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下列分封诸王对应不正确的是

A. 东王——杨秀清

B. 翼王——石达开

C. 干王——洪仁玕

D. 西王——陈玉成

3.鸦片战争前后的《炮子谣》唱道:“……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材料指出了鸦片的危害是

①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②造成吸食者家庭破产

③导致中国经济破产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不属于该条约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C.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5.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

A.石达开、西安

B.朱元璋、北京

C.洪秀全、天京

D.杨秀清、广州

6.下列两幅形势图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

D.列强的侵略

7.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四洲志》

B.三民主义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8.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9.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改订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

11.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C.邓世昌殉国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

14.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15.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16.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D.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1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18.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9.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望厦条约》

B.《虎门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20.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然而,177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17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下图三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177年前”“117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这些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3)阅读材料三,总结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共同原因。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2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简介人物]

 

1 )简介介绍的人物是谁?此人初步建立政权是在何时?

[漫画历史]

 

2 )漫画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哪一文献相关?该文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 )结合漫画及所学知识评价一下这部文献。

[示意原因]

 

4 )导致示意图中石达开出库的事件是什么?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衰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史料影响]

 

5 )根据史料,概括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2: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

2)归纳材料2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2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按要求应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王是萧朝贵,陈玉成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将领。因此D项中的对应不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吃烟肠胃皆熬煎、买烟费尽囊中钱可知,吸食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造成吸食者家庭破产;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经济破产。仔细审查①②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4.【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B项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不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其他选项均符合。故选B。

5.【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不久,洪秀全自称“天王”;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两次列强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革命纲领,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A项《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B项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项《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该书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选D。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取王居其中之意”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仍然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CD项不符题意。故选A。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答案】C

【解析】根据“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的不平等条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所以答案选C。

1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处在清朝晚期,清朝此时仍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局面被打破的事件是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通过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在鸦片战争后,故选A。

1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开设工厂等特权。③赔款2100万元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B符合题意,故B选项是正确的。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时间“1843年前后”“中英进出口税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遵照这一条款,出现了表格中的税率的变化。故选D。

1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的认识。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发生在鸦片战争中。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可以看出,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反映的是中国人民的抗争。ACD认识不全面,故正确答案是B。

1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鸦片战争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成,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四中国与英国的战争,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而洪秀全是农民运动的领袖;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8.【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请求西方列强出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外反动势力第一次联合。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虎门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事变;1853年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重建领导集团,洪仁玕总理朝政,颁布《资政新篇》。故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故选B。

点睛:解题时逐一分析所给事件发生的时间并按要求排序,选择组合正确的相关选项即可。

21.【答案】(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受到损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

(3)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妥协。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答对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中177年前可知,指的是2017-177=1840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17年前指的是2017-117=1900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1839年领导了虎门销烟运动;左宗棠在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三中“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见其清政府芙蓉腐败无能。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从中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2.【答案】(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实施的改革中企图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太平天国运动中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所以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说明太平天国经济理论开始转变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历史时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列强的侵华战争造成了紧张的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这种转变不能成功。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点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性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影响,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3.【答案】( 1 )洪秀全。1852年,太平军攻占永安。

2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3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4 )天京事变。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日益激化。

5 )太平天国运动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严重挫伤大清的实力,特别是八旗军的实力。为汉新兵的“抢班夺权”奠定了基础。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简介介绍的人物是洪秀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52年,太平军攻占永安,初步建立政权;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3)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石达开出走的事件是天京事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为汉人重整江山奠定了基础。

24.【答案】(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维护中央领导的兄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材料看到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利而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56太平天国运动年军事上达到全盛,同年天京事变爆发,由攻势转为守势;一直到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场灾难指的是天京事变的发生。材料中的观点是片面的。材料认为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事变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利而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材料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