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做了父母后才深刻领悟到:育儿之路就是这条漫漫长路。
有时父母的初心明明是好的,结果却给了孩子不小的伤害。
因此,育儿路上的上下求索不可或缺。
这6句话,如果父母记住并践行,能过滤掉99%的育儿烦恼,不妨一起读一读。
当妈后,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为什么我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付出那么多,可养出的孩子还是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是父母给的密不透风的爱,让孩子喘不动气。
美其名曰为“爱”,其实它早已变质,变成监视,变成控制,变成关住孩子的无形牢笼。
依然记得《小欢喜》中英子那绝望的、令人心碎的挣扎。
英子本是个勤奋上进、品学兼优的乖乖女,可妈妈说一不二的控制欲把她逼到崩溃,连续34天的失眠后,她选择跳海解脱。
此时,妈妈还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想尽办法为她好,她却如此痛苦?
英子痛哭着说出了积压内心已久的话:
“你从来都是凭着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我并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英子的话太让人心疼了,同时也给妈妈敲响警钟。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不是父母的牵线娃娃,他是有灵魂有思想的人。”
父母自诩是过来人,总想用自己的经验给孩子规划人生,却忘记了孩子早就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完整的人。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可以纵情呼吸和伸展。
主持人王芳在书中记录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
一次女儿婉儿的头发被皮筋缠住了,需要她的帮助。
可她当时手头一堆事情,就想简单给婉儿弄了一下,结果越弄越乱,她心生烦躁随口说:“什么破皮筋,剪断得了!”
婉儿急忙说:“不行妈妈,别剪断!”然后就跑出去了。
她忙完后才发现婉儿伤心地哭了。
原来,扎头发的皮筋是婉儿亲手编的,原料是最好的朋友送的。
婉儿委屈地哭诉:“妈妈,我编了一下午的头绳,我想您肯定特别喜欢,结果你说这是破东西,我好难受!”
这时王芳才想起来,头绳确实是婉儿有一天神神秘秘送给她的,当时她也是在忙,没太在意。
她很自责,于是认真地给婉儿道了歉。
王芳说:
“孩子单纯可爱,总是想把最好的礼物给妈妈,而妈妈也总是想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
可是常常忘记了,孩子需要的其实不用花钱,不过是一个笑脸和一份尊重。”
孩子送的每个礼物,不管是稚嫩的,还是粗糙的,都是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
而父母珍藏每个礼物,就是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尊重,更是爱孩子的真实表现。
如此,爱的暖流才在亲子之间荡漾开去,温暖并滋养着彼此。
陶勇医生在《目光》一书中写了他学生时代的一件事。
那时街面上开了很多家游戏厅,那是他和同学们的天堂。
他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全部换成了游戏币,一放学就疯了似的跑进去玩。
他经常看到别的家长进来把孩子连打带骂、连拖带拽地带出去,丢尽了颜面。
他无数次担心自己也会被父母如此对待。
然而一次也没有。
不是父母不知道他的行踪,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一天,父亲郑重地给他一张纸,上面列了一排清晰的日程表,包括吃饭、睡觉、写作业、看电视和睡觉,甚至打游戏。
父亲问他是否合适,不合适可以商量并更改。如果他按这个表执行,其他时间他可以自由支配。
受到父母如此大的尊重和信任,他倍感惭愧,下决心用好的成绩回报父母。
因此,他去游戏厅的时间渐渐减少了。
作家毕淑敏说: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身上确认自己的存在。
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孩子的尊严,否定孩子的价值,那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
父母的眼里有孩子的尊严,孩子的心里才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保护孩子的自尊,就是在保护孩子的成长动力。
如果父母常常盯着孩子短处或者弱项来为难孩子,看似是在帮助孩子,本质上满足的却是自己的虚荣。
成长和成才各有千秋,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要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沿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最终走向成功。
《父母的觉醒》中说: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的言行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产生影响,有的甚至左右孩子的命运走向。
所以,成为父母的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修行之路。
愿父母不丢弃学习,修正自身的不足,化作一颗闪亮的星,给孩子最好的指引。
(图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