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来源:学,科,网Z,X,X,K]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小令的作者是
2.“一点飞鸿影下”一句中“一点”表明 ,“影下”不能改为“飞下”的理由是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夜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来源:学科网ZXXK]
B.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于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的抒发由悲到喜的转移。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
4.古人有许多咏秋诗句,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5.积累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6.鉴赏:这两篇写秋的小令,历来为人们所传唱,请选择一个角度,品味其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白朴
2.远看大雁,远处天边的雁影成为一点;不可以,因为下文写的是“影下”的景,所以“影下”起勾连的作用。
3.C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5.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来源:Z_xx_k.Com]
(3)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来源:学科网ZXXK]
(4)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来源:学科网]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课外拓展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同“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对这首元曲有关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 曲中“淮山数点青如淀”是写草木葱茏、青翠欲滴的优美景象。
b.“箭”写江帆如苇叶,轻灵疾飞;“电”写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因山势陡峭,故飞如闪电。
c.“新月初学扇”一个“学”字,使月亮变得富有人情,顿显摇曳生姿。
d.“塞鸿”塞北鸿雁。“一字”是指鸿雁排成一字,掠过烟波浩渺的江天。
2.对这首元曲文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一二句写江写山是从大处、远处落笔,着重勾勒大江远山之寥廓,是静态画面。
b.三四句 写帆写泉,分别属长江淮山中的个体景物,是从近处,细处着眼,侧重描写江帆、山泉飞奔迅疾,是动态镜头。
c.五六句写月和云的变化明灭之态,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与前四句相比,笔势则由缓变急,由柔转刚,呈现出起伏跌宕。
d.全篇分合自如。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图画,好似一部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形,无不毕备。
参考答案
1.A 2.B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3年上海五四制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20《故乡在远方》同步练习 下一篇: 上海五四制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