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中学高三(上)期中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与方法,可见其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具有高度的( )
A.实践性 B.严谨性 C.方法性 D.科学性
3.哲学研究的物质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 B.共性与个性
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D.主观与客观
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B.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
C.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D.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意识、精神出发的不同认识路线
6.“团购”、“雷人”、“云计算“、“潜规则”、“山寨“、“PM2.5“等热词,被收入到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这说明( )
A.意识是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
B.意识反映社会变化而不断丰富
C.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D.意识超越社会存在而不断进步
7.《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9.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后来农牧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农牧区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 )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澳大利亚25岁男子威廉•肯维尔酷爱喝可乐,每天都要喝掉约8升可乐。长期大量饮用可乐导致他的牙齿被腐蚀,不到30岁就已经戴上了假牙。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B.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需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C.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D.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考察
11.改建的江宁路桥正式竣工通车,通过引导系统的改变可使其中一根车道变成潮汐式可变车道。路政部门预计,潮汐式可变车道的启用能使通行量提高50%.这告诉我们( )
①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可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②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有时大于整体
③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部分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2.下列古诗词和名言中,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13.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的使用差异反映了( )
A.世界是不可知的 B.意识的来源是主观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14.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论的有( )
①牵牛要牵牛鼻子 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④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守关的士兵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能带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公孙龙的说法( )
A.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没有看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
D.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
16.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善与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B.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善与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D.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1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在当前世界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这“底色”和“基因”,若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思考,最根本的是要( )
A.加强各民族文明的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
B.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C.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以文化人
D.独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风,引领社会核心价值
18.广场舞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一种形式,但巨大的音乐声响也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进而引起强烈的不满甚至引发冲突。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会发生转化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多样的
D.事物的量变必然会引起发展
19.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搞面面俱到,打到了七寸。我们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善于抓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重点看主流
D.要善于区分共性和个性,重点看个性
20.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 )
①唇亡齿寒 ②吐故纳新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人的认识不仅仅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书本
②人们获得认识的具体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③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书本知识
④直接经验属于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属于理性知识,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3.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深海是一片黑暗、寂静与荒凉,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近两年的不断深潜,从深海带回了海底蜘蛛蟹等诸多生物,人们认识到深海也充满生机。这表明( )
A.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B.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D.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24.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掌握着真理 B.人民群众代表先进阶级利益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25.政治生活很广泛,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是( )
A.经济建设 B.国家政权 C.以人为本 D.政治观点
2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 )
A.凸显了国家政权性质的首要标志
B.巩固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C.扩大了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
D.彰显了国家政权的最大特点
27.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关于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反映国家职能
B.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都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D.国家性质体现了国家职能的基本方向
28.中国第八部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于近期发布。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包括( )
A.陆军、海军、空军、二炮、民兵
B.人民解放军、人民警察、民兵
C.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D.人民解放军、武警、民兵、维和部队
29.2013年1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这体现了我国政府行使的国家职能是( )
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③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
④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④
30.我国政权具有协调和他国关系的职能。下列体现这一职能的是( )
A.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 B.设三沙市管辖南海岛屿
C.我国渔政船巡航钓鱼岛 D.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二、简答题:(共40分)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体现了唯物论哪个哲学原理?
(2)请用该原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32.早在1992年,我们党和政府就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主要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着重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着重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通过“三步走”,最终取得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1)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属于实践的哪种基本形式?
(2)结合上述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简述其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任选一个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33.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由“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体现了什么辩证法的原理?
(2)正在全国人民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果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什么方法论的要求?
(3)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4.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运用《哲学常识》“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实干”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
35.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启动运作。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将从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形成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我国开放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运用政治常识“我国政权对外的国家职能”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分别简要说明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中学高三(上)期中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考点】F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F7:哲学与具体学科.
【分析】【考点定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对考点的识记与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首先明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其次理解材料:先有了“慢生活”理念,然后加入行动行列.
【解答】【答案】A
【解析】A项符合题意,应选;B项表述错误,哲学来源于人们的实践;C项表述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项表述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故选A.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与方法,可见其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具有高度的( )
A.实践性 B.严谨性 C.方法性 D.科学性
【考点】FK: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答】A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因为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BC不合题意,严谨性、方法性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
故选:D.
3.哲学研究的物质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 B.共性与个性
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D.主观与客观
【考点】HN: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指导意义: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解答】B符合题意,哲学研究的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自然科学研究的物质是个性,这两者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C、D三个题肢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B.
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考点】G1:哲学的物质概念.
【分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这一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解答】B符合题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ACD不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B.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B.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
C.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D.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意识、精神出发的不同认识路线
【考点】F9:哲学基本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解答】A不合题意,“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不合题意,“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而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符合题意,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D不合题意,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意识、精神出发的不同认识路线,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方法论,而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故选:C.
6.“团购”、“雷人”、“云计算“、“潜规则”、“山寨“、“PM2.5“等热词,被收入到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这说明( )
A.意识是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
B.意识反映社会变化而不断丰富
C.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D.意识超越社会存在而不断进步
【考点】GH: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解答】A说法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B符合题意,题中热词正是我国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
C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D说法错误,意识与存在发展不同步,但最终还是受到存在决定.
故本题选B.
7.《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HN: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GL:一切从实际出发.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指导意义: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中的驴子看到了所驮货物与水的联系;
②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驴子驮盐过河浸水后变轻,于是认为驮任何东西浸水后都会变轻,是把个性当成了共性,没有注意到个性与共性的区别,并不是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符合题意,驴子的做法没有看到所驮货物的变化,属于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故本题选C.
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G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解答】A不合题意,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
B符合题意,形而上学是指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
C不合题意,形而上学的错误应该是否认运动,而不是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不合题意,形而上学是只看到静止而否认运动,而不是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故本题选B.
9.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后来农牧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农牧区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 )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GL:一切从实际出发;G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分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答】①说法错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②说法错误,不能说“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④符合题意,“农牧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由此可知,农牧区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并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故本题选D.
10.澳大利亚25岁男子威廉•肯维尔酷爱喝可乐,每天都要喝掉约8升可乐。长期大量饮用可乐导致他的牙齿被腐蚀,不到30岁就已经戴上了假牙。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B.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需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C.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D.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考察
【考点】H6: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分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解答】A说法错误,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
B符合题意,因为长期大量饮用可乐,所以牙齿被腐蚀,启示我们要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C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D说法错误,牙齿被腐蚀,不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
故本题选B.
11.改建的江宁路桥正式竣工通车,通过引导系统的改变可使其中一根车道变成潮汐式可变车道。路政部门预计,潮汐式可变车道的启用能使通行量提高50%.这告诉我们( )
①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可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②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有时大于整体
③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部分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考点】HA:系统优化方法;H9: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部分影响整体
1、系统优化方法
(1)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部分影响整体
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改建的江宁路桥通过引导系统的改变可使其中一根车道变成潮汐式可变车道,启用它能使通行量提高50%”说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可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表明了关键部分对整体作用发挥的影响.
②说法错误,该题肢中“部分功能有时大于整体”的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③不合题意,“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题中未体现出来,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12.下列古诗词和名言中,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考点】HE: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分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解答】A不合题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B符合题意,“山重水复”体现发展的曲折性,“柳暗花明”体现发展的前进性,诗句体现了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C不合题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不合题意,“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反映了规律的客观性.
故本题答案选B.
13.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的使用差异反映了( )
A.世界是不可知的 B.意识的来源是主观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考点】HM: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A错误,世界是可知的;
B错误,意识的来源是客观事物;
C正确,两岸民众对词语的使用差异反映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D错误,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
故答案为C.
14.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论的有( )
①牵牛要牵牛鼻子 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④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HQ: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①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矛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解答】①②④符合题意,均体现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符合题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故答案为D.
15.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守关的士兵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能带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公孙龙的说法( )
A.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没有看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
D.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
【考点】HN: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指导意义: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解答】A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马属于矛盾的普遍性,白马属于矛盾的特殊性,即白马属于马的一个种类、一个部分,只是颜色是白的而已,所以白马包含马的特征,如果没有马的存在,就更不可能有白马的存在了,所以材料中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说法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D不合题意,材料中的公孙龙没有看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故本题选A.
16.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善与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B.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善与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D.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考点】HF: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
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②当不想事物发生某种质变时,就要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发展;
B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无关;
C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D符合题意,“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意思是:如果不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蕴含的哲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形成质变;
故本题选D.
1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在当前世界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这“底色”和“基因”,若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思考,最根本的是要( )
A.加强各民族文明的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
B.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C.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以文化人
D.独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风,引领社会核心价值
【考点】HR: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D9:尊重文化多样性.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
(1)在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解答】在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要继承和发展其中优秀的成分,这些成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当前世界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即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B符合题意;
A、C、D都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8.广场舞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一种形式,但巨大的音乐声响也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进而引起强烈的不满甚至引发冲突。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会发生转化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多样的
D.事物的量变必然会引起发展
【考点】HK: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解答】A符合题意,“广场舞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一种形式,但巨大的音乐声响也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进而引起强烈的不满甚至引发冲突”说明广场舞有利有弊,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不合题意,材料与主次矛盾的转化无关;
C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与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无关;
D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而且,质变并不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故本题选A.
19.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搞面面俱到,打到了七寸。我们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善于抓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重点看主流
D.要善于区分共性和个性,重点看个性
【考点】HQ: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抓主要矛盾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办事情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解答】A符合题意,“我们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体现了要善于抓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B说法错误,我们要善于抓主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不合题意,材料与抓主流无关;
D说法错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没有重点非重点的区分.
故本题选A.
20.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 )
①唇亡齿寒 ②吐故纳新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H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HB: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分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①不合题意,“唇亡齿寒”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观;
②符合题意,“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即体现了联系观,又体现发展观;
③不合题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意思是:城门失火了,大家都用护城河的水去灭火,水被用完了,池中的鱼类也遭殃了,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体现了联系观;
④符合题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体现了联系观;后用这句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体现了发展观.
故本题选B.
2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GM:实践的含义和特征;GO: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分析】考点分析: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表现之一是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发展,这是能够准确做对这道题的关键.
【解答】材料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此①
符合题意;
题中“随着”“人类进入”“而今,借助”等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知识的是时间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材料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
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2.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人的认识不仅仅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书本
②人们获得认识的具体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③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书本知识
④直接经验属于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属于理性知识,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考点】GO: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解答】①说法错误,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②③符合题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人们获得认识的具体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书本知识;
④说法错误,不能简单地判断直接经验就属于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就是理性知识.
故本题选D.
23.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深海是一片黑暗、寂静与荒凉,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近两年的不断深潜,从深海带回了海底蜘蛛蟹等诸多生物,人们认识到深海也充满生机。这表明( )
A.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B.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D.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考点】GT: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分析】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答】A说法错误,该说法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应该是:实践的不断完善决定着认识的不断深化.
B说法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说法错误,人的认识要以客观历史条件为基础,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D符合题意,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含水行星存在的痕迹,扩充了人类关于宇宙的认识,体现了真理不会停止前进,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前进上升,故正确.
故本题选D.
24.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掌握着真理 B.人民群众代表先进阶级利益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考点】IF: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解答】A说法错误,人民群众可能掌握真理,但“人民群众掌握真理”的说法过于绝对;
B说法错误,人民群众并不总是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
C符合题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
故本题选C.
25.政治生活很广泛,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是( )
A.经济建设 B.国家政权 C.以人为本 D.政治观点
【考点】C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分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①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两个特征.
③国家政权是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因为各阶级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运用的手段必须是争取或掌握参与国家政权.
【解答】A不合题意,经济建设是经济生活的中心和核心;
B符合题意,各阶级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运用的手段必须是争取或掌握参与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是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
C不合题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D不合题意,说法与材料中的核心无关.
故选D.
2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 )
A.凸显了国家政权性质的首要标志
B.巩固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C.扩大了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
D.彰显了国家政权的最大特点
【考点】A1:我国的国家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解答】A错误,我国国家政权性质的首要标志是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材料强调城乡一体化,是工农联盟.不选;
B正确,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材料强调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强工农联盟;
C错误,扩大一词用错了;
D错误,国家政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故选B.
27.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关于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反映国家职能
B.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都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D.国家性质体现了国家职能的基本方向
【考点】N1:国家与国家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职能
(1)含义: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2)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国家职能由国家性质决定并反映国家的性质.
【解答】A说法错误,该题肢说法颠倒了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B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都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符合题意,国家职能由国家性质决定并反映国家的性质;
D说法错误,国家职能反映了国家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故本题选C.
28.中国第八部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于近期发布。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包括( )
A.陆军、海军、空军、二炮、民兵
B.人民解放军、人民警察、民兵
C.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D.人民解放军、武警、民兵、维和部队
【考点】AS: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
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并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解答】A错误,陆军、海军、空军,二炮属人民解放军,除此之外还有武装警察部队,故排除;
B错误,人民警察不能等同于人民警察,故排除;
C正确,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共同组成了中国武装力量,故当选;
D错误,中国武装力量不包括维和部队,故排除;
故选:C
29.2013年1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这体现了我国政府行使的国家职能是( )
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③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
④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④
【考点】A5:我国的国家职能.
【分析】题目考查:我国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3)文化职能;(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解答】①④说法正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了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含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故入选;
②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涉及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内容,排除;
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涉及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内容,排除.
故选:C
30.我国政权具有协调和他国关系的职能。下列体现这一职能的是( )
A.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 B.设三沙市管辖南海岛屿
C.我国渔政船巡航钓鱼岛 D.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考点】A5:我国的国家职能.
【分析】题目考查:我国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 (3)文化职能;(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解答】A说法正确,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体现了我国国家职能中协调与他国关系的职能,故入选;
BCD不符合题意,设三沙市管辖南海岛屿,我国渔政船巡航钓鱼岛和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属于我国的国家内政,不属于协调他国关系职能,排除.
故选:A
二、简答题:(共40分)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体现了唯物论哪个哲学原理?
(2)请用该原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考点】GG:意识的能动作用;E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分析】(1)本题题目类型体现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唯物论.要求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体现了唯物论哪个哲学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意识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因此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原理.
(2)本题题目类型意义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反作用).要求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答题时首先要阐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科学的意识对国家社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意义分析.
【解答】(1)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原理.
(2)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科学的意识,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正确科学的意识,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为解决国内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提供思想支持.
③我们要积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早在1992年,我们党和政府就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主要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着重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着重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通过“三步走”,最终取得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1)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属于实践的哪种基本形式?
(2)结合上述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简述其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任选一个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考点】GN:实践的基本形式;H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分析】(1)本题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要求说出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属于实践的哪种基本形式.考查的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因此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体现的是科学实验活动.
(2)本题题目类型体现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唯物辩证法,要求结合上述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简述其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否定观.如选择联系的观点,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纵向的联系,即载人航天发展战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之间的纵向联系.也可从其它角度分析.
【解答】(1)
科学实验活动.
(2)
答案示例1: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纵向的联系,即载人航天发展战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之间的纵向联系.
答案示例2: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步走”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最终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示例3: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矛盾有主次之分);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阶段的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每一阶段主要开展的实验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不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阶段主次矛盾的转化)
33.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由“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体现了什么辩证法的原理?
(2)正在全国人民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果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什么方法论的要求?
(3)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考点】HF: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HG: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1)本题要求说明由“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体现了什么辩证法的原理,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正本题要求说明党的十八大果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什么方法论的要求,为体现类试题,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的要求.
(3)本题要求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考生首先要明确原理的内容:内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然后要具体分析材料: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动全国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五位一体”的建设,这是我们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据,同时,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的周边与国际环境,这是我们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借鉴外国经验的过程中必须紧紧联系我国实际,密切结合国情、世情,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答】(1)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2)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的要求.
(3)内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动全国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五位一体”的建设,这是我们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据,同时,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的周边与国际环境,这是我们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借鉴外国经验的过程中必须紧紧联系我国实际,密切结合国情、世情,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4.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运用《哲学常识》“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实干”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
【考点】GU: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分析】(1)本题要求说明“实干”的哲学寓意是什么,考查实践的含义,“实干”即要重视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本题要求说明为什么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考查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重视实践,将各种“想法”转化为“实干”的具体行动,才能检验、发展我们的认识,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目的.没有行动的空谈,就是脱离实践的认识,必然误国.
【解答】(1)重视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重视实践,将各种“想法”转化为“实干”的具体行动,才能检验、发展我们的认识,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目的.没有行动的空谈,就是脱离实践的认识,必然误国.
35.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启动运作。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将从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形成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我国开放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运用政治常识“我国政权对外的国家职能”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分别简要说明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考点】9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A5:我国的国家职能;L7: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分析】本题目属于依据型题目,旨在考查我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要性,同时题目的问题中已经锁定考点,“对外国家职能”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个方面回答,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这是符合我国国家的对外职能,同时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产生巨大反作用,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必然要求我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正是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解答】必要性:
①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是国家政权履行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的对外职能的必然要求.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或答: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政治植根于经济,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经济的发展.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只有形成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第一学期12月高二数学 下一篇: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