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真题训练(含解析)

2019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真题训练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第16-19题。(15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1)予作文以记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3)连月不

4)春和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政绩显著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出

19.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4分)

【答案】

16.(共4分)

1)同“嘱”,嘱托  (2)壮丽景象  (3)天气放晴  (4)日光

17.(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分)

2)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考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2分)

18.C(3分)

19.参考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流血流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4分)

【解析】

16.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注意“属”是通假字,“大观”是名词。“景”是古今异义词,这里译为:日光。

17.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语及特殊用法的词语。(1)要注意译文的语气。(2)要注意“庙堂”“忧”“江湖”的含义。

1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非古仁人无悲喜之情,只是古仁人能够做到开朗、达观的看待,把家国、天下、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19.围绕“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为民而奋斗”回答,语意通顺即可。

二、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国怀乡________

③宠辱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膝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答案】

1)同“嘱”,嘱托;离开;一起
2)①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C  

【解析】

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注意“属”是通假字,“去”是古今异义词。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嗟夫:唉。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湖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极其给人的感受,而不是表明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 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第6~9题。(1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下面句子中,对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前人之述矣(详尽)      B. 连月不(天气放晴)

  C. 则有去怀乡(国家)      D.至若春和明(日光)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行道人弗受       

  B. 则北通巫峡          康肃忿

  C. 感极悲者矣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     

  D. 必曰            真无马邪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

6. (3分) C

7. (3分) A

8. (3分) B

9.(4分)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解析】

6. (3分) C (国都,都城)

7. (3分) A (A.都是:的;B.这样/……的样子;C.表顺承/表转折;D.他/表诘问语气)

8. (3分) B (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不同)

9.(4分)翻译句子要抓住重点词语,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通顺即可。

本题译为: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重点词语:“以” 解释为:因为;  “忧” 解释为:忧虑。)

 

四、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              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          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答案】

7.B

8.(1)(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

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9.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10.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发司农之菜;  C:募民兴利。

【解析】

7.此題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暗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D.发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安宁;“徒”,迁移;“惠”,恩惠。

9.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即加标点)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译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辅助。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翻译为: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意思有三层:救灾、利民、先王功绩,标志性的词语有“因”“此”,在这两个词语前面画“/”即可。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C考查的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

 

附:【《范仲淹救灾》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2分)

1)百废   具:          (2)辱偕忘   宠: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文:                  

16.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7.本文“后天下之乐而”中加点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4.(1)(1分)具:同“俱”,全,都,皆。  (2)(1分)宠:荣耀。

15.(1)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2分)

 (2)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2分)

16.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浩渺、湖水波澜壮阔的宏伟气势(1分)。

17.(3分)答题示例:两个“乐”,都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的思想(2分)。二者的不同在于欧阳修的“乐”,还包含有山水之乐、宴酣之乐(1分)

 

【解析】

14.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结合句意理解即可。(1)“具”为通假字。同“俱”,全,都,皆。 (2)宠:意为“荣耀”。

15.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含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2分)

2)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2分)

16. 注意找准修辞方法。注意答题格式。本题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浩渺、湖水波澜壮阔的宏伟气势(1分)。

17.本题考查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结合文意及作者思想主张分析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淫雨霏霏”,鄂教版写作“霪雨霏霏”;“日星隐曜”,鄂教版写作“日星隐耀”。
9.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
②百废具兴______
③则有去国怀乡______
④至若春和景明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__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抨击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12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9.①景象②通“俱”,全,皆③国都④日光

10.①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B

12.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解析】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观:景象。
②词语所在句句意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是通假字,通“俱”,全,皆。
③词语所在句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
④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
10.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话,注意“庙堂”指在朝廷作官;故翻译为:在朝廷作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句中重点词有: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句意为: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ACD正确;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故选B。
12.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可以看出不管何时都应该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春和景明______

②心旷神怡______

③悉成明霞______

④得踏危石______

10.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12.填空和解答。

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 ______ --晚望月孝然祠外-- ______ --晓起观海门日出

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答案】

1)①日光 ②愉快 ③全,都 ④能够

2)C

3)①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

②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4)①观返照吸江亭   听晚梵声出松杪

②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

②句意为:心胸开阔,精神愉悦。怡,愉快。

③句意为:都成为明亮的霞光。悉,都。

④句意为:能够踏在高石上。得,能够。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在/在

B.有时/有时

C.因为/凭借

D.的/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跃,跃动。影,月影。句意: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

②重点词语:始,开始。数,几。句意: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4)①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乙文中的“观返照吸江亭“和“听晚梵声出松杪“可提炼作答。

②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甲文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下文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纯为写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大观:雄伟景象。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暮:傍晚时分。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6.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

 

 

17.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14.B    

15.我看那巴陵的美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

16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能把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

17.语段(二)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膝王阁,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洞庭万顷水天一色、香无际涯”“岳阳更雄”的特点。 语段(一)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语段(二)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14.B选项中的“浊浪排空'中的“排空”是冲向天空。

15.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字词。“胜状”译为:“美好情状”“一”译为:全。

16.本段情景交融。注意结合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能把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

17.注意结合对比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九、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6.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怀乡      去:到,往

B.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C.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吾谁与               归:归依   

7.下列各项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

B.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无敌国外患者

C.不物喜,不以己悲    扶苏数谏故

D.感极悲者矣     环而攻之不胜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答案】

6. A    7.C    8. D  

【解析】 

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去国怀乡”中“去”是“离开”的意思。

7.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代渔人见到的景象;B.连词,就/连词,如果; 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故选C。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主旨,故D项错误。

 

 

十、

(一)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对《望江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诗感情上的大转折,船尽江空,希望落空。

B. “断白蘋洲”运用夸张手法,抒发了独处深闺女子盼不到心上人的痛苦之情。

C.这首词情景交融,景有层次,情有起伏,绵绵情感让人心碎。

D.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借倚楼望帆这一细节,细腻地描绘女子盼心上人归来的情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奉命危难之间(《出师表》)

B.环面攻而不胜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C.居庙堂之高则忧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满目萧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

予作文以记之   属:

②锦游泳         鳞:

③斜晖脉脉水悠悠   脉脉:

亲戚畔之         亲戚: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说说你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理解。

 

 

6)选文(三)中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

 

 

【答案】

1)D

2)A

3)①通“嘱”,嘱托、嘱咐   ②代指鱼 ③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④父母兄弟

4)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5)指出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6)“得道”即“施行仁政”。理由:得道者多助。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大意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对照诗歌加以判别.D项中这首诗的风格是“清新自然”而不是“浓艳”,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于:在;

在危急之时奉命奉命出使。于:在。

B句意: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之:代词;

(陈胜)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

C句意: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其:他的;

能拿土石怎么样? “其”作副词,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D句意: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然:…的样子。

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然:这样

故选:A。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属,通“嘱”,嘱托、嘱咐。

②句意:美丽的鱼游来游去。鳞,代指鱼。

③句意: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脉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④句意: 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亲戚:父母兄弟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 以:因为。

句意: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重点词有:以:凭借。

句意: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本题中“交代滕子京被贬的身份”“交代滕子京不同于一般迁客骚人的行为”为后文作者作为滕子京的好朋友和他志同道合,都拥有和古仁人一样的情怀。

6)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不难看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君子具备了什么呢?“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十一、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进亦忧,退亦忧         否,非若是也。(《唐且不辱使命》)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分)

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译文: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答案】

12.(3分) B

13.(3分)B

14.(6分)

1)我曾经推想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大概同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不一样。

2)醉了能同人们一同享乐,清醒了能够用文字来述说的,是太守。

15.(3分)D

【解析】

12. B(然则/何时而乐耶)

13.B(“不以物喜”的“以”意思是“因为”,“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以”意思是“用来”)

14.注意结合重点词语译句子。(1)我曾经推想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大概同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不一样。(准确译出“求”1分; “或异二者之为” 1分,语言通顺1分)

2)醉了能同人们一同享乐,清醒了能够用文字来述说的,是太守。(译出倒装句式“叙以文”1分;译出判断句式1分,语言通顺1分)

15.D( “与民同乐”没有“先忧后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十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完成7~10题。(共13分)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 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 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7.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⑴至若春和景明__      ___    ⑵而长烟一空:__      ___

⑶林木历历可数:___      __   ⑷泫然不能自已____     __

左迁此地:___      ___

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⑵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9.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 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答案】

7. 景:日光、阳光; 明:明媚

或:有时。

历历:清清楚楚

自已:控制(抑制)自己(的感情)

8.(1)波动的月光闪烁着金色(动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静景)。

2)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写在白色丝绢般的溪水上。

9.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等(政绩卓著至极)。

10. D 。

【解析】

7.前三题是应该是课内部分,相对简单。景:日光、阳光;明:明媚(可结合“春和景明”这个由两个主谓结构构成的并列结构来分析)。或:有时。历历:清清楚楚(可参考《核舟记》中“珠可历历数也”句解释)。自已:控制(抑制)自己(的感情)(多用于否定式)。自,自己;已,控制(在《一面》中有文下注释的)。左迁:贬官,降低官职(应该学过的,我们应该学过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翻译的规则和技巧就是——①连猜带蒙,力争读懂;②逐字解释,用词慎重;③查漏补缺,句意要通;④注意句式,内外兼工。第一句是课内名句:波动的月光闪烁着金色(动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静景)。⑵时(不时)有(有)小舫(小船)往来(来来往往),如(像)蝇头细字(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着(可解释为“写”,因为主语是“蝇头细字”)(于)白(白色)溪(不用翻译吧)练(见文中注释)上——后半句比较繁,可以翻译为:写在白色丝绢般的溪水上。

9.这其实是一道翻译题。文中句子是“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翻译出来就是: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等(政绩卓著至极)。注意,文中还有两处注释帮你哦。

10.这道题的迷惑性很大,一定要仔细推敲。A、C正确,B基本正确。这样说是因为“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可以推敲推敲(古人往往是,并不意味全部是;全文是,并不意味节选也是。但靠上去贴个标签也没有问题)。C项中“楼前正对着君山”可能是“干扰项”,原文“排拆水面”(劈开水面,正对着这座楼)学生一时难懂。D比较明显,但“时间顺序”也有可能干扰“情感变化”:时间只是顺序,景色变幻才是外因,所以,“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闲淡”是因为“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雄快”是因为“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傍晚“愀然以悲”是因为“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真题训练(含解析) 下一篇: 2019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