时身居小官而能尽职尽责;

②杨公挥笔作诗吟咏,酣畅淋漓,恣意之态与过去一样;

③杨公因不满奸臣当道而屡次拒不赴任,最后忧心而死,大有古人以死谏君的风骨。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完成方君嘱托,实现百姓期待,表达作者敬意

【解析】(1)C项,尤:怨恨、责怪。故选C。

2)B项,介词,因为;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项,副词,表希望语气/代词,他们;D项,连词,表转折/代词,这样。故选B。

3)C项,“辱临”,敬辞,来到。译文:假如这三位贤者都没有因罪被贬谪,怎么会到我们这地方来呢!故选C。

4)B项,“方逢辰”是人名,“严陵”是籍贯,“君”是尊称。故选B。

 

三、默写

5. 【答案】(1)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2)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3)暧暧远人村        鸡鸣桑树颠

【解析】正确书写“晏”“骸”“暧”等字。

 

四、单选题

6. 【答案】B

【解析】A项,有标志词“为”表被动;

B项,“皆陈殿下”是省略句,应为“皆陈(于)殿下”;

C项,有标志词“见”;

D项,意念被动句,“诛死”是“被诛死”的意思。

故选B。

7. 【答案】C

【解析】C项,“陶渊明……他在临川做过县令,被称为‘临川令’……”有误;应是做“彭泽令”,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故选C。

8. 【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介词“替”;A项,动词,认为;CD两项都是语气词,表反问。

故选B。

9. 【答案】 (1)C    

(2)A    

(3)A    

 

【解析】(1)A项,应为“老骥伏枥”;B项,应为“火中取栗”; C项,应为 “谚(yàn)语”, “真金不怕火炼”。D项, 应为“百闻不如一见(jiàn)”。故选C。

2) “简洁”,简单、整洁,用来形容语言、文章;“简捷”,简便、快捷,用来形容动作、过程。本语段说的是成语的有关内容,应选“简洁”,故排除BD。“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或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联系”是指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结合语境应该选用关系,故排除C; “区别”有区分辨别的意思,“分别”意为分界,离别,区别,分辨。结合语境应该选用“区别”。故选A。

3)阅读第三段,发现所要填写词语与后文都构成解说关系,故由后文意思可以推知所填词语,第一处后面的“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都是神话传说,排除BD;第二处后面的“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都是寓言故事,排除C。“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是历史故事,“老骥伏沥”和“青出于蓝”是文人作品。故选A。

10. 【答案】D

【解析】A项,鳞次栉比,剔除tī;B项,迫不及待,颠簸bǒ;C项,川流不息,拙于言词zhuō。

故选D。

11. 【答案】D

【解析】A项,吊:慰问。B项,资:出资付款,购买。C项,劝:鼓励,劝勉。

故选D。

12. 【答案】C

【解析】A项,“适”,前一个为“女子出嫁”;后一个为“到”。

B项,“相”,前一个为代词“公姥”;后一个为代词“我”。

C项,“宜”,前后两都为副词“应该、应当”。

D项,“非”,前一个为动词“责难”;后一个表否定判断“不是”。

故选C。

 

五、语言表达

13. 【答案】②经常跳广场舞不一定就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机能能力。

③跳广场舞对消化机能的增强不一定有神奇的作用。

【解析】先找出表述绝对的句子,然后参照示例进行改正。

 

六、名著导读

14. 【答案】(1)海明威        老人与海        在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

【解析】海明威是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老人与海》通过对圣地亚哥这个人物的描写,赞扬了具有顽强意志力,不屈服于失败的人类。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七、作文

15. 【答案】略。

【解析】可以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可从“为什么要勇敢”“怎样做到勇敢”入手分析,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对“勇敢”的界定,是“大智大勇”不是“匹夫之勇”。题干要求是议论性短文,注意体现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年人教版政治高二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 2019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