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什么才能引领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学长达85年的研究,令人惊讶

凡是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能幸福快乐。但如何追求幸福?


今日,哈佛大学这项长达85年的研究,就像一束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我们探求幸福的道路。


而这个用科学方法来探究“幸福”的结论,或许颠覆了我们长久以来,有关金钱、声望等幸福因子的认知……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


哪怕是拼命搞军备竞赛、将娃卷上天,也无非是希望通过教育这一途径,为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增添更多砝码。


可是,究竟什么才是幸福人生最大概率的保证?这个问题玄而又玄。


一项针对千禧一代的调查中,76%的受访者表示,富有是自己的首要目标;50%的人表示,是出名;此外,还有事业成功


毕竟,金钱、名利、事业有成,这些是可以量化的,而“幸福”二字却很缥缈。究竟何为“幸福”?


哈佛大学一项成人发展研究,通过长达85年、覆盖724名参与者和他们1300多名后代的跟踪调查,给出了答案。


它也成为有史以来,对人类生活持续时间最长的纵向研究,记录了很多人完整的一生,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所思所想,进行了客观的实证探索。


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瓦尔丁格博士,是这项研究的第四任主任,他在最新出版的《美好生活》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项研究的完整记录,揭示美好生活与幸福的奥秘。



这项研究发现,人生最重要的幸福因子,既非金钱名誉,也不是成就与权力,而是人际关系的质量


换句话说,美好生活,是在一个能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关系网中得以维持的。


在个体越来越走向竞争、孤立的大环境下,为孩子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网,让孩子有与他人联结和社交的能力,反而是家庭教育中更为重要的环节。


作者甚至认为,基础教育也迫切需要增加“关系”这一课,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意识、识别和管理情绪,拥有打造良好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PART.01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幸福?



时间回到1938年。这一年,哈佛研究项目开始了对两组群体的追踪调查:


第一组是哈佛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阶层和家庭,都在二战期间完成大学学业;


另外一组是波士顿最贫穷区域的男孩。他们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麻烦最多、最底层的家庭。


研究人员会定期对每位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长达十数年,此后又陆续加入了他们的伴侣和子女,进一步追踪他们的人生走向。


后来,这群青少年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有的成了工人,成了律师、泥瓦匠、医生,还有一位成为美国总统。还有的成了酒精依赖者,一些患上精神分裂症。


有的从社会底层一路爬升到上流社会;而一些人却沿着相反的方向走过这段人生旅程。



研究者发现,无论出身哪个阶层,无论他们的人生开局是抽中彩票,还是一塌涂地,对于个体的幸福感、乃至晚年健康来说,有一些共性因素值得关注。


其中,因果关系最密切、最容易形成幸福分水岭的,居然是“人际关系”指标。


比起事业、声望和金钱,更影响一个人的长寿和身心健康的,反而是形成并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


“你的人际关系如何?和原生家庭关系好吗?跟子女关系好吗?有没有相伴超过十年的伴侣?有好朋友吗?”回答Yes和No的群体,在人生幸福满意度上有很大的差异。


当研究人员对调查对象的家庭进行访问时,会从多个方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


诸如,他们的父母有多严格或多仁慈?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否有一种持续的积极的情感联结?家庭成员经常吵架吗?简而言之,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有多少温暖和支持。


通过追溯很多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一个在早期家庭生活中拥有更亲密和温暖经历的孩子,哪怕未来的人生经历很多挫折和意外,他们也更容易和伴侣、他人建立联结、依赖和支持关系。


研究数据显示,有着温馨童年的调查对象,一半都达到了“最佳成人发展”;而童年经历糟糕的孩子里,只有八分之一达到同样的最佳发展水平。


研究还发现,假如一个孩子幼年时得到过爱与温情(不一定来自父母,也可以是其他人),他长大后会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


此外,他在社会上的处事和应对方式,会让别人倾向于靠近而非疏远,也就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和高薪。



一个有良好温暖的关系的人生,就好像有很多层的保护网。即使在人生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重大挫折、意外,也会被这一层层网托住。


而温馨有爱的童年,正是许多人最初的安全网。



PART.02

越来越孤独的少年

 


亲密关系对于幸福人生如此重要,与之相对的却是,现代社会正涌现出一股严重的孤独潮。


最新数据统计,一项来自世界各地5.5万名参与者的在线研究显示,每3个人里就有1个人说自己经常感到孤独。这些人中,最孤独的群体是16-24岁。


随着对人际需求的提升,孤独感也在青少年时期凸显。


身心孤独,正在成为青少年抑郁现象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近年来的研究,也大多将孤独感作为抑郁的先行因素,发现陷入孤独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抑郁。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在网上分享了一个故事。


来访者中有一位13岁女孩,在升初中后,总是闷闷不乐。她的妈妈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开导开导女儿。


她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和同学没什么矛盾,在家也乖巧懂事,而且成绩好,多才多艺。为什么会这样呢?


和女孩聊了几次以后,咨询师发现,这个在别人眼里很优秀的女孩,其实已经被巨大的孤独感所吞噬。她在日记里写了一首诗:


“我坐在拥挤的教室,

站在沸腾的操场,

穿过喧嚣的城市......

每天做很多事,

但都抵挡不过内心巨大的荒凉。

也许,我的心里,

住着一个苍老的小孩。”


造成今天的孩子越发孤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背后,其实是学校、家庭、整体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


比如,今天的孩子,在真实世界中与同龄伙伴缺乏自由社交的环境;


高竞争的学业环境,让他们普遍有“恐弱”“恐慢”的心理;


很多孩子与家庭之间的情感联结缺失、断裂;


家庭、学校对孩子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孤独,成了现代社会的底色,哪怕是“优等生”,也难以逃脱。严重情况下,它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孩子的童年创伤。


哈佛研究还发现,一个孩子童年的孤独,可能跨越数十年,影响一个人的成年后的家庭生活,甚至和下一代之间养育关系。哪怕他已取得了世俗的成功。



约瑟夫,是研究项目的第一代调查对象。他出生于一个较为贫寒的家庭,父母因为忙于农场生计,对他疏于陪伴。他在小小年纪,就培养出自力更生的能力,并考进了哈佛大学。


哈佛毕业后,在朋友和家人眼中,他稳重靠谱,事业有成,对家庭负责。但是,在妻子、女儿眼里,却好像从未完全了解他,他们之间缺乏内心的深度联结。


在亲密关系方面,约瑟夫是缺位的。他始终无法克服一个核心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哪怕是最亲密的人。


研究人员发现,这受他的成长经历所影响,源于他更深层次的心结——惧怕成为他人的负担。从小开始,他就习惯了保持独立、不依赖他人、也不展示脆弱的一面,这是让他感到安全的生活方式。


约瑟夫度过了孤独的童年,却在成年后的漫长岁月里,难以联结亲密关系。


罗伯特教授表示, “人类需要温暖的关系”,是一个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事实。


几万年前,智人幸存下来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性,几万年后,人类的身体和大脑也已经进化到需要与其他人联结的状态。


研究人员还做了许多探究社会联结与死亡风险关联性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联结越紧密的人,在任何年龄阶段的死亡风险都越低。这一点是不分国界、不分阶级、不分性别的。


而孤独对人的影响,不仅有心理层面,还有生理层面。他们会对疼痛更加敏感,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大脑功能减弱,睡眠质量降低,更加疲惫和易怒。


亲密情感纽带的建立,对成年人和儿童都具有重要意义。越是在高度竞争性、高压状态下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眼下,孤独的个体,越来越多。但是对个体的健康和幸福而言,每个孩子更需要的是爱、联结和归属感。它并非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幸福的根基。



PART.03

当务之急,

是构建亲密关系



哈佛这一研究项目,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如何才能帮助一个孩子最大程度地拥抱幸福人生。


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以破坏亲子关系为代价的鸡娃,究竟是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挤占孩子同伴社交、却用各类补习班填满,是否真的可取……


在这个日益孤独的社会,构建亲密关系,重视人与人的联结,让孩子感受到与自己、与其他人、与这个世界的联结,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孤独,走出内心的孤岛。


具体可以怎么做?罗伯特教授也给出了一些实操性建议。


1.家人之间的相处和沟通模式


每个人都会从孩童时期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中,继承一系列的习惯、观点和行为模式。


这些无意识的继承,也会影响孩子未来与他人建立关系、相互支持的方式,以及交往的能力。


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联结,就是处理情绪的能力。


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处理和化解情绪问题,往往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有深刻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


罗伯特教授提出的伴侣之间的相处方式,其实在亲子之间同样适用。


比如,当孩子遇到让你感到苦恼、失望、愤怒的事情时,我们在释放原始情绪之前,不妨停下来看一看,自己在想什么。


“为什么此刻我会有这样的情绪?我的生气/愤怒/失望的原因是什么?它从何而来?”


这些也可以变成换位思考,解读对方的感受。


“为什么此刻他会有这样的情绪?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反思性倾听”这一技巧也很重要。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不加评论地倾听,往往比好为人师,更有效果。


在倾听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个人理解上的反馈,培养亲子间的共情基础,比如,“你这么做是因为.....对吗?”


还有一种提高情绪处理能力的方法,是“自我疏离法”,也就是试着从对话中“后退一步”,跳脱出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当下的问题。


无论如何,亲子沟通和相处的关键,是我们能在情绪上稳定住、慢下来,向孩子表明我们正在努力理解他。


2.家庭生活中的仪式感


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建立家庭亲密关系的机会,比如,家庭共餐,就是最简单有力的一项仪式感。


研究人员发现,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有益。而定期的家庭聚餐,能带来孩子更高的平均成绩和更高程度的自尊,同时也降低了药物滥用、青少年怀孕和抑郁症的发生率。


现代家庭生活的节奏很快,餐桌,往往是每天难得的亲子对话和交流场合。因此,家庭共餐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亲子关系、了解彼此生活的机会。


无论是热点话题的探讨、彼此的喜好分享,还是家庭成员克服重大挑战的经历等等,都是极好的对话素材。




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马绍尔·杜克,在20世纪90年代致力于研究美国家庭。他发现,当面对困难的时候,那些熟知家族故事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好。


对家族故事的了解包括,“你知道你的(外)祖父母在哪里长大吗?你知道父母在哪里相遇吗?你知道家里发生过某种可怕的疾病或者事情吗?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故事吗?”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孩子们对于家族历史知道得越多,他们就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识,自尊心就越强,也就越相信自己可以为家庭带来更大的成就。


同时,对家族史的了解,能让孩子产生家族归属感,也让一个孩子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


3.增加社会情感教育


罗伯特教授认为,基础教育在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个重要内容:关系(relationships)。


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情感教育。


在这类教育中,孩子们可以发展自己人际沟通、社会交往,以及识别和管理情绪等方面的能力。未来,社交健康,也应该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跨越年龄、种族、性别和阶级的研究表明,参与过社会情感学习的学生,与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相比,表现出对同伴更积极的行为,也有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少的行为问题,以及更少的情绪困扰。


如今,全世界都开始重视社会情感教育。社会情感教育实施的最佳地点,除了学校,还有家庭。


哈佛研究中成千上万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与他人联结的需求,这种联结的需求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诚然,生命中充满了各种意外之旅,偶然的遭遇和不可预见的事件,都可能将生命带向一个新的方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际关系依然是成长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幸福体验的核心角色。


罗伯特教授说,“当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如何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爱,当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成长,并与他人联结起来时,美好生活就悄然出现了。”


(图文来自网络,侵权删) 


上一篇: 注意!2024上海中考体育评分标准!满足1项条件,免考满分! 下一篇: 长大后依然“跟妈亲”的孩子,通常是妈妈做对了4件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