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国民党一大: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2)黄埔军校:
①建立: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
②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③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地点: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开始: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4)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5)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6)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7)北伐名将: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独立团被人称为“铁军”。
(8)北伐的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
(9)结果:因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集团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政权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2)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
(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爆发:
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②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汉口会议):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②主要内容:
A.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C.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
①过程: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
②意义: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秋收起义的失败再次证明了俄国的革命模式,即通过城市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井冈山会师:
①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②意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创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第一支坚强队伍,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③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等。
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
这段歌谣,既反映了红军的革命乐观精神。又反映出了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因为这两种精神,井冈山军民才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革命乐观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是今天依然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
3.工农武装割据
(1)形成:
①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②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③农村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2)成立政府:
①时间、地点: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②内容: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战略转移:
(1)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开始:1933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反击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4)过程: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惨重。毛泽东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召开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改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雪山,走过草地,进入甘肃。
2.转折——遵义会议:
(1)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
(1)第一次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第二次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精神。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1.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遭到破坏。
②主观方面: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革命领导权,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2)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2.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相同点 |
背景 |
都发生在国民革命失败以后 |
|
目的 |
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和镇压,都是为了挽救革命 |
||
过程 |
都受到挫折,后来都转移到农村 |
||
影响 |
都处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时期,为创建人民军队揭开了序幕 |
||
不同点 |
南昌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借用国民革命军旗号发动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抛弃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并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力量的参加 |
3.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1)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动势力集中在城市较为强大,而在农村则较为薄弱,所以先在农村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以农村包国城市,工农联盟,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中国不能走类似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
(2)经济方面: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阶级基础。
(3)政治方面: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4)具体实践: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就在于照搬俄国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的国情。毛泽东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中心城市转向农村,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3)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以遵义会议召开为标志,遵义会议前的14年,中国共产党经受了国民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重大挫折。遵义会议后的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易错易混
(1)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但没有领导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时期孙中山已经去世。
(2)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将二者等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又形成了新的军阀割据势力。因此说北伐战争胜利了,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3)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起点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不是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作出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决定。
(4)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指的是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一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