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2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盐、化肥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盐  化肥

考点一:盐

1.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碘酒、金刚石、冰水 B.氧化物:NO2MgO、CH2O

C.盐:氯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钙 D.酸:H2SO4HCl、HNO3

3.下表是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关于①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①处物质易溶于水

C.①处物质俗称纯碱                D.①处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4.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的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④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图③,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D.图④,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6.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水瓶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  (填一种调味品)除去。 

(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碳酸钠可用于洗涤剂的生产,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4)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  。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序号)。 

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硫酸铵 D.氯化钠

7.(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选用如图1的装置  (填字母序号)制取CO2。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   

(2)向反应后的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bc段溶液的pH一直为7的原因是  。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8.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1)操作1的名称是   

(2)写出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苛化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工艺中采用石灰乳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的原因是   

(4)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是   

(5)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   

9.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晶体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该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1】小亮、小刚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质疑】(1)小红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2)小明认为小刚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2】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小戚称取10 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为    (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查到该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那么你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如何产生的?写出产生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二:化肥

1.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K2SO4 C.Ca(H2PO4)2 D.KNO3

2.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地的玉米叶子发黄,须及时施加氮肥,如NH4NO3

B.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钙混合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可使肥效增强

C.过多的营养物质(如尿素等)进入水体会使水体恶化,出现“水华”现象

D.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3.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 g,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 g沉淀(提示:NH4Cl+AgNO3AgCl↓+NH4NO3,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该化肥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

考点三:杂质的去除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能达到目的的是

A.硬水和软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黄铜和铜——加入硝酸银溶液

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 D.氯化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B.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制备CaCO3——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盐  化肥

考点一:盐

1.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答案】B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碘酒、金刚石、冰水 B.氧化物:NO2MgO、CH2O

C.盐:氯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钙 D.酸:H2SO4HCl、HNO3

【答案】D

3.下表是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关于①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①处物质易溶于水

C.①处物质俗称纯碱                D.①处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答案】D

4.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的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④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C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图③,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D.图④,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答案】C

6.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水瓶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  (填一种调味品)除去。 

(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碳酸钠可用于洗涤剂的生产,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4)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  。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序号)。 

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硫酸铵 D.氯化钠

【答案】食醋;NaHCO3+HClNaCl+H2O+CO2;;氢氧化钠;D

7.(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选用如图1的装置  (填字母序号)制取CO2。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   

(2)向反应后的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bc段溶液的pH一直为7的原因是  。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ABC;可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CaCl2HCl、NaCl;bc段是CaCl2Na2CO3反应生成NaCl和CaCO3沉淀,NaCl溶液和CaCl2溶液都呈中性;先有气泡产生,再有白色沉淀产生;

8.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1)操作1的名称是   

(2)写出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苛化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工艺中采用石灰乳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的原因是   

(4)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是   

(5)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   

【答案】过滤;CaCO3CaO+CO2;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中氢氧化钙的含量低;碳酸钙;加快溶解速率;

9.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答案】气泡;CO2+2NaOHNa2CO3+H2O;NaOH、Na2CO3;白色沉淀;;大于;将碳酸钠完全除去;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晶体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该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1】小亮、小刚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质疑】(1)小红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2)小明认为小刚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2】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小戚称取10 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为    (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查到该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那么你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如何产生的?写出产生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浑浊;CO2+Ca(OH)2CaCO3↓+H2O;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不能排除白色粉末中不含有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

考点二:化肥

1.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K2SO4 C.Ca(H2PO4)2 D.KNO3

【答案】D

2.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地的玉米叶子发黄,须及时施加氮肥,如NH4NO3

B.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钙混合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可使肥效增强

C.过多的营养物质(如尿素等)进入水体会使水体恶化,出现“水华”现象

D.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答案】B

3.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 g,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 g沉淀(提示:NH4Cl+AgNO3AgCl↓+NH4NO3,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该化肥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

考点三:杂质的去除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2.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能达到目的的是

A.硬水和软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黄铜和铜——加入硝酸银溶液

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 D.氯化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答案】D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B.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制备CaCO3——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答案】C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自然界的水 下一篇: 2022年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