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                                                         B. 宇航员把衣服由地球带到月球
C. 把橡皮泥由圆形捏成方形                                    D. 用砂轮打磨过到刀

2.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他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后,测量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偏转如图所示情况,此时小明可能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A. 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天平横梁平衡        B. 将右盘里新加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小一些的砝码
C. 向左移动砝码                                                     D. 向右移动砝码

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左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 往右盘增加砝码           D. 往右盘减少砝码

4.关于ρ=m/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反比                             D.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不同

5.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磨损的砝码,则(  )            

A.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 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 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6.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则你所在的考试课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            

A. 20kg                             B. 200kg                               C. 2000kg                               D. 20000kg

7.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  )            

A. 不导电                              B. 硬度大                                C. 质量小                                D. 密度小

8.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            

A. 称得质量是最大的是纯金的                                B. 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 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
C. 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

10.1米3的水结成冰后(  )            

A. 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 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            

A. 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 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 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 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

1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二、填空题 

1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常温下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这个密度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若体积为80cm3的实心铁球,其质量为________kg 。    

14.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不能超过________ ,并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15.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 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只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________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l03 kg/m30.93×l03 kg/m3    

16.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试根据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杯盛的是 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17.你的质量是  ________ kg,请计算你的重力是多少N?(g取10N/kg) ________    

18.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________cm3  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她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19.小明想知道所喝奶茶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奶茶的总质量是76.2g,把奶茶倒入量筒中40ml,再用天平测出剩余奶茶和杯子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示,则倒入量筒的奶茶质量是________ g,经过计算可知奶茶密度是________ kg/m3
 

20.氧气瓶的质量是5kg,装入压缩氧气后总质量为6kg,氧气瓶容积是10dm3   此瓶内氧气密度是________kg/m3;若瓶内氧气用去了3/5,余下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1.将一铜块加热,它的质量 ________,体积 ________,密度 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三、实验探究题 

23.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________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1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4.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糖炒板栗也被称为冬季第一零食 . 小邦想知道板栗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册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板栗的密度 .

1)小邦的方法:
①用天平测一个板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板栗的质量为________kg
②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板栗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 . 板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③板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小册认为小邦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板栗测量 .
小册的方法:
①随机挑选6颗板栗,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
②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③板栗的密度
你认为小册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
答:________.    

四、综合题 

25.如图所示,一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6.品牌新型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 已知汽油的密度为 ρ=0.71×103kg/m3  求:    

1)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2)8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答案解析 

一、选择

1.【答案】D  

【解析】 A. 将冰熔化成水是状态变了,所含水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A不符合题意;
B. 宇航员把衣服由地球带到月球是位置变了,但衣服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B不符合题意;
C. 把橡皮泥由圆形捏成方形是形状变了,但橡皮泥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C不符合题意;
D. 用砂轮打磨过的刀,刀所含铁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答案】B  

【解析】 由图知测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大于左盘中物体的质量,所以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减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可以将右盘里新加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小一些的砝码、也可以向左移动游码码,B符合题意;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平衡的时候动,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时,用平衡螺母调平衡,测量质量过程中,利用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实现.

3.【答案】D  

【解析】 :托盘的原理是杠杆原理,因此称量物体质量时,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可以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砝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中增加砝码;反之向左移动游码相当于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故选D.
【分析】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之前,要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4.【答案】D  

【解析】 AB.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A、B不符合题意;
C.由公式m=ρV知,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C不符合题意;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就是质量和体积比值一般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变,此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5.【答案】A  

【解析】 :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g,而你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故选A。
【分析】磨损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小,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而小于砝码上所标的示数。

6.【答案】B  

【解析】 首先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教室的长约为a=10m,宽约为b=5m,高约为c=3m,则教室的体积为V=abc=10m×5m×3m=150m3;由密度公式得,教室里空气的质量:m=ρV=1.29kg/m3×150m3=193.5kg.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教室的长、宽、高,然后算出教室的容积,最后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7.【答案】D  

【解析】 【解答】解: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故选D.
【分析】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8.【答案】C  

【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可以作为鉴别物质的凭证.

【解答】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出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密度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正确.  B、调节平衡螺母前,应先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故B错误.
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故C正确.
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放置;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放物体;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读数.通过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结合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即可得到答案.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所以1m3的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但质量不变;
由公式V=知:体积变大.
故选A.
【分析】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改变;但物质是本身的一种属性,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11.【答案】A  

【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和密度的定义,理解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解答】A、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符合题意;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但密度改变,不符合题意;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质量减小,密度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解答: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
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 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本题中选项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
故选A。
分析:在做实验时,必须考虑容器壁粘液体的问题。

二、填空题

13.【答案】1m3铁的质量为7.9×103kg;0.632  

【解析】【解答】(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这个密度的物理意义为1m3铁的质量为7.9×103kg。(2)由 可得,铁球的质量
故答案为:1m3铁的质量为7.9×103kg;0.632 .
【分析】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计算铁的质量 .

14.【答案】量程  

【解析】【解答】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不能测量超过天平的量程,否则容易损坏天平。
【分析】此题考查天平正确使用方法的记忆情况,掌握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如何调节,如何称量,如何读数,如何夹取砝码等等。

15.【答案】0.92×103 ;不可靠,因为不同物质密度有可能相同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根据题意:此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值范围内,所以这样鉴别不可靠,因为不同物质密度有可能相同。
【分析】本题为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判断及单位的统一。

16.【答案】酒精;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的体积小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杯液体的体积比B杯液体的体积大,根据ρ=V=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水的体积小,酒精的体积大,故A杯盛的是酒精,B杯盛的是水.
故答案为:酒精;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的体积小.
【分析】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质量相同时,根据公式V=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17.【答案】50;500N  

【解析】【解答】解:我的质量为m=50kg,受到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答:自己的质量为50kg;重力为500N.
【分析】估测出自己的质量,利用G=mg求自己受到的重力.

18.【答案】30;1.1×103  

【解析】【解答】解:读图可知,量筒的示数为30cm3;天平的示数为50g+10g+3g=63g;则盐水的质量=63g﹣30g=33g;盐水的密度ρ= = =1.1g/cm3=1.1×103kg/m3;故答案为:30;1.1×103 
【分析】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要读取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取天平示数时要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利用ρ= 计算盐水的密度.

19.【答案】42;1.05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剩余奶茶的质量20g+10g+4.2g=34.2g,
则量筒中奶茶的质量m=76.2g﹣34.2g=42g,
2)奶茶的密度:= =1.05g/cm3
故答案为:42;1.05.
【分析】(1)弄清楚标尺的分度值,剩余奶茶和杯子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由此计算量筒中奶茶的质量;
2)根据公式ρ=计算奶茶密度.

20.【答案】100;40  

【解析】【解答】(1)由题可知,瓶内氧气的质量m=m-m=6kg-5kg=1kg,氧气瓶容积是V=10 dm3   所以瓶内氧气密度是
2)若瓶内氧气用去了3/5,则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氧气瓶的容积不变,所以余下氧气的密度是 .
故答案为:100;40 .
【分析】计算出瓶内氧气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瓶内氧气的密度;用去一部分氧气后氧气的质量减小,体积不变 .

21.【答案】不变;变大;变小  

【解析】【解答】解:(1)铜块加热后,温度升高,铜块的质量不变;
2)由于铜块被加热,会发生膨胀现象,即其体积增大;
3)密度表示物质单位体积时的质量;由密度公式ρ=知: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密度将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变小.
【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
2)大多数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表示物质单位体积时的质量,得到密度的公式ρ=

22.【答案】45;1125  

【解析】【解答】由图甲所示知道,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 =50g+10g+2g=62g,又因为空烧杯的质量为17,所以,酱油的质量是:m=62g-17g=45g;由图乙知道,酱油的体积是:V=40ml=40cm3 ,所以,酱油的密度是:ρ=m/V=45g/40cm3=1.125g/cm3 =1125 kg/m3
故答案为:45;1125.
【分析】天平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可得量筒内盐水的质量;量筒分度值为1ml,得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盐水的密度.

三、实验探究题

23.【答案】1)水平;171
2)50
3)1.1  

【解析】【解答】解:(1)实验之前,应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  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00g+50g+20g+1g=171g;(2)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50mL=50cm3;(3)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m=171g﹣116g=55g,液体的密度:ρ= = =1.1g/cm3 
故答案为:(1)水平,171; (2)50;(3)1.1.
【分析】(1)使用天平前要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移动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图甲读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显示数值;(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根据图乙读出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l,1ml=1cm3;(3)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

24.【答案】1)0.0332;20;1.66×103
2)不正确,因为6颗板栗的体积不一定等于3V  

【解析】【解答】(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指示的质量为3.2g,所以板栗的质量为33.2g,合0.0332kg;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为60mL;板栗放入量筒后,读数为80mL,所以板栗的体积为20mL,即20cm3;板栗的密度为:
2)小册的方法:“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6颗的体积为3V” . 这种方法不正确,因为板栗的体积有大有小,所以3V不能代表6颗板栗的体积 .
故答案为:(1)①0.0332;②20;③1.66×103;(2)不正确;因为6颗板栗的体积不一定等于3V .
【分析】(1)①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指示的质量和为左盘中物体的质量,根据题意,还要将质量的单位化为kg;
②量筒中两次的体积差为物体的质量;
③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板栗的密度;
2)板栗的体积差距较大,不能根据2颗板栗的体积计算6颗板栗的体积 .

四、综合题

25.【答案】1)解:0.2kg水的体积:
V= = =2×104m3
石子总体积:
V=VV=3×104m32×104m3=1×104m3
答: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
2)解:石块密度:
ρ= = =2.5×103kg/m3
答: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解析】【分析】(1)石块的体积等于容器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2)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6.【答案】1)解:100km=100×103m=1×105m,  由v= 得:t=
则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是:t= = =5×103s
2)解:L=8×103m3     ρ= 得:m=ρV,
8L汽油的质量是:m=ρV=0.71×103kg/m3×8×103m3=5.68kg  

【解析】【分析】(1)先将路程单位km换算成m,然后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t= 算出时间;(2)先将容积单位L换算成m3   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即可算出8L汽油的质量.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测试卷及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