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及句式知识点

 

文言文专题之词类活用和句式

 


 

 

1.什么是句子

一、句子成分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 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1). 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在句子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表示全句的语意说的“谁”或者“什么”。主语通常是名词或者代词,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物化的短

2). 谓语

谓语也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谓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有时偏正关系的短语也可以做谓语。

3.) 宾语

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常由名词、代词跟在动词后边,或者是名词、代词借助介词用在动词前边;另外表示开始、停止的动词和表示活动的动词短语可以做宾语(动词名物化)

4). 定语

修饰或者限制名词的成分叫做定语。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通常是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用在名词前边。定语后常用助词“的”。

5 状语

修饰或者限制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状语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通常是形容词、副词、数量词、表示处所或者时间的名词、介词结构,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状语后常用助词“地”

6).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

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补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极”、“很”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做补语。补语前面常常用助词“得”。

二、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 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


“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 “按照法律”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 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以”同动词相连接。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鲜肥”,就是形容词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 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举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 但微颔之《卖油翁》“颔”化为动词“点头”。

2. 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化为动词“下霜”。

3.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4. 妇抚儿乳《口技》“乳”化为动词“喂乳”。

5.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化为动词“说出”。

(二)名词作状语

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

2.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

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

4. 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

5.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 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3. 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4.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5.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化为名词,“产”“收入”。

(四)意动用法

1. 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


2. 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

5.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

(五)使动用法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

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3.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

4. 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

5.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三、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 也 ”“…… , …… 也 ”“…… , …… 者 也 ”“……

 

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2. 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 “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 “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

 

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忌不自信”中的“自”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五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 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 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5) 宾语用代词复指。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

 

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而将主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举例]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1.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 ‘不若与人。’”

  1.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 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3. 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4.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年人教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 2019年上海市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