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2019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这主要反映了(  )

A.国家统一的趋势在发展

B.当时楚国文化的包容

C.周代制度在楚国严格执行

D.儒家思想在楚国受到重视

2.(4分)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

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 B.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变动

C.受制于北方气候的恶劣 D.得力于航海技术的进步

3.(4分)李资在《童心说》中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为阳明心学奠基 B.强调人性之本善

C.强调个性之自由 D.修身养性是根本

4.(4分)明代中后期,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除了由耶稣会士传入的天主教以及西方科学知识以外,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社会生活中。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文化优越这一传统心态的改变

B.明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

C.中国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增强

D.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的扩大

5.(4分)1882年,某官员因洋布、洋纱输入额逐年增加,“奏请设立纺织局,谋堵塞漏卮”。后来“堵塞漏卮”成为了晚清官场的一个热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强侵略促使民族主义兴起

B.政府推动下洋务运动开始兴起

C.中国被完全卷入到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官府制约

6.(4分)晚清时期,“个人主义”一词随西学东渐的浪潮而入中国,时人“多引以为诟”。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发见”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 B.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

C.促使启蒙思想在华兴起 D.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巩固

7.(4分)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70届代表大会决定,将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 运动会承办权授予中国的武汉市。武汉市获得该运动会主办权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

B.武昌起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C.武汉是国民大革命的中心地区

D.武汉会战彰显了反法西斯精神

8.(4分)对如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B.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喜获丰收

C.建国后农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D.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9.(4分)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元规则”,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 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 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 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由此可知(  )

A.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B.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C.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

D.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

10.(4分)1919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巩固十月革命成果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苏俄社会公平

11.(4分)1963年,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的被作为货币接受。”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B.利用国际金融规则谋利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D.任意调整黄金美元比价

12.(4分)1987年美苏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签署《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但苏联在谈判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条约规定要销毁的中导数量,苏联也比美国高出一倍。苏联如此妥协的主要原因是(  )

A.迫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威胁

B.控制军备以缓和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

C.力图为国内的改革争取和平环境

D.多极化的趋势下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

13.(22分)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尤为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他规定官吏贪赃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与唐律相比,明朝对官吏犯罪的惩罚明显严厉。同时,朱元璋习惯于法外用刑,常因小过而用重刑,以致弄得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起初的威慑作用大大削弱,而且随着既得利益阶层的增多,反对者或明或暗地予以抵制,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正如朱元璋哀叹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行政伦理是一种软约束,其作用的发挥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但它一旦与法律结合,则既能够继续发挥其内在约束的功能,又能够获得有效的外部保障……总统的被提名者都要详细公开其个人财产,以供公众和媒体检查。被提名者的配偶及他们所抚养的子女的财产也必须同时申报……高薪养廉制度是对政府官员合理的自利需要的满足与激励……以权力制约权力道德核心思想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制约与被制约或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跳跃式监督模式即(公众)权利监督(公共)权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大规模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其核心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打造企业型政府,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打破原有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并有利于铲除政府官员谋求自利的温床。

﹣﹣摘自《行政管理改革》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朱元璋严惩腐败及出现“朝杀而暮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在权力监督方面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其本质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当今反腐败有何启示?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将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但很快遭到其他国家报复性措施,以致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上台后的罗斯福推出“三R”新政即复兴、救济、改革。为保障《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政策的落实,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不断宣传和解释“新政”,逐渐破除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束缚,为美国政府缓解危机走出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还造成了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

﹣﹣据编自康拉德•布克《罗斯福传》等

材料提供了罗斯福新政的案例,蕴含了国家应对危机和改革复兴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三、【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王朝沿袭历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继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对土司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完善。首先,除将元代置于边境的宣慰使、宣抚使等职称变为授予武职的土司职称外,又在民族地区的卫所用土人为官,形成卫所土司职称。同时,还将唐宋以来封授少数民族头目为府州县土官的做法变为定制,在内民族地区设置土府、土州、土县,形成文职土官的职称,文武职土司皆划定品级,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职衔。其次,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洪武三十年,规定武职土司归都司管辖,上隶兵部,文职土司归布政司管辖,上隶户部,把土司机构纳入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第三,土司皆由朝廷颁给诰命、印信和官服,作为朝廷命官之凭信,允许世袭。但其承袭,必须履行严格手续,“务要(吏部)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并官吏等等结状,具部呈奏”,方许承袭;且“承袭必奉朝命”,中小土司“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只有一些大土司是由朝廷下诏就地袭职的。土司必须负起“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的职责,朝廷则对他们的进贡给予丰厚的赏赐。土司“积有年劳”或“从征有功”者,可提升官职,功劳大的还可授予流官职衔,或加授散阶、勋级虚衔。土司犯法,则改变元代“罚而不废”的做法,严加惩处。第四,在偏远和交通不便地方,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平坝地区和交通要道,则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土流合治,以流官监控土官。

﹣﹣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措施的影响。

四、【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波诡云谲。……193777日,卢沟桥的炮火引爆了中国全民族抗战。而希特勒与日本此时已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苏联反法西斯的形势也愈加严峻。1937821日,国民政府和苏联在南京正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密切。这样,以经济交易作掩护,苏联秘密地展开了对华军事援助。

    苏联援华装备原计划走海运路线,但由于日本对中国海岸的封锁,海运一次后被迫放弃。陆路成为不二选择,由此“西北孔道”再担历史大任。

    现在,“西北孔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大动脉,道路宽阔而平整。但在19379月前,新疆段除了乌鲁木齐到哈密、到伊犁有公路外,其他路段是仅供骡马通行的驿道,卡车根本无法通行。为了打通新疆段1500多公里的道路,新疆参与修路的50余万各族民众,还有留驻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将士,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线的基本整修和贯通。

“西北孔道”从中苏边境霍尔果斯口岸为起点,横贯新疆,经河西走廊,直达甘肃兰州。19379月﹣19416月,苏联大量的军火物资通过“西北孔道”的地面和空中路线运送到中国,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军事顾问、上千名技术专家通过“西北孔道”来到中国。“西北孔道”在近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抗战接受国际援助的最主要的“生命线”和“输血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正因为中国顶住日本,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也才得以放心地把东线的军队调往了苏德战场。中国通过“西北孔道”偿还给苏联的物资,也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重大作用。

﹣﹣央视纪录片《西北孔道》摘要

1)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孔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孔道”开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北孔道”的历史意义。

五、【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尤其在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导致这些社会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劳资矛盾激化。19141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宣布:将把工人的工作时间减至8小时,同时提供每天5美元的工资待遇,这是原先2.34美元日薪的两倍多。这意味着福特公司每年将为此多支出近1000万美元,而当时它的年利润也刚过1000万美元。有经济学家批评福特:“把《圣经》的精神错用在工业场所,拿博爱主义做幌子来争取人心。”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这个企业家竟然为工人增加了一倍多的工资,而且是在没有受到罢工等任何暴力事件影响的情况下。但亨利•福持却反复强调,给工人以高工资“是效率问题绝不是慈善行为”,而“工人也无须感谢雇主”,因为“这是一个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世界”。事实上,当年年底,福特公司的利润就上升到了3000万美元。

﹣﹣摘编自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亨利•福特调整劳工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亨利•福特劳工改革措施的实质以及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2019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

【解答】“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是因为楚国不在当时的中原文化圈,但“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又表明楚国上层对当时中原文化的认同感。这显示了文化对不同区域的整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统一的趋势在发展。故A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楚国上层对当时中原文化的认同感,而不是当时楚国文化的包容,排除B

材料没有反映出周代制度在楚国执行情况,排除C

楚庄王一个人引用《诗经》,也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在楚国受到重视,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诗经》趋于写实,体式以四言为主,反复咏叹,有民歌的纯朴风貌,有一种和谐、朴厚的美;而《楚辞》则趋于浪漫,则多用五、七言句,在句中或奇句末尾用“兮”字,带用浓厚的楚风,瑰奇变幻,天上地下,无所不在,其丰富的想象,体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

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解答】通过材料,汉唐时期到南宋时期立国态势的变化由草原转向海洋,实际上反映了从汉唐时期到南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立国态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动,故B正确;

这一立国态势变化与游牧民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根源,排除A

立国态势的变化与北方气候的恶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宋代航海技术的变化是立国态势变化之后出现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D

故选:B

【点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中国古代立国态势的转变,古代中国由面向大陆到面向海洋。

3【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解答】“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表明材料强调个性之自由,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4【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中“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此外,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可知,题干是明朝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外来事物逐渐内化成为社会体系要素,没有理由完全拒绝外来事物,可见明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符合题意的是B项,故B正确。

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奏请设立纺织局,谋堵塞漏卮”。

【解答】“堵塞漏卮”指堵塞住利益外溢的漏洞。材料反映面对列强的经济侵略寻求维护民族利益的途径,故A正确;

早在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就兴起了,时间不符,排除B

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卷入到世界市场,排除C

材料没有反映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官府制约的信息,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6【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个人的解放”“个人的发见”。

【解答】“个人的解放”“个人的发见”大行其道,表明新文化运动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7【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结合所学武汉历史上出现与军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辨析,注意有世界性影响。

【解答】武汉市获得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承办权,是基于其在世界军事领域中的重大国际影响力,抗战期间的武汉会战符合该条件,故D项正确;

ABC项不能体现武汉市在国际军事领域的影响力,故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着重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本题中“世界军人运动会”是关键。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要求学生结合三大改造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1956年农业社农民在分粮”,表明此时农村已经建立了土地公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正走向公有制经济体制,说明新中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收获的粮食除了交给国家的剩余部分归自己,不用与他人分享,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民政治地位是否提高、农业生产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信息,CD两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三大改造的时代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9【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

【解答】材料表明,自然法蕴含“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方国家高效制度的关键,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的所有权制度及其衍生的保民官制度,体现出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故C项正确;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错误;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指导思想,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故B项错误;

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罗马法,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10【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需要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对“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的分析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据材料“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公有制,这有利于巩固十月革命成果,故B项正确。

A项是表面现象,排除。

该规定不利于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

D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学生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特征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这是美国60年代想利用自己在世界金融中的霸权地位,来谋求利益,这也符合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故选:B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2【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解题的关键是“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但苏联在谈判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条约规定要销毁的中导数量,苏联也比美国高出一倍”。

【解答】“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但苏联在谈判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条约规定要销毁的中导数量,苏联也比美国高出一倍”表明苏联如此妥协的主要原因是力图为国内的改革争取和平环境,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

13【分析】本题考查朱元璋严惩腐败及出现“朝杀而暮犯”的原因、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在权力监督方面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差异,需结合明朝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的监察制度来解答。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严惩腐败的原因:吸取元朝因政治黑暗腐败而灭亡的教训;朱元璋早年的经历使其对官吏贪污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形成威慑,巩固统治。“朝杀而暮犯”的原因:不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而滥施重刑;官吏间相互庇护和抵制;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重视制度建设;制订相关法律法规;重视预防腐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封建专制、人治;西方:民主、法治、资本主义性质。

3)结合所学知识,依法治国;完善国家机构的权力制衡制度;完善民众监督和举报制度;采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实现政府经济问题的公开透明。

故答案为:

1)严惩腐败的原因:吸取元朝因政治黑暗腐败而灭亡的教训;朱元璋早年的经历使其对官吏贪污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形成威慑,巩固统治。

“朝杀而暮犯”的原因:不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而滥施重刑;官吏间相互庇护和抵制;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

2)相同点:重视制度建设;制订相关法律法规;重视预防腐败。

差异:中国:封建专制、人治;西方:民主、法治、资本主义性质。

3)依法治国;完善国家机构的权力制衡制度;完善民众监督和举报制度;采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实现政府经济问题的公开透明;等等。

【点评】本题偏难,考查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将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但很快遭到其他国家报复性措施,以致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可得出国际经济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观点,结合一战爆发的背景和危害、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思考。

故答案为:

论点:国际经济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论据: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而扩军备战,导致战争爆发,最后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由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壁垒,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商品倾销,最终恶化了国际关系,是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以美国为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战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准确把握。

三、【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特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综合概括得出确定土司的职称和品秩;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严格土司的承袭、贡赋、征调、升迁和奖惩制度。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影响是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

1)制度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以夷治夷”,用土人为官;突出中央集权;形成规范、完善的土司制度;土流结合。(或答具体:确定土司的职称和品秩;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严格土司的承袭、贡赋、征调、升迁和奖惩制度)。

2)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点评】本题考查对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措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1)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当时西北孔道是中苏之间的战时援助通道;具有双向性;包括地面和空中路线,开辟西北孔道的背景主要有20世纪30年代,德日等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苏联受到德日双重威胁,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面对法西斯的威胁,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日本步步扩大侵华,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国际上只有苏联给予中国道义和军事物资上的支持;中苏海运路线因日本的海上封锁而受阻;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西北孔道的开辟,使得中国获得了宝贵的抗战支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同时也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解除了苏联两线作战的危险;中国物资也支持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孔道”也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特点:是中苏之间的战时援助通道;具有双向性;包括地面和空中路线。(评分细则:要求对材料归纳,任答两点得4分)

背景:20世纪30年代,德日等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苏联受到德日双重威胁,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面对法西斯的威胁,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日本步步扩大侵华,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国际上只有苏联给予中国道义和军事物资上的支持;中苏海运路线因日本的海上封锁而受阻;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等等。(评分细则:从国际形势、中、苏及历史等方面分析,至少涉及三个角度)

2)意义:通过“西北孔道”,中国获得了宝贵的抗战支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同时也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解除了苏联两线作战的危险;中国物资也支持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孔道”也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基础。(评分细则:从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现实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抗战的表现和特点还要搞清楚当时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五、【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主要考察第2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解答】1)通过材料“在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尤其在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导致这些社会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劳资矛盾激化”,得出在第2次工业革命过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企业制度不完善。

2)实质我们可以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方向去考虑,因为劳工改革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影响可从缓和劳资矛盾,提高生产力,提高工人的待遇和生活水平等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背景:第2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资本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在不断完善。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劳资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工人待遇的提高又扩大了市场需求,福特公司因此获得极大的收益。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通过材料找到与题干相对应的历史信息,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葛店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下一篇: 2019年春武汉第25中学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测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