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1高考|虹口区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虹口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

高三语文  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          ·长沙》)

3)王维《终南山》中写山势广大、山谷之间天气各不相同的两句是“                                    ”。

2.按要求选择。(5分)

1)老师想在教室里挂一幅楹联来鼓励同学们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C.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D.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在不断活跃的社会力量和新涌现的利益诉求共同作用下,                                从而保障国家基本政治秩序的稳定。

①使其获得共享发展收益的机会

②国家政权展现出更多的适应性和弹性

③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融入到国家治理结构之中

④通过政治吸纳扩大政治参与

A.④③②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

①《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这个问题看似不可思议。学界普遍将《狂人日记》作为20世纪文学写实主义主潮的滥觞发轫。在一百年后,从科幻小说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它,或许有些值得探讨的新颖启示。

②《狂人日记》试图透过表象,“从字缝里”破解世界的真实状态,这是违反当时伦理规范以及人的常识的。科幻小说的写作也是反常识、反直觉的。它将人们熟见的现实打破了,读者不得不借助一种全新的话语,来重建有关真实的知识。

③如果把《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阅读,小说中发生的叙事结构变化,正对应着将“眼前熟悉的现实”悬置而发出的虚拟的问题——“吃人的事,对吗?”以及依照类似科幻小说那样的逻辑话语推导出的、超越直觉感受、违反日常伦理的真实性。即吃人是古已有之的事,有整个知识价值系统可以推演的、存在于人性与知识的黑暗中、被人们视而不见的更深层的真实。

④王德威教授2019年在北大的演讲中,将鲁迅放在中国科幻的时间轴上。他指出科幻在写实主义文学主流之外异军突起,并借用鲁迅文学的一些命题和概念,解说当代科幻响应了鲁迅当年的“悬想”和“神思”。他在将当代科幻文学放在近代文学史、思想史中思考时,参照往往都指向科幻与鲁迅的关系。

⑤在当代中国多位科幻新浪作家笔下(如刘慈欣、韩松、飞氘等),鲁迅都是一个经常重现的幽灵。比如韩松,在当代科幻新浪潮中,他被认为对鲁迅最有直接的继承,他的作品有意识地回应了鲁迅的一些主题。韩松把熟悉的鲁迅文学符号和标志语句,写进他自己科幻小说中。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像狂人那样,在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实表象之下,窥视到难以置信的“真实”。如《地铁》里描写地底的时空结构变化,需要在认知上经过反直觉的努力,才能看见。韩松的主人公们需要克服“看的恐惧”。科幻的视阈跨越深渊,让读者看见“不可见之物”,像狂人那样在字缝里读出字来,在认知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结构、真相、未来甚至过去。

⑥《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这个标题的确是一个有诚意的问题,但作者并不期待有一个“是”或者“否”的确定答案。关键在于提问本身。问题本身包含着对于必然性、确定性的知识系统的挑战,借用现代量子物理学家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不可能在测量位置时不扰动动量”——《狂人日记》相对于科幻小说的位置已经“不可测”,这同时改变了观察者们在习惯上对《狂人日记》与科幻小说的性质的认识,或者说这两者本身也变得“测不准”。

⑦常见的知识和文化系统告诉读者,《狂人日记》的发表对于中国文化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狂人日记》是鲁迅对《新青年》启蒙律令的遵命文学,但他有自己的怀疑和绝望:“狂人”是否也是吃人者呢?狂人是否最后也被吃,或者竟然更不幸被治愈——从而也加入吃人家庭?虽然起命于遵命文学,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形式与思想方面都走到了反传统与反思这一革命姿态本身——的先锋位置。

⑧《狂人日记》的文本建构过程,经过了对于熟悉生活的陌生化,然后又经过了文化意识上的去陌生化,再熟悉化。经过了一百年来学者们和思想领袖的不断阐述,《狂人日记》有了一个周密完整的解释框架,任何提问都显得并不出奇了——可以想象,对本文标题包含的问题,也可以很容易的作出判断:当然会有一部分读者断然拒绝将《狂人日记》视为科幻小说。但是,假如把这个理所当然逆转回去,从去陌生化的文化解释退回去,回到鲁迅最初对他面对的熟悉事物的陌生化处理,是否可见抵抗常规的梦魇异物?

⑨假设《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狂人从熟悉的温情舒适的现实生活中,看到其中深渊一般的恐怖真相,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拒绝“看的恐惧”,没有听从哥哥或者他人的道德劝诫和按照文化传统作出的老辈解释。狂人选择看向世界的深渊,一切都被译码、归零,他熟悉的梦境在塌陷。到此时,狂人意识到他自己也是那真相的一部分,也参与制造梦境,他意识到自己也无法走出这末日景象,他只能虚妄地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未来。狂人通过认知上的选择,把自己的平凡生活变成一部改变世界观的科幻文本。在此基础上,所有对于熟悉的认知都变得有待检视了。狂人借助新的认知系统变成新的物种、新的人,或者真实的人,他获得一种新的眼光,以及完全新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⑩当然,如上的叙述,并不能证明《狂人日记》就是科幻小说。但假如第一次阅读这篇小说,而没有既成文化背景的读者,会怎样看待《狂人日记》?最近才为中国学者了解的一件事情是,最初翻译成韩文的时候,韩国读者将《狂人日记》作为“避暑小说”(也就是科幻小说)来对待。

3.⑤段中“看的恐惧”具体是指                         2分)

4.根据文意,以下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从《狂人日记》读者无法窥见当时的伦理规范。

B.可以依照类似科幻小说的阅读方法来读《狂人日记》。

C.中国当代科幻作家都受到鲁迅创作思想的影响。

D.没有既成文化背景的韩国人无法读懂《狂人日记》。

5.对第⑥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测不准”原理将对《狂人日记》的思考引向深入。

B.作者提醒读者要注意这个提问本身包含的价值和意义。

C.这个提问使《狂人日记》和科幻小说两者“测不准”。

D.读者对《狂人日记》的认识已经不再那么单一、确定。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7.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讨论活动。讨论一方认为《狂人日记》是写实小说,另一方则认为《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请你选择加入其中一方参与讨论,并根据文中的相关论述,拟出三条具体的理由支持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①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②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③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④“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⑤“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⑥“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⑦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抄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

⑧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⑨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昵?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⑩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第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和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但他还是绝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常常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8.第⑩段的描写很传神,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9.分析第⑫段的作用。(3分)

10.文章多次写到顾客越来越少,分析其作用。(4分)

11.综观全文,对文章标题“青龙偃月刀”加以评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庾岭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①庾岭:山名,在江西与广东省交界处。②暗霭:昏暗。③霏微:濛濛细雨。

12.根据诗意,填入题目方框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早行          B.秋发          C.夜游          D.春过

13.对第三、四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三联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岸山光水色。

B.“江光”与第一联中的“夕晖”相照应。

C.作者以“孤鹊”自喻,表现内心的孤寂。

D.最后一句巧妙化用古人诗句来抒发情感。

14.本作品对光影色彩的描写颇具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

②初,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阳川。及从父耆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以语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于士大夫间。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③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逢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臣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

④张又新等犹忌绅,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党所谗,人情叹骇。绅蒙先朝奖用,借使有罪,犹宜容假,以成三年无改之孝,况无罪乎!”于是上稍开寤。会阅禁中文书,有穆宗所封一箧,之,得裴度、杜元颖、李绅疏请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焚人所上绅书。虽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有穆宗所封一箧,之(                  2)悉焚人所上绅书(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臣知之    

A.完全          B.防备          C.储备          D.准备

2)于是上稍开寤    

A.理解          B.困顿          C.清醒          D.醒悟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绅以书诮之,且以语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

18.下列对用“/”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B.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C.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D.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19.结合第①②段的具体内容分析李绅的性格特点。(3分)

20.根据文章内容推测第④段中“上乃嗟叹”的原因。(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 

松风阁记

刘基

①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②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甲】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乙】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丙】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丁】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③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④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

21.分析文章开头写雨、露、雷的作用。(2分)

22.把下面的句子放到文本中不同的位置,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A.【甲】          B.【乙】          C.【丙】          D.【丁】

2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2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B.          C.          D.

25.文末作者说“于是阁不能忘情”,联系全文简析“情”的内涵。(4分)

 

 

三、写  作(70分) 

26.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切似乎近在咫尺,但有时人们又会突然发现彼此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浪遏飞舟  沁园春  3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2.(5分)1)(2分A  23分)B

 

二、阅 70分

(一)(12分)

3.(2分)答案示例:在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实表象之下,窥视到难以置信的“真实”(违反日常伦理的真实)产生的心理不适应感。

评分说明:“在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实表象之下,窥视到难以置信的“真实”(违反日常伦理的真实)”、“心理不适应感”为2个点,答对1点给1分。

4.3分)B    

5.2分)C

6.5分)答案示例: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然后通过比较和科幻小说的相似点初步论证《狂人日记》具有科幻小说反常识反直觉的基本特点。再由王德威的演讲引入以韩松为代表的当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加以具体论证。接着借用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深入反思提问本身的深层意义:对必然性、确定性知识系统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新解读和理解《狂人日记》。最后以韩国读者将《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读的论据进行补充论证。

评分说明:“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通过比较和科幻小说的相似点初步论证《狂人日记》具有科幻小说更常识更直觉的基本特点”“以韩松为代表的当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如以具体论证”借用海森保的“测不准”原理深入反思提问本身的深层意义:对必然性、确定性知识系统的挑战”“进一步重新解读和理解《狂人日记》”“以韩国读者将《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读的论据进行补充论证”(6个点,答对1点得1分,共5分)

7.4分)

答案示例:

①认为《狂人日记》是写实小说一方:《狂人日记》是鲁迅对《新青年》启蒙律令的遵命文学;创作于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是对当时中国现实以及传统文化的反思;生活在这个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能读出自己熟悉的真实:鲁迅的创作是想引起“疗救的注意”。

②认为《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一方:创作打破人们熟见的现实,反常识,反直觉;读者可以依照类似科幻小说的逻辑话语推导出超出直觉感受、违反日常伦理的真实性:鲁迅创作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走到了反传统的先锋位置;没有既成文化背景的读者将其看作科幻小说。

评分说明:理由成立即可。提供一条合理理由2分,2条3分,3条4分。

 

(二)(15分)

8.4分)答案示例一:这一段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传神写出了何爹剃头刀法的绝妙高超。“长长一刮”(写出开始剃头时的从容适度)、“弹”(写出动作敏捷轻巧)“轻捷地铲削”、“轻巧地刨刮”“细剔”(写出动作的细致轻柔)。

答案示例二:这一段运用侧面描写,从顾客的感受角度写出何爹剃头刀法的绝妙高超。“麻酥酥的一阵惊悚”、“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写出顾客在整个剃头过程中舒适、痛快、神清气爽的感受。

评分说明:赏析角度1分(学生写到叠词、形容词可酌情给分),何爹剃头刀法的绝妙高超1分,引用原文1分(任举2例即可),具体分析1分。

9.3分)答案示例:承上启下。“古典绝活”“玩”承上,承接上文何爹不肯屈从流俗的传统与坚守,“玩”字更点出他技艺高妙传神。“只收三块钱”既是和下文尽管廉价却生意清淡的无奈相连,更是为了凸显最后给三明爹剃头的故事,突出何爹仗义、赤诚的性格不改。

评分说明:承上部分2点,启下部分2点;答出3点得3分;只答承上启下不得分。

10.4分)答案示例:第一次写“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以维持”,以幽默语言点出村里的现状和年轻人的审美观,也说明了何爹不愿随俗改变、坚守传统的性格特点。第二次以“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引出我去找他剃头时他的热情和对“剃头”这一手艺的看法,也顺势引出我对何爹“微型青龙偃月刀法”的描述,突出他的技艺绝妙高超。第三次写“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从高潮再次转入低谷,更引出了最后的高潮给三明爹最后一次剃头,彰显他仗义、赤诚的美德。三次内容,使行文避免平铺直叙,而显得有起伏有波澜,也使何爹形象一点点深入人心,令人难忘,更立体更丰满。

评分说明:三次内容各1分,小结2分(结构和人物形象各1分);共5点,答出其中4点得4分。

11.4分)答案示例:①标题“青龙偃月刀”原是关羽的佩刀名称,本身是名刀(厉害的刀),此处大词小用,借指何爹的剃刀。②把何爹的剃头刀比拟成关羽的刀,写出了何爹和关大将军一样功夫也全在一把刀上,借“青龙偃月刀”串起了全文对何爹剃头高超技艺的描述。③以何爹以及剃匠们对关老爷的敬奉也暗示了他们对关羽忠义赤诚性格的尊崇。④借青龙偃月刀也写出了何爹不肯随俗而变——不贪图名利,对传统手艺坚守不移;不看重身份地位,对朋友赤胆忠诚的古典美德。⑤表达了作者对现在人丢失传统手艺和传统美德的遗憾。⑥以“青龙偃月刀”为题不仅在结构和内容使全文凝神于一,而且耳熟能详,亲切又耐人寻味。

评分说明:1点1分,答对4点得4分。

 

(三)(8分)

12.1分)B    

13.2分)A

14.5分)答案示例:作品首联描写夕阳映照中一片秋叶霜红的景象,色调虽暖,却透露出潇潇的秋意;颔朕和颈联写暮色渐起,天色转暗,云影花色都显得那么朦胧迷茫,两岸的山色随着小船的行进不断变换色彩,再加上江水的反光投射在作者身上,色彩光影的变幻不定似乎与作者此时五味杂陈的心绪正相照应;尾联写入夜时的景色,作者在惨淡的月光下久久徘徊,心情难以平复。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黄昏至夜晚的两岸色彩光影不断变化,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两岸层次丰富的色彩和变幻莫测的光影,体现了作者在贬谪途中迷茫孤寂的心情。

评分说明:特色概括、分析2分(对描写特色的概括能自圆其说即可),结合具体诗句赏析3分。

 

(四)(19分)

15.2分)1打开  2诬陷

16.2分)1A  2D

17.6分)答案示例:李绅用书信讥讽李虞,并且把信中的内容告诉众人。李虞深深地怨恨他,于是,他到李逢吉处,把李绅平时私下谈论李逢吉的话都告诉了他。

评分说明:“书”“诮”“语”“诣”“悉”共5个点,1点1分,全句通顺完整再加1分。

18.3分)D

19.3分)答案示例:当李逢吉权倾朝野时,只有李绅敢于在皇帝询问时直言批评他。当看到李虞的求荐信时,李绅却又讥讽他并示之于众,这些都体现了李绅耿直不屈、疾恶如仇、喜欢直言不讳的性格。

评分说明:内容概述2分,性格概述1分

20.3分)答案示例:敬宗最后的嗟叹,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叹自己听信谗言,受蒙蔽之深;二是叹朝臣之间党争严重,互相攻击诬陷如此激烈:三是叹李绅忠诚耿直,又曾有功于己,竟然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

评分说明:1点1分,共3分,推测的理由合理即可。

 

(五)(12分)

21.2分)答案示例:文章开头写雨、露、雷,都是与风作对比,衬托出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的特点,为下文进一步写风作铺垫。

评分说明:手法1分,作用1分。

22.2分)D

23.3分)答案示例:画线句整散结合,语句轻灵自由而又有韵味。全句写出了松风阁中观松的惬意自然,身处其中的逍遥畅快,表现了作者对畅达自适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评分说明:句式及相应特点1分,语句内容1分,表达情感1分。

24.1分)D

25.4分)答案示例:作者认为风独于草木为宜,风过松时流畅通达,人世的烦扰污秽在松风中消散。聆听松风,恬淡惬意,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眷恋之情。而松风阁可听风可优游,没有外来事物扰乱心境,作者对此依恋忘归,又表现了对畅达自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评分说明:对自然的眷恋之情2分;对自适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其他合适的表述也可酌情给分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语文高三一模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 2021高考|长宁区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