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既是孩子,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当近年来各种关于虐童等事件发生时,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可能让孩子与这些新闻绝缘。可是,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如何和孩子就此类话题进行交流,让其了解真相却不至于对社会心生恐惧,让其学会保护自己但不至于自我封闭。今天少年商学院分享几位台湾专业人士给出的“攻略”(3月底台湾发生骇人听闻的女童被斩首事件,引起全社会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供大家参考。
状况一:当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时,和孩子安全密切相关。爸妈除担心社会新闻的模仿效应,想提醒孩子保护自己,又怕年幼孩子产生过大恐惧。若选择不沟通社会黑暗面,孩子到学校,不确定会从同学中听到什么讯息?家长该怎么掌握分寸?
与其担心孩子接收到什么讯息,爸妈可更积极将社会新闻转成「活教材」。以下是陪伴孩子及亲子沟通的要点:
家长先安定,家长不慌、孩子才不怕。家长毋须揣测孩子听到什么,只要做好心理准备,包括安抚自己焦虑情绪、沙盘推演如何和孩子谈论,以从容态度关心孩子对事件的了解,如:「你知道最近有坏人进入学校伤害小朋友吗?」有此破题,便能进行谈论。
沟通技巧:讨论事实,不要传达偏见。当惊悚的社会事件发生时,人们为了安抚内心的恐惧,并想快速找回掌控感,各式臆测纷纷出炉,企图快速破解事件。然而透过丑化、标签、激化所形成的「偏见」,反而造成对社会的扭曲,如:社会藏著很多「杀人魔」、玩电玩的人都心理变态……这种夸大式及以偏概全的想法,会使低年级孩子对世界产生错误判断,对人感到不安与不信任。因此,更好的做法是对孩子传递客观事实,如此才能获得安全感,并重新产生掌控感,家长可与孩子沟通四个重点:
1. 发生什么事?针对事件过度的报导,会催化孩子不必要的联想及恐慌,因此切勿针对细节进行过多描述,如:割几刀、流多少血等。倘若孩子主动提及相关情节,家长可选择性提供讯息,引导孩子解开疑惧,同时务必关心他的感受。
2. 发生率有多少?灾难式的夸大说法,会让孩子误认为:这类事件常发生。家长可用孩子能了解的经验,去理解事情发生率,如:从过去到现在,它的发生比起路上车祸的发生机率少很多。
3. 为何会发生?帮助他了解「坏人」的困境,如:他没有朋友、不快乐,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也不会找人求助,所以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他的头脑生病了,最后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这是情绪和心理教育,帮助孩子从中学到:「快乐」是需要学习,也是可学习的;情绪是需要被照顾,父母可成为他情绪的聆听者。
4. 怎么保护自己?我相信父母在事件发生前,就在教孩子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案件爆发后,只要再增添少许注意事项即可。此外,告知孩子,社会透过这些事件,会积极改善,一切会以孩子安全为重,如:加强学校安全防护等。(莫兹婷,格瑞思心理谘商所所长)
状况二:发生校园事件后,我重新提醒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不要靠近陌生人」。但孩子问我:「陌生人需要帮助怎么办?」「我们不是应该帮助别人吗?」我该如何回答他?
乐于助人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小朋友,每个孩子因为从小帮爸爸、妈妈的忙,所以得到讚赏与鼓励,因此孩子的大脑自然装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遇到有人需要协助,孩子总会自然而然的伸出援手,然而面对纷乱多变的社会情势,孩子的好心好意反而容易招致自己的危难。要孩子辨别谁是好的陌生人、谁是坏的陌生人,的确是件困难的事,我的答案是:「当然要帮!但是不需要你自己去做!」
孩子遇到的状况可能包括「路上陌生人跟孩子问路,并且请求孩子带他前往」,孩子认为顺路、或只是走一段路没有关系,却可能走入无人的小巷招致危险。我请孩子遇到这样的状况,可以请对方寻求警察局、便利商店的协助,甚至拉住身边其他路人请求协助,千万别觉得「小事一件」就轻易协助。请孩子想想,在当下他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是该快点回家?还是立刻前往安亲班?别因为「助人」而耽误了自己该做的事;如果陌生人硬要孩子协助,甚至拉住了孩子,这时候必须请孩子尽情的大叫,尽量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另一个状况可能是遇到了「路倒病人」或「可怜的人」,请求孩子协助,甚至请孩子捐助费用。同样的,请孩子找大人协助,别认为只是小钱而导致钱财露白,造成对方勒索、抢劫,甚至是绑架。
「保护自己、帮助别人」是遇到陌生人需要协助时的原则,但帮助别人并不需要完全亲力亲为,因此要让孩子了解「助人之心一定要有,但助人方法有很多种」,遇到了就应该立刻寻求其他大人协助,然后报告老师及家长,而我们可以机会教育,让孩子学到正确的助人方法,这样才能不耽误助人时机,又可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张旭铠,适健复健科诊所副院长、职能治疗师)
状况三:伴随社会新闻扩散,相关争议性讨论满天飞,如反对和赞成者对立的「是否废除死刑」?处于青春期的八年级的儿子也很热衷,问我是否赞同死刑?我该怎么回答?
关于亲子之间对于死刑存废的议题讨论,先避免陷入非黑即白、不是支持就是反对的对立拉扯。而是透过「死刑存废」这扇窗,和孩子彼此延伸出对于生命的关注、自我价值的澄清、对于事物的理性思考,及对人性的细腻同理与感受。
肯定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当家中八年级的孩子,热衷于死刑存废的议题,主动探询你对于死刑存废的看法时,我想这是相当值得给予肯定的事。让孩子了解自己与社会裡的人事物,彼此都存在著生命的关联性。
澄清彼此对死刑的认识。当孩子提出「为什么会有死刑」,我想在你回答之前,可以先听听孩子在现阶段的知识与概念下,他自己对于死刑有什么看法与认识。或者你也可以与孩子共同上网搜寻与蒐集,在不同的国情、宗教、社会、法律制度以及历史演变等情况下,各国对于死刑的态度与做法。当然,最后则回归到在我们自己身处的环境中,彼此如何看待死刑的存废与否(相关阅读:从女儿为“应当发展生化武器”辩护说起)。
对于生命的思考与延伸。我想你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同理受害人与家属的心理感受,及思索加害人应负的责任承担。思考谁拥有权利宽恕加害人?是否一定要宽恕?宽恕到何种程度?以什么方式进行宽恕?同时,关于正义的伸张,为谁伸张?谁来伸张?将以何种方式展现?到底是维护谁的人权?维护的程度?以及是怎样的成长过程及生命经验,使加害人走到眼前的道路尽头等。
死刑存废对切身的意义。你可以试著和孩子分享,也试著倾听青春期的他,如何表达死刑存废对于自己的意义,及对未来所处生活的关联性与影响。同时,尝试感受自己是如何随著不同的想法,在心中发酵出複杂的情绪。无论是对于受害人的伤心、难过、悲伤、不捨,或对于加害人的愤怒、生气、愤恨、痛恨。
学习对歧见的相互尊重。面对孩子询问爸妈是否赞同死刑?试著先让自己可能存在的强烈情绪沉淀,再尝试将自己的思考脉络,仔细的分析给孩子听。但提醒自己,不强迫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在孩子的思考上。同时,和孩子一同学习对于歧见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至于支不支持、认不认同则彼此尊重,不恶言相向。(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
说到底,我们有保护孩子的义务,但Ta更有了解社会和真相的权利。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其实可以随时随地开始。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
上一篇: 家长想知道老师想什么吗?请看200教师的4个最不想说的大实话! 下一篇: 读了中国最好的学校,他却说 "对中国教育,我不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