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C.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含碳的R

2.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接受更多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

C.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有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D.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

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5.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后期

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

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

6.真核细胞中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体AAtRNA.理论上一个真核细胞中这种复合体的个数,以及一个核糖体能容纳该复合体的个数分别是(  )

A612 B642 C611 D641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1)生物膜系统是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有:  .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3)对人体其他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糖类的含量基本接近8%,偶尔有个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大约只有2%,该细胞最有可能发生了  ,引起因素有  

4)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8.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

O2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

注:O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既可以作为  ,又可以测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  

9.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哪一段变化相同?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  .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  .图3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在前一时期是  

5)图35中,与图1C1D1段变化相同的是  

10.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区段,可影响果蝇眼睛的形状.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16A区段

小眼数

眼形

基因组成

779

正常眼

XBXB

356

棒眼

XBBXB

68

棒眼(更明显)

XBBXBB

注:1表示16A区段.2.果蝇眼睛为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1)从表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果蝇的眼形变异属于    .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为  

2)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若想根据果蝇眼形就能判断出子代性别,应选用表现型为  做亲本.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BXB,其基因组成及位置如图所示.已知d在纯合(XdBBXdBBXdB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若棒眼雌果蝇(XdB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性别为  ,其中雄果蝇占  

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出现新的隐性致死基因p,用棒眼雌果蝇(XdB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可以从F2中的性别推断是否产生了新的致死基因.

  ,则说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则说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自养需氧型的硝化细菌能够降低水体中的铵盐,对水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

1)培养硝化细菌时,将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培养基中加入铵盐为硝化细菌的生长提供  ,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  .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应对样本菌液进行  处理.

3)实验:探究弱酸弱碱条件下硝化细菌对铵盐转化能力的大小.

取含铵盐的液体培养基均分成  等分,其PH值可依次调节为  ,培养相同的时间后,可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的  来判断硝化细菌分解能力的大小.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请回答.

1)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C.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2)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据此分析,原因是  

3)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  (答遵循不遵循)分离定律,不会随  花粉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  父本母本)的遗传特性.

13.(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的同步发展.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C.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含碳的R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纤维素是在、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与糖类相比,脂肪中的H含量较多,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较多,释放的能量较多,因此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解答】解: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是有些糖类不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A正确;

B、与糖类相比,脂肪中的H含量多,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B正确;

C、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能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传递信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中不一定含有碳,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接受更多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

C.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有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D.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较多的附着位点,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解答】解:A、生物膜系统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正确;

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前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B错误;

C、中心体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故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C正确;

D、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D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

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A正确;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能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Y的精子,因此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YYXXX的后代,B错误;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所含染色体数目应该是4的整倍数,若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

D、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若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B

 

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pH值,所以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解答】解:A、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pH值,所以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在实验取值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不一定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A错误;

B、因为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与琼脂块的大小无关,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的是运输效率,不是运输速率,B错误;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无法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C错误;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D正确.

故选:D

 

5.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后期

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

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染色体变异不能增加基因的种类,增加基因的数量,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增加基因种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2A基因的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若基因型(AAa)中的A分别用A1A2表示,则三体(A1A2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如下:A1A2移向同一极,另一极为a;若A1a移向一极,则另一极为A2;若A2a移向同一极,则另一极为A1.因此三体能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AAAAaa=1221,即a配子的概率为,雌雄配子结合后,从而得出三体自交后产生Aaa的概率.

【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生物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不能增加基因的种类,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增加基因种类,A错误;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2A基因的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B错误;

C、若基因型(AAa)中的A分别用A1A2表示,则三体(A1A2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如下:A1A2移向同一极,另一极为a;若A1a移向一极,则另一极为A2;若A2a移向同一极,则另一极为A1.因此三体能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AAAAaa=1221,即a配子的概率为C错误;

D、由于三体能产生如下四种配子,比例是:AAAAaa=1221,雄配子Aa和雌配子a结合,还有雌配子Aa和雄配子a结合,所以故三体自交后产生Aaa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D

 

6.真核细胞中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体AAtRNA.理论上一个真核细胞中这种复合体的个数,以及一个核糖体能容纳该复合体的个数分别是(  )

A612 B642 C611 D641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解答】解: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则tRNA61种;一个核糖体能容纳2个转运RNA

故选: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1)生物膜系统是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的总称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人红细胞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磷脂) ,主要区别有: 细胞膜含有少量的糖类,而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没有糖类 .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小鼠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小于变形虫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3)对人体其他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糖类的含量基本接近8%,偶尔有个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大约只有2%,该细胞最有可能发生了 癌变 ,引起因素有 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素 

4)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细胞膜的制备,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的总称,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用哺乳动物获取的膜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只有细胞膜,成分单一,因此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做实验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磷脂),主要区别有:细胞膜含有少量的糖类,而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没有糖类,细胞膜上有运输矿质离子的载体,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小鼠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小于变形虫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3)癌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引起癌变的因素有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素.

4)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故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较高.

故答案为:

1)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的总称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人红细胞

2)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磷脂)  细胞膜含有少量的糖类,而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没有糖类  小鼠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小于变形虫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3)癌变  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素

4)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8.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

O2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

注:O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提供二氧化碳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既可以作为 对照组 ,又可以测 呼吸作用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38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 增加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由题意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光质,因变量是氧气的变化,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表格中氧气相对变化量是净光合作用强度,第9组没有光照,O2相对变化量是﹣4,因此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是4;植物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由分析可知,植物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解答】解:(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

2)第9组没有光照,属于对照组;该组氧气的减少量是呼吸作用强度.

3)由表格信息可知,绿光条件下,实际光合作用的﹣1+4=3,即绿光条件下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消耗还原氢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由表格信息可知,红光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5,呼吸作用强度是4,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192小时合成的有机物是19×2=38

5)如果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增多,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增加.

故答案为:

1)提供二氧化碳

2)对照组          呼吸作用

3)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38

5)增加

 

9.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的复制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 A1B1段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E2F2 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哪一段变化相同? C1D1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 图4 .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 极体和卵细胞 .图3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图4 

4)图3细胞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在前一时期是 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图35中,与图1C1D1段变化相同的是 图3和图5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图1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1C1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1D1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1E1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A2B2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2D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2F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3:图3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4:图4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5:图5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1)图1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使得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基因突变就发生在DNA复制时.

2)图5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暂时加倍;而图1中的纵坐标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因此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由两个变成一个,说明此时着丝点一分为二,即C1D1段.

3)雄性激素是睾丸中产生的,而图4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极体和卵细胞,图3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5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对应图4

4)图3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该细胞的前一时期,着丝点还未分离,它们是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图1C1D1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引起的,与此相同的是图3和图5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    A1B1        

2E2F2   C1D1

3)图4 极体和卵细胞     图4

44  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图35

 

10.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区段,可影响果蝇眼睛的形状.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16A区段

小眼数

眼形

基因组成

779

正常眼

XBXB

356

棒眼

XBBXB

68

棒眼(更明显)

XBBXBB

注:1表示16A区段.2.果蝇眼睛为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1)从表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果蝇的眼形变异属于 重复  (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 .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为 16A区段重复越多,棒眼越明显 

2)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XBBY .若想根据果蝇眼形就能判断出子代性别,应选用表现型为 正常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 做亲本.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BXB,其基因组成及位置如图所示.已知d在纯合(XdBBXdBBXdB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若棒眼雌果蝇(XdB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性别为 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 ,其中雄果蝇占  

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出现新的隐性致死基因p,用棒眼雌果蝇(XdB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可以从F2中的性别推断是否产生了新的致死基因.

 F2全为雌性 ,则说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F2有雌有雄 ,则说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从题中表格可以看出,棒眼个体的一条染色体上的l6A区段重复一次,因此该染色体上具有两个B基因;而更明显的棒眼的两条染色体上的l6A区段均重复一次,因此每条染色体上均具有两个B基因.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答】解:(1)从表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果蝇的眼形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由于果蝇的染色体中增加了一片段而引起的变异.

2)根据表中信息可推知,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BBY,若想根据果蝇眼形就能判断出子代性别,应选用表现型为正常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的果蝇做亲本,子代中雌果蝇都是棒眼,雄果蝇都是正常眼.

3若棒眼雌果蝇(XdB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性别为XdBBXBXBXBXdBBY(能使胚胎致死)、XBY,其中雄果蝇占

Fl中的棒眼雌果蝇为XdBBXp,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后如果致死则只有雄性.如果不致死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故答案为:

1)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  16A区段重复越多,棒眼越明显

2XBBY 正常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

3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   

F2全为雌性  F2有雌有雄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自养需氧型的硝化细菌能够降低水体中的铵盐,对水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

1)培养硝化细菌时,将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防止冷凝形成水滴污染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铵盐为硝化细菌的生长提供 氮源(能量和氮源) ,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 选择 培养基.

2)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 无菌水 .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应对样本菌液进行 适当的稀释 处理.

3)实验:探究弱酸弱碱条件下硝化细菌对铵盐转化能力的大小.

取含铵盐的液体培养基均分成 3 等分,其PH值可依次调节为 579(或678) ,培养相同的时间后,可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的 铵盐的剩余量 来判断硝化细菌分解能力的大小.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细菌.筛选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用平板培养筛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微生物培养中将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形成水滴污染培养基.硝化细菌能够利用铵盐的氧化释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机物,同时也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氮源.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需要进入碳源,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无菌水.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说明菌液浓度过大,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处理.

3)探究弱酸弱碱条件下硝化细菌对铵盐转化能力的大小属于中,需要设置酸性、中性、碱性三组进行相互对照,所以取含铵盐的液体培养基均分成3等分,其PH值可依次调节为579(或678),培养相同的时间后,可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的铵盐的剩余量来判断硝化细菌分解能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

1)防止冷凝形成水滴污染培养基   氮源(能量和氮源)      选择         

2)无菌水    适当的稀释

33      579(或678)铵盐的剩余量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请回答.

1)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C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C.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2)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据此分析,原因是 叶绿体DNA和与原核生物DNA结构类似 

3)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 不遵循 (答遵循不遵循)分离定律,不会随 花粉 花粉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 母本 父本母本)的遗传特性.

【考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分析】1、根据题干分析,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形成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如将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形成的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则不能通过花粉传播,避免基因污染.

2、细胞质遗传,后代具有母系遗传特点,后代不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性状分离比.

【解答】解:(1A、叶绿体不会进入精子,可以进入卵细胞,故A错误,

B、转基因植物一般是杂合子,则植物杂交的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故B错误;

C、花粉中含有精子,其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故C正确;

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没有生殖隔离,故D错误.

故选:C

2)由于叶绿体DNA和与原核生物DNA结构类似或由于叶绿体大多数基因的结构、转录与翻译系统均与原核生物类似,因此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

3)叶绿体转基因是属于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特点.而基因分离定律是细胞核遗传,因此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花粉中细胞质较少,受精卵中细胞质几乎来之卵细胞的,因此叶绿体转基因不会随着花粉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

1C

2)叶绿体DNA和与原核生物DNA结构类似

(由于叶绿体大多数基因的结构、转录与翻译系统均与原核生物类似  合理答案给分)

3)不遵循       花粉          母本

 

13.(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展.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循环经济 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考点】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其目标.

【分析】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解答】解:(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故答案为:

1)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2)循环经济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下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届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