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一直致力于跟学霸家长请教“学霸的养成方法”“学习方法”。
很多学霸家长都说:“我没有怎么管过我家娃的学习,可能是他自己比较自觉。”
刚开始,我都不相信,认为人家只是不想分享我经验,怕我家娃成竞争对手。
哈哈哈,我现在发现,我真的是太天真了。
普娃的竞争对手是普娃,牛娃是不一样的赛道。
打破幻想,放弃效仿牛娃
普娃家长真的别再幻想学习“学霸、牛娃”的学习方法了。
学了也没有,听的时候脑子会了,但回家用到自己娃身上就完全不行了。
虽然,内心并不想承认孩子就是普娃,甚至可能小学、初中、高中一路普过去。
但家长们,打破对孩子的幻想,放弃效仿牛娃,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有专注研究教育的家长专门分析了学霸的特点,发现学霸都有下面这些特点。
学霸精力很充沛,能支持他进行长时间的学习。
拥有旺盛的好奇心或好胜心,容易感到无聊,这些特质一起驱动学霸去学习,去挑战难题。
当然,有部分学霸确实很聪明,智商也高。
但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一些孩子很聪明,但成绩却不好的例子,对学习来说只聪明是不够的。
以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来说,中考700分是大多数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考到的,700分以上才可能有天分差异。
如何在选拔教育中取胜?
为什么说大多数普通孩子都可以通过努力考700分呢?
从小学到高考12年,孩子要学的知识总量其实是固定的,每科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写在考纲里。
以孩子的平均智商,合理的学习和适当的训练,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相对固定的分数。
有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家长分析了我们教育体系目前的学习特点。
发现,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学安排,整体呈现出前期很简单,八年级后难度和知识量陡增的特点,大概是下图红线所示。
但其实跟红线相比,绿线是更合理的。
绿线所示的教学安排,更适用于选拔性考试。
一方面,这样安排,可缓解8-12年级的压力。
另一方面,按照绿线的学习安排,可在小升初、中考等时间点领先红线路线的同龄人。
而红线所示的教学安排,更适合素质教育。
因为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普及教育,具有免费、强制、普及的特点。
但我们现在实际的教育体制,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中高考的选拔性。
这导致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处于一种非常纠结的状态,到底是应该跟着学校的教学安排走,还是应该课后加上补习把学习提到孩子本能更高的水平呢?
其实,这个答案非常简单:“你打算让孩子走常规的中高考选拔路线吗?”
如果打算让孩子走常规选拔路线,而孩子又不是天赋异禀的牛娃,那绿色的路径更有利于孩子在选拔性考试中占优势。
普娃的最佳学习竞争策略
具体来说,普娃在现在这个教育体系中的最佳竞争策略是——提前学、深度学和系统学。
提前学
提前学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在学习的关键期去学习学校不教的知识。
比如,英语有条件的幼儿园就可以开始接触了,儿童有语言发展关键期,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语言能力飞速发展。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早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跟长大后才开始系统学习英语的人比,发音明显要好得多。
深度学
深度学一方面是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去拓展知识。
一方面是要提高孩子的吸收效果,课前预习、课上理解知识、课后复习。
系统学
系统学是要帮孩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门学科都是自成体系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学科,一定要能把课堂上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总而言之,学霸的路不一定适合普娃,中、高考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在大纲里面列了,精力有限的普娃一定要先掌握好大纲里面的知识点。
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