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测试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其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④工业基础薄弱

A.①② B.①②④ C.3 D.3

2.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历史上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1957年,实现了“一桥飞架

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芜湖长江大桥 D.安庆长江大桥

3.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目前我国处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实现农业现代化

4.根据统计:到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

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大跃进”运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条款最早写进了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6.2018311日下午35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人民大会堂高票表决

通过。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尚未结束 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7.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8.“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

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

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9.“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0.我国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1.“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材料中“社会变革”指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一五计划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12.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下列史实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④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4.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A.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5.宣传画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右图的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国际主义 B.无私奉献 C.救亡图存 D.居安思危

17.1966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指红卫兵)走

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

A.抗美援朝战争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8.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此时期历

史阶段特征

A.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19.2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20.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列举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两项。(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史实。(6分)列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4分)

 

 

22.20分)观察下列表格,完成相关问题。

1  1952年和1957年粮棉钢煤总产量对比表

年份

项目

1952

总产量(百万吨)

164

1.30

1.35

65

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

总产量(百万吨)

195

1.64

5.35

130

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2  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

年份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工业总产值

2534亿元

2104.5亿元

2015.3亿元

国家财政总收入

558.7亿元

419.4亿元

361.3亿元

 

1)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工农业产品总产量1952年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2)根据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同

农产品产量相比,在增长幅度上的特点,及其原因。(7分)

 

 

3)观察表2,指出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的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2分)

 

 

4)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及问题,你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有哪些感悟与认识?3分)

 

 

23.12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

为之奋斗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1)结合所学知识,“维新派”“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指什么?2分)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2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3)图3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哪一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的基

本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

材料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理论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4)依据材料四,哪一思想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分)

 

5)综上所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至少两点,2分)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学习时,应注意阅读课后的知识拓展栏目。195710月,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

——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B项正确。

3.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B项正确。

4.C  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于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于1953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

年,题干给出的时间是1957年,故C项正确。

5.A  解题关键信息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早”。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正确。

6.A  1954年宪法颁布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所以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当时三大改造没有完成,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所以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A项正确;

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上通过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向新民主主义过渡,C项错误;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必然关系,D项错误。

7.D   三大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D项正确。

8.B   根据材料中“公私合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公私合营,改造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B项正确。

9.C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C项正确。

10.B  根据题干中的“手工业者”“生产合作社”,可知是三大改造中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项正确。

11.D

12.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于1958年召开,排除①④,D项正确。

13.C

14.A   1956-1976年的主要失误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其原因是我党缺乏领导大

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建设的规律。A项正确。

15.B  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1958年进行的“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项正确。

16.B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B项正确。

17.D  由题干关键信息“1966年”“红卫兵”,可知D项正确。

18.B

19.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使得1959年至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从1961年开始,我国实施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到1965年取得明显成效,以此推断出只有C项符合题意。

20.B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规划:一五计划。举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

2)主要问题: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举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等。

22.11952年增长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巩固政权,经过三年

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1957年增长原因: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特点: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原因:过去中国的工业水平尤其是重工业生产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重视工业,一五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趋势:下降趋势。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经济建设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等。(任答两点即可)

23.1)维新派宣传变法,推动变法维新。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3)事件:三大改造。意义: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道路创新、制度创新与思想创新等。

 

 

 

 

上一篇: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下一篇: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