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一期末

1、后世学者在评价西周宗法制时说:“古人非不知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这位学者认为:                  (    )

A 王位兄终弟及优于王位父子相传      B宗法制不能产生贤能的君主

C嫡长子继承制更利于西周长治久安    D家天下必然导致贵族内部相互争斗

2、、钱穆说:“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下列史实用来支持上述观点的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推行朝议制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 明中后期太监乱政

3、“至隋朝,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因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为内史省。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因避李世民讳,改部为■■”上述材料中的两处空格处文字应分别是 (   )

A门下省、礼部            B 中书省、民部   

C 尚书省、吏部            D书省、礼部

4公元前399年,雅典公民苏格拉底被控腐蚀青年的心灵,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神灵”嫌, 最后陪审法庭以二百八十一票对二百二十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进而判他死刑。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时期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5、英国代议制民主是传统和现代成功结合的典范。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形象地将它描述为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一种惊人的技艺”。下列史实不符合这种结合的是                                                (      )

A英国近代政党制度的形成       B 英王逐步“临朝不理政”

C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英国议会立法权的确立

6、林肯总统在某次政府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政府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 “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这表明                                                            (     )

A美国总统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B林肯行使了联邦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

C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D美国联邦政府中总统的实际权力较大

 

7、“图一”是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我们能从中提取到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A 太平天国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B《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都能得到贯彻实施

C太平天国免除了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负担

D太平天国政权也能顺应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8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革命事件说:虽然他们的口号极端幼稚可笑,愚昧堪怜,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文中“他们的口号”指的是(     

太平天国“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义和团的“扶清灭洋       

C革命派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五四运动的“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01895年,孙中山组织首次反清起义,社会舆论普遍斥之“乱子大逆不道”。但1900年,孙中山又组织了一场反清起义,对此舆论界却“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         B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阴谋败露

C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D孙中利用同盟会的《民报》长期宣传革命

11、据蒋介石民国二十年的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壮举应该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中日黄海海战       

C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2司马迁在《六国年表序》里说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种情形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谋而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这种情形开始出现于                                  (      )

A五四运动期间                     B红军长征前后    

C 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1943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可以看出(  )

A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基本上实现民族独立

C中国摆脱英美帝国主义压迫                     D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1419306月,中共主要领导人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李立三赞同走苏俄十月革命的道路      B中共尚未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C中共开始认识到农民革命力量的     D李立三反对单纯的中心城市武装暴动

15、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宣言说: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不管他们与红军之间在对内问题上有任何分歧,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该宣言发布的背景是                                (    )

  A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             B华北事变发生

  C遵义会议胜利召开                      D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16、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民族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C日本军队蓄谋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D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17、右边“图二”是中国近代某一战场的

局部示意图。该事件是(     

A徐州会战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18图所示的歌曲选段最早应该传唱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初期                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1919409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表明

A蒋介石肯定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战术战法              B国民政府停止在正面战场抵抗

C新四军敌后游击战有效牵制了日军正面进攻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趋向一致

20、《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使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利用手中的政权,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解决社会公平公正 问题                         D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211949年,南渡台湾的国民党依靠美国、日本的支持,与祖国大陆长期处于隔绝敌对骨肉分离状态,这违背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这种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的标志是(  )

A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B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C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连探亲

D 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2十月革命时期,为了赢得广大工农兵的支持,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当时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D选举列宁为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主席

2350年代,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协定: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该会议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国际会议   

C26届联大            D首届不结盟运动大会

24、我国从1952年开始反思“一边倒”方针的外交局限性,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新的外交政策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结伴而不结盟的方针                         D团结第三世界反殖反霸

251959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蒋介石指示台湾国民党当局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国民党事实接受了“一国两制”方针         B美国主动改善同中国大陆的关系

C蒋介石反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              D海峡两岸敌对关系日趋紧张

 

 

 

二、非选择题(3小题,合计50分)。

26、(12分)历史图片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政治知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求:比较图三、图四两幅图,首先提取有关唐宋间政治变迁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迁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近代以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的核心任务之一。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北疆)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入侵新疆,并建立政权悍然称王……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着手解决西北问题1871年,左宗棠在兰州建立甘肃制造局,自造枪炮等新式武器。左宗棠还从上海采购一批西洋纺织、凿井、开渠机器,发展兰州经济,以解决收复新疆的后勤补给问题。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 “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1876年左宗棠抬棺西征以示决心,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实际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战略战术,并指示各军:回部为安酋驱迫,厌乱久矣。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如时雨,此其时也。清军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望风授命……”18812左宗棠又配合赴俄谈判曾纪泽收回新疆伊利。

——摘编自《中华百年祭·军事卷》《左宗棠全集》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1982年,邓小平同英国首相会谈时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今后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资料整理

 题: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分析左宗棠能成功收复新疆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69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即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周恩来曾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题: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签订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价《中美上海联合公报》?(5分)

 

 

 

 



 

武汉二中高一历史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B

C

A

B

A

D

B

C

C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C

C

B

A

D

C

C

B

B

C

26、(12分)【答案】。

1)信息:(4分)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反映了晚唐节度使的荣耀显赫地位
北宋时代文官出行图》反映了北宋文官们的荣耀显赫地位。

2)原因和影响:(8分)

唐朝后期,藩镇节度使拥有军事、财政和行政等大权,导致藩镇割据,威胁唐中央集权。北宋初年,为了解决藩镇(节度使)割据问题,实行重文轻武、以文统武政策,即一方面大力削弱武将们的兵权另一方面重用文官取代武人为地方长官,并加强监督。

北宋重文轻武、以文统武政策,铲除了百余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带来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埋下北宋积贫积弱隐患。

 

27、(23分)【答案】

1)背景:19世纪60年代,新疆遭到俄国等外部势力入侵。

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有:客观上,新疆战略地位重用,不容闪失。清政府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态度坚决 左宗棠在军事上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做了充分准备。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收复新疆的斗争。中国政府将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相互配合。(13分)

2)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影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主权。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结束被殖民屈辱历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10分)

 

28、(15分)【答案】

1)美国方面:70年代,美国深陷国内危机、美苏争霸不利、越南战争困境;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成为世界重用一极。美国政府希望改善同中国关系。中国方面:中国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抗衡苏联的威胁,需要改善同美国关系。中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促成两国关系的改善。(10分)

2)上海《联合公报》签订,标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这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但是,联合公报对“一个中国”和“美台湾军事关系”态度模糊不清,反映中美矛盾分歧仍然较大。(5分)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下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