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初中化学赛课现场说课教学设计10.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南京市高淳区第一中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在学生初步接触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及一部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第一次对物质类别之间在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主题。同时,本课题又是在前面学生掌握了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的成分,了解了酸和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的基础上,再来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以及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另外,酸和碱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在学生现有基础上,组织学生探究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发生的是怎样的反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是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的学科方法,更进一步建立微粒观的基本观念,同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产物——盐的概念学习,为下一单元盐的学习做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展示如下:

一、设计思想

对照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分析,将本课题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认识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及其本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中和反应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主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的设计思想,通过三个问题“问题1: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问题2:其他酸和碱之间也会发生类似反应吗?”、“问题3:这些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图片阅读等方式得到相应的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归纳的学科方法,建立微粒观的基本观念。

二、教学过程

活动1:情景引入

(展示)几张白字显字后消失的图片。

(讲述)上课,同学们好!还记得绪言课我们做过小魔术“白字显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

(板书)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绪言课的小魔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并引出课题。[来源:Z&xx&k.Com]

活动2:设计实验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了解了它们的一些化学性质及为什么具有通性的原因,那么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演示实验1)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

(学生猜想)没有明显现象,可能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没有发生反应。

(教师)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与学生)实验方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与方案评价,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活动3:实验探究

(教师)我们选择其中一种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方案来进行。

(演示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学生)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会发生反应。

(提问)那么其他的酸和碱之间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吗?

(分组实验)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来源:学科网]

实验试剂: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稀盐酸

(教师)指导巡视各个小组。

(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证实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再通过问题2其他的酸和碱之间会不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渐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学科学习方法。并趁学生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是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证实自己的一些想法,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意识。

活动4:分析与讨论

(提问)那么这些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2)通过数字实验:测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化情况。

(数据分析)得到氢氧根离子变化的曲线图,结合书上图1014

(学生)1.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实质上是:H++OH-=H2O

2.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水分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来源:Zxxk.Com]

(教师)1.若我们蒸发溶液,溶液中会析出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盐。

2.像这样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练习)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探究的结果,完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完成演示实验1和分组实验中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通过数字实验数据(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变小)以及书本上图1014提供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帮助同学们建构酸碱在溶液中进行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和阅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活动5: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提问)在演示实验1和同学们的分组实验中,当我们滴加酸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什么性?。

(学生)中性。

(教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同学们刚才做完实验后的废液缸中溶液的颜色,分析一下溶液的酸碱性?[来源:学科网ZXXK]

(学生)x组溶液呈红色,溶液呈碱性;xx组溶液呈无色,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中性。

(追问)那我们利用目前学习的知识怎么判断xx组溶液到底呈什么性呢?

(学生)可以利用紫色石蕊试液。

(演示)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为酸性。

(追问)酸性或碱性的废液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1.酸性废液中加入碱性物质中和后排放,碱性废液中加入酸性物质中和后排放;

2.将两种废液混合至中性后排放

(教师)对,回答的真好,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我们经常回利用到中和反应。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61页——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完成讲学稿上的内容。

1.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

: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            以中和土壤酸性。

2.工厂废水处理。例如: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可以加入           中和处理;

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          进行中和。

3.中和胃酸过多,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如胃舒平(含氢氧化铝),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4.有些蚊虫叮咬后分泌处蚁酸,使叮咬处很快肿痒,可以涂上      物质的溶液。

(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并完成讲学稿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处理实验结束后的废液引起学生思考,并从废液酸碱性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在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定性中感受量变带来的质变;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不仅总结归纳出中和反应的应用,而且有意识培养学生阅读文字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密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源:Zxxk.Com]

活动6: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哪些知识与方法?

(学生)学生归纳与小结:1.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的实质;3.中和反应的应用;4.什么是盐?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与方法,并逐步养成归纳与整理,将知识形成网络的习惯,并通过小结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板书)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基本观念的建构,通过3个主要问题的推进逐步渗透物质观、微粒观、转化观,增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养成;同时每个主问题中采用不断追问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定性到定量等学科方法。

 


上一篇: 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18南京初二下语文期末测试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