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宝山区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2018  1  31 日( 农历 12  15)晚,中国全境及其他国家的部分地区,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可有幸观赏到一轮红月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日地球、月球、太阳形成一直线,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B. 该天文现象出现是因为月球将照向地球的太阳光线挡住形成的
C. 该日地球、月球、太阳形成一直线,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D. 这一天全球昼短夜长

【答案】C

【解析】解:月全食是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故C正确;
故选:C
朔,农历初一,上弦月,农历初七、八;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下弦月,农历二十三。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月相的相关知识。

2. 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和外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

A. 水星、金星 B. 金星、火星 C. 火星、水星 D. 火星、木星

【答案】B

【解析】解:依据八大行星的距日关系,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和外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金星、火星。
故选:B
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3. 如图所示某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 太阳直射赤道

 

【答案】C

【解析】解:A、地球公转在1月初为近日点,在7月初为远日点,夏至日靠近7月初的远日点附近,不符合同意。
B、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不是南回归线,不符合同意。
C、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正确。
D、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不是赤道,不符合同意。
故选:C
读图可知,图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则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在6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昼夜的纬度分布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4. 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

A. 玄武岩 B. 石灰岩 C. 花岗岩 D. 大理岩

【答案】D

【解析】解:根据已学知识,玄武岩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
故选:D
岩石圈中有三大类岩石,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该题只要记住主要岩石类型即可解答。
考查三大类岩石,关键是记住相关的知识。

5. 黄土地貌中各种形态中受外力侵蚀最强烈的是(  )

A. 黄土峁 B. 黄土塬 C. 黄土沟 D. 黄土梁

【答案】A

【解析】解:黄土地貌中,黄土塬是面积广阔、地形平坦的台地,其边缘陡峭;黄土墚是呈长条形的黄土高低,两侧陡峭;黄土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其形成的过程是:黄土塬受流水侵蚀形成黄土墚;黄土墚两侧的为黄土沟;黄土墚再继续受侵蚀断开形成黄土峁。所以黄土地貌中各种形态中受外力侵蚀最强烈的是黄土峁。
故选:A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由于水土流失越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表现为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地貌的侵蚀,属于基础题,根据其形成过程即可解答,熟记课本内容即可。

6. 酸雨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是及其严重的,被称为“空中死神”,下列选项中属于全球酸雨主要分布区的是
(  )

A. 西亚 B. 中亚 C. 东欧 D. 北美

【答案】D

【解析】解: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的分布是西欧、北美和东亚(中国)。欧洲酸雨较突出的国家是瑞典和挪威。我国酸雨的分布集中在长江以南,已经形成华中、西南、华南和华东四大酸雨区。
故选:D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高温燃烧生成的一氧化氮排入大气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氮,遇水生成硝酸和亚硝酸。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重点掌握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的分布是西欧、北美和东亚(中国)。

7. 下列示意图中,反映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台风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故选:D
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压系统与天气.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

8.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东侧为温带荒漠带,西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壳物质组成

【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干可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端大致位于西风带控制,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侧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可能形成降水,为温带荒漠带;西侧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造成东西景观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故选:A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地球的形状、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人类活动等。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属于基础题,根据其地理环境解答即可。

9. 某自然灾害监测站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  )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雷达技术

【答案】A

【解析】解: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就是将灾害地区的受灾影像的传递,受灾影像是由遥感技术获得,所以,最佳途径是遥感技术。
故选:A
遥感即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象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以及变化。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10. 经过长期的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美国东部 B. 中国西部 C. 巴西北部 D. 澳大利亚西部

【答案】A

【解析】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东亚东南亚、南亚、欧洲西部、美国东部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A选项正确。
故选:A
亚洲东部: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其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0人以上。南亚: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东部,其平均人口密度接近每平方千米300人。西欧: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约160人。北美东部:包括美国东半壁和加拿大东南角,每平方千米30100人。
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1. 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按照主导区位因素划分,甲类工厂最有可能的是(  )


A. 石油加工厂 B. 棉纺织厂 C. 炼铝厂 D. 制糖厂

【答案】D

【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占成本的比例最大,因而其代表的工业类型是原料指向型。甲类工厂最有可能的是制糖厂。
故选:D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12.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

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答案】D

【解析】解: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选:D
“普遍的生育二胎”政策,这是人口政策划时代的转变,对中国长远发展的意义重大。首先,这确实可以满足一部分人口的生育愿望,提高了这部分人口的幸福水平,提高了生育率。其次,这为“人口政策的继续改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由于政策宽松了,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在大幅度下降,绝大部分人口都会在政策范围内自由生育。
本题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政策及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3.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下降

【答案】B

【解析】解: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故B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所以ACD不是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联系。
故选: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等。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城市化产生的影响,重点掌握城市化过程的基本标志是解题的关键。

14. 我国地域文化中,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特色的是(  )

A. 云贵高原文化区 B. 江南水乡文化区 C. 华北平原文化区 D. 东北黑土文化区

【答案】C

【解析】解: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为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北京属于华北地区。
故选:C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地域文化的差异,属于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15. 如图所示,不同地点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控制月份坐标图。图中①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田农业 B.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C. 地中海型农业 D. 牧场畜牧业

【答案】D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①地终年受西风控制,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
故选:D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本题以不同地点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控制月份坐标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地区分布。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6. 浙江义乌的柳市镇面积不大,但却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除拥有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 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能源充足 ④协作条件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解:浙江义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故①③错;
主要依靠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劳动力,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故产业协作条件好,故②④正确;
故选:D
浙江义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17. 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从民居、服饰等方面体现其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 传统服饰以宽松的阿拉伯长袍这一服饰特征体现的是下列哪个地域文化圈的特征(  )

A. 东亚文化圈 B. 伊斯兰文化圈 C. 非洲文化圈 D. 拉丁美洲文化圈

【答案】B

【解析】解: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
故选:B
伊斯兰文化圈(又被称作阿拉伯文化圈、中东文化圈),其区域主要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东南亚(泰南、马来西亚、印尼、及菲律宾棉兰老岛)及非洲的部分地区。其特征为民众多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字母使用广泛。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地域文化,属于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18. 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  )
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垦梯田是对地形条件的改造,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保持水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故选:B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基础等)
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知识的识记。

19.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 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 g 区最有可能的是(  )


A. 住宅区 B. 文化区 C. 工业区 D. 中央商务区

【答案】C

【解析】解: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位于河流下游地区的g区最有可能的是工业区。
故选:C
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工业区的布局,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20.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市发展的意义是(  )

A. 改变城市空间同心圆结构 B. 加快上海的逆城市化发展
C. 带动上海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D. 市中心地价降低,市郊地价上升

【答案】C

【解析】解:上海迪士尼乐园占地面积大,属于第三产业,说明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调整了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故C正确;
迪士尼乐园对城市空间结构、逆城市化、低价方面关系不大,故ABD错;
故选:C
上海迪士尼乐园占地面积大,属于第三产业,能带动大量就业。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产业升级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21.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自然地理单元。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自然景观差异大。 流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流两岸海拔较低,是青藏地区重要的青稞种植区。 如图1所示青藏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

材料三:拉萨和上海某年夏季辐射观测数据

地点

 海拔(米)

 太阳直接辐射(瓦/2

 拉萨

 4507

 1116.5

 上海

 3

872.3

1)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
带分布示意图,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图中 A 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其自然景观和其他两个自然区差异很大。 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种植的最主要地区之一,分析该地青稞种植的自然优势。
4)拉萨与上海纬度位置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远高于上海。 从气候和地形两个角度分析拉萨年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

【答案】解:(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图中A处自然带的名称为落叶阔叶林带,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自然带的差异体现在基带不同,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带;南坡自然带带谱丰富,北坡自然带带谱较少;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原因是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南坡基带海拔低且受西南的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好,随海拔上升水热条件变化显著,所以自然带带谱丰富;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
3)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种植的最主要地区之一,该地青稞种植的自然优势为地处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丰富;受西南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好;地势地平;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水资源充足;海拔高,光照强。
4)拉萨与上海纬度位置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远高于上海。拉萨年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为拉萨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
故答案为:(1)落叶阔叶林带。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差异:基带不同,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带; 南坡自然带带谱丰富,北坡自然带带谱较少; 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原因: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 南坡基带海拔低且受西南的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好,随海拔上升水热条件变化显著,所以自然带带谱丰富; 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
3)地处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丰富; 受西南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好; 地势地平; 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水资源充足; 海拔高,光照强。
4)拉萨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

【解析】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和日照长短。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青稞种植的自然优势、拉萨年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2.  23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18  2  9 --25 日在韩国平昌举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昌位于东经 128 度,北纬 37.3 度,本届冬奥会被认为是史上最冷的冬奥会。 随着赛程的推进,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证。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 2022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材料二:2018 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主席李熙范希望平昌和江陵的奥运场馆在赛后也能被积极利用。 本届奥运会将创造经济效益约 65 万亿韩元(折合 600 亿美元),李熙范表示“通过平昌冬奥会,江原道在地域经济发展上会实现重大突破。”
材料三:日本、韩国、中国相对位置图及朝鲜半岛示意图

1)平昌冬奥会被认为是史上最冷的冬奥会,描述平昌冬季的气候特征,并从成因上分析平昌与欧洲同纬度地区相比特别寒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描述朝鲜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材料三,描述朝鲜半岛城市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根据材料分析平昌冬奥会对韩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解:(1)读图可知,平昌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原因是平昌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高纬内陆的西北季风影响,由于风从高纬大陆吹来,所以寒冷干燥;而同纬度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来自低纬海洋的西风的影响和北大西洋暖流,温和湿润。
2)读图可知,朝鲜半岛的河流多发源于东部的山地,向西流入太平洋,所以其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
3)读图可知,朝鲜半岛的城市多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位于地势低平地区,且多沿着河流分布。因为西部多位于河流下游,受河流沉积作用,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发达; 港口众多,交通便利;河流沿岸,水资源充足。
4)冬奥会涉及人口众多,对韩国经济发展来说,可以带动韩国特别是平昌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需要体育场馆宾馆等,平昌和江陵的奥运场馆在赛后也能被积极利用;大量人口涌入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冬奥会为世界性盛会,可以扩大韩国尤其是平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带动其旅游业的发展;平昌奥运会将创造经济效益约 65 万亿韩元,折合 600 亿美元,所以冬奥会能带动消费,可以辐射刺激周边地区的各产业经济增长;大量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故答案为:
1)平昌冬季气候特征:寒冷干燥。原因:平昌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高纬内陆的西北风影响,所以寒冷干燥,同纬度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来自低纬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2)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依据:河流流向,许多大河从东往西流入太平洋。
3)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 位于地势低平地区。原因:西部以平原为主,农业发达; 港口众多,交通便利。
4)带动韩国特别是平昌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馆);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扩大韩国、平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奥运会带动消费,可以辐射刺激周边地区的各产业经济增长;带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1)不同的气候其特点不同,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洋流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根据河流流向可以确定地势高低。
3)根据图示可以确定,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且多沿河分布,影响其因素主要有水源、地形地势、交通、资源等。
4)文体运动一般可以影响基础设施、提高知名度、影响经济发展、旅游业和就业等。
本题以平昌冬奥会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和影响,属于基础题,一般而言,运动会的影响基本上类似,差别不大。

23.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境内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丰富,风景优美,有 100 多个医学度假景区,有 9000 多个历史遗迹和考古发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的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中哈两国贸易额占整个中亚地区与中国贸易额的 70%
材料二:中亚地理简图。(图1

材料三:哈萨克斯坦三大产业占 GDP 的比重变化统计图(图2

1)中亚地区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之一,春季漫天飞舞的沙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试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中亚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哈萨克斯坦 2005-2010 年间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
3)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受益国之一,在新的发展时代,请根据上述材料,为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合理性建议。

【答案】解:(1)自然环境:当地气候干旱,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表沙漠广布,春季风力大;人文活动:人口增加,破坏植被和过度放牧。
2)哈萨克斯坦 2005-2010 年间第一产业占主导,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变化平稳。
3)第一产业:加大技术和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积极调查市场,适宜市场需求。
第二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高能源使用率和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出台政策积极支持发展第三产业,利用本国的旅游资源和“一带一路”优势,扩大客源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知名度。
故答案为:
1)自然环境:气候干旱( 降水少); 春季风力强劲; 境内沙漠分布广,靠近沙源。
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快; 过度放牧、开垦,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哈萨克斯坦 2005-2010 年间第一产业呈现下降趋势,二、三产业总体比较平稳;产业比重形成“一二三”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为主导产业)。
3)第一产业:该国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可科学发展畜牧业; 加大科技投入,对农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第二产业: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可积极发展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 该国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和煤、石油等能源,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
第三产业:积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搭乘“一带一路”发展快车道,加强与中国等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该国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大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使一二三产业保持合理的比例,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解析】1)自然环境从气候、土壤方面分析;人文活动主要从人口、植被破坏方面分析。
2)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变化分析。
3)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特点提出合理建议。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中亚气候、产业结构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期中生物试卷 下一篇: 2017-2018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