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必修3第一单元训练卷
语 文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西周末年,周室衰落,儒家认定的王道政治不再行于世界,儒家人抱救世之心,致力于恢复王道秩序。
②儒家“王道”之论,根源于《尚书》、《诗经》等经典。《尚书·洪范》对于王道秩序的描述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其核心是王必须建立起一种准则,这个准则要正直公正。朱子在《朱子语类》中说:“人君之身,端本示仪于上,使天下之人则而效之。”所谓“‘遵王之义’‘遵王之道'者,天下之所取法也”在这里,王道的意思是一种可以为天下效法的中正无偏的合理秩序。
③孟子在理念上坚持王与霸之间的严格区分,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王霸之间的区别在于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那种通过强制的方式让别人服从的做法是儒家所反对的。
④在霸道政治为基础的战国时代,儒家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王道实现途径。
⑤首先,是孟子的思路。孟子与孔子类似,主张富之而后教之的社会治理的顺序。“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将王道视为畏途或不切实际的乌托邦,都是一种自我退缩的做法,实现王道的关键,在于要培养通向王道的信心和“决断力”。
⑥其次,是荀子的思路。荀子的立场似乎更灵活一些,他甚至对秦国的状况进行了有保留的肯定。他并非决绝地反对霸道。在群雄争霸的格局下,荀子认为,霸道虽德未至、义未济,但是以一种诚信的态度,富国强兵,使国土得以保全,也可算是一种权宜之策。所以他说:“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荀子·王霸》)荀子真正反对的是使用权谋获得政权的人。
⑦对于实现王道政治,儒家特别强调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但不认为只能依靠明君和贤相,而是那些推行王道政治的君王,才能被肯定和推崇;历史上许多的明君和贤相因为没有推行王道政治而被指摘。《论语》中“管仲之器小”儒家普遍认为,孔子因管仲没有辅助齐桓公行王道,而批评他。
⑧作为一种古典思想,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顺利运行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外在的强制力并不如心悦诚服更有效。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要重视运用这些制度的人的道德素养的培育,惟其如此,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⑨重建儒家和中国人生活的联系,并非是要以一种原教旨般的态度,将儒家一些因时因地而勾画的制度设计原封不动地搬到现实的中国,这种拘泥于“迹”而不知“法圣人之所以为法”的做法,势必会使我们陷入绝境。我们需要完整了解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作用,并体会儒学的真正内涵,思考儒家对未来社会治理秩序建构的可能性。
(摘选自干春松《儒家王道社会理想及其实现方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直公正、中正无偏、以德服人,都属于儒家认定的王道社会理想的标志。
B.孟子和孔子主张完全一致,主张先解决物质需求的矛盾,再进行社会教化。
C.荀子实现王道的立场比较灵活,反对使用杈谋获得政权,但并不反对霸道。
D.儒家认为,实现王道政治不能依靠明君和贤相,而靠推行王道政治的君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大量引用相关文献资料原文,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学术性。
B.在论证王道实现的途径时,文章列举了孟子和荀子两种不同思路,二者形成对比。
C.第⑤段引用的内容,是为了证明孟子主张的“富之而后教之”的社会治理的顺序。
D.文章阐述儒家王道理想,讲内涵,明方式,最后提出忠告,层次条理,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消除实现王道的退缩行为,就必须培养通向王道的信心和“决断力”。
B.就实现王道的思路而言,荀子更灵活一些,荀子的思路比孟子的更先进。
C.在儒家看来,即便是明君贤相,如果没有推行王道政治也是会被指责的。
D.现实的中国应合理取舍借鉴儒家的制度设计,因为其有些设计是过时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什么叫做“好玩”?
我常会提起胡兰成。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因此他成为一个旁观者。他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他在鲁迅的年代,是个小辈,没有五四同人对鲁迅的种种情结与偏颇。四九年以后,他的流亡身份,也使他没有国共两党在评价鲁迅、看待鲁迅时那种政治意图或党派意气。所以他点评鲁迅,我以为倒是最中肯。他说,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
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老先生“幽默得要命”。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唐弢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我所谓的“好玩”是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
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江南的说法,他是个极喜欢讲“戏话”的人,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那种仁厚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的随时随地讲“戏话”。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但我们并非没有机会遇见类似的滑稽人,平民百姓中就多有这样可爱的无名智者。我相信,在严重变形的民国人物中,一定也有不少诙谐幽默之徒。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决不只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好玩,不好玩,甚至有致命的力量——希特勒终于败给丘吉尔,因为希特勒一点不懂得“好玩”;蒋介石败给毛泽东,因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投枪匕首式的文章可能“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论他妈的》我们读着,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其实语气把握得好极了,我猜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节选自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陈丹青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这里鲁迅没有被符号化,在这里他不再冷峻,而是好玩。
B. 无论是被鲁迅先生责骂的夏衍,还是和老先生玩的唐弢,凡是和老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老先生并非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C. 好玩的人甚至有致命的力量,他一旦发威,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就遭殃了。丘吉尔打败希特勒就是很好的例证。
D. 作者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的效果,决不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E.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的《论他妈的》是在批判国民性,因而很是得意,这份得意全都从文中的语气里得以体现。
5.陈丹青认为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鲁迅的“好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6.联系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看法。(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红楼启示录
王蒙
①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⑤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弛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⑥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 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本文系节选,文字有改动)
7.下面的说法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 作者认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D.作者提请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8.第⑤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写出,每条不超过15字)(6分)
9.这篇短文节选自《红楼启示录》。从节选的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0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大子与之进论访白鹿洞书院址奏复其旧为《学规》倪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栗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躅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单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半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中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①荒政:赈济灾荒的措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B.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C.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所欲
旧/为《学规》俾守之
D.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登旧/为《学规》俾守之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B.“九考”指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每年秋天,各州举行,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C.“四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与“乞骸骨”“下车”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熹自小聪慧过人。读《孝经》,只看过一遍,就知道为人的是与非;和小伙伴玩耍,只有他能画出八卦图形,他的父亲感到惊奇。
B.朱熹注重人才培养。任同安县主簿时挑选德才优异之人做学生,每天给他们传授古圣先贤提升自身修养之事和治理人民的学问。
C.朱熹关心民众疾苦。浙东闹大饥荒,在朝廷奖赏救荒之人后,他才肯再次受职赴任,并随即写信召募米商,免商税,征粮救灾。
D.朱熹一生著书颇丰。认为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并著书共一百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2)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注】陈亮,多次向宋孝宗上书陈述抗金方略。据《丽情集》记载,御史裴质和成都歌女灼灼有情,裴质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14.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选取典型景物,从视觉、听觉、触觉和远近等多角度,有层次地营造了氛围。
B.“碧幕霞绡一缕红。”日近西山,夜幕即将降临,轻绡一样的彩云穿透蓝色的天空,投下一缕红色的霞光。这样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心生哀愁、留恋。
C.“冷”字不仅指暮春时黄昏天气微冷,还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冷寂和愁绪。“愁”字写出词人的满腹惆怅。
D.下阕“往事已成空”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愤。词人以灼灼自喻,想用翠绿色的软绡收集自己的眼泪,寄给皇帝,以让他知晓自己的一片赤诚忠心。
15.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不同,请从用典角度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王熙凤眉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关科学的作用,是一个 的问题。科学当然有用,而且有重大的作用。但有时候,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实用性,许多科学的原理就无法被发现。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一项又一项似乎无用的科学发现,垒建成现代航空航天大厦的基石。乔治·凯利对空气的阻力与升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他的论断,使长期以来陷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 。一个真正的航空时代到来了,乔治·凯利成为公认的航空科学之父。航空航天的本源是一致的,都以满足人类离开地面的愿望而生,故有共同的科学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 ),反成为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和诸多工程学的基础。
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学精神与民主自由精神融为一体,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 ,充分认识科学的作用,这样,正确识别科学成果的价值,也就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老调重弹 茅塞顿开 风靡一时 水到渠成
B.老调重弹 豁然开朗 蔚然成风 迎刃而解
C.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 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
D.老生常谈 豁然开朗 风靡一时 迎刃而解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力学源于物理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力学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
B.物理学是力学本源,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物理学逐渐分离出力学,使力学成独立学科。
C.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力学源于物理学。
D.力学源于物理学,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B.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状况,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出发,营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C.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创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D.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20.请你根据学过的《老人与海》一文中塑造的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描述下图中的海明威头像。要求:①所写内容要能体现海明威“硬汉子”的精神、气质;②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③运用比喻、反问两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100字。(5分)
21.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补写不超过15字。(6分)
祥林嫂当然极其不幸,尤其是① ,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贺老六死去后,无奈中她又投奔了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和鲁家太太也还勉强能容纳她,只是忌讳她“不祥”,② ;他们最后解雇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变得神经质地唠叨,他们觉得那是一个人完全不中用了的症状,所以,③ ,并在寒冬里,以“天问”式的自言自语,倒毙在了荒街野巷。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有人说:“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会选择融入大海,永不干涸。”有人说:“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宁愿成为绿叶上一颗晶莹的露珠,在太阳光中闪亮地升腾。”
要求:①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明确;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9-2020学年必修3第一单元训练卷
语 文(一)答 案
1.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孟子和孔子主张完全一致”错,原文第⑤段“孟子与孔子类似”,选项把“类似”换成了“完全一致”。C项“不反对霸道”错,原文第⑥“并非决绝地反对霸道”,选项漏掉了限制词“并非决绝地”。D项“不能依靠明君和贤相”错,原文第⑦段“不认为只能依靠明君和贤相”,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是还可以依靠其他的。故选A。
2.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二者形成对比”错,文章列举孟子和荀子两种思路,是并列关系,不是对比。故选B。
3.
【答案】B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荀子更灵活一些,荀子的思路比孟子的更先进”错,两种思路代表两种不同的途径,并不能说谁比谁更先进。故选B。
4.
【答案】AC
B项,原文是“几乎每个人”,并非“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D项,应为“不只是”,而非“不是”;E项,“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的是读者,先生的得意也只是作者的猜测。
5.
【参考答案】(1)就人物论:有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有着深厚的内在力量。(2)就文学论: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人物和文学的角度进行概括。
6.
【参考答案】示例一:懂得自嘲的好玩的人往往内心强大。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能自嘲的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难以做到的。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尖酸刻薄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示例二:好玩的人的自嘲、放松、豁达是内在力量强大的一种表现。他表面放松、幽默、爱开玩笑,实则人格乃至命运有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所以他一旦认真以待,其对手常常遭殃,败在他的强大力量之下。(3分)(观点1分,论述2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点阐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注意从“自嘲”“进退”“放松”“豁达”“游戏”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作答。
7.
【答案】A
考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B项所说,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作者在文中也从未提出这个观点。C项犯了绝对化错误,作者只是说“荒诞化”“幻化”是“间离’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必要条件、唯一手段。D项也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作者说“完全地写实”全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涉嫌提倡异端、犯上作乱。
8.
【参考答案】(1)给作者留下创作的自由;(2)给读者留下阅读欣赏的自由(或给读者留下二度创作的自由)。
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思考时要重在理解“间离”这个词上。有了间离,创作、欣赏就有了自由,没有间离,创作、欣赏就失去了回旋的余地。
9.
【参考答案】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短长,二者应该结合起来。
考查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综观全文,作者从《红楼梦》创作中得到的启示是;写实和梦幻应该结合起来,这才能达到真小说家的境界。这从第③、⑤、⑥段中得到充分体现。
10.
【答案】B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译文:事情结束了,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讫事”的意思是“结束了事情”动宾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所以在“讫事”后断句,排除C、D两项;“纳粟人”是“推赏”的宾语,所以在“纳粟人”后断句,排除A项。故选B。
11.
【答案】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D项,“与‘乞散骨’‘下车’同义”错误,“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乞骸骨”指的是“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下车”指的是官吏初到任。三者是不同的。故选D。
12.
【答案】A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和小伙伴玩耍,只有他能画出八卦图形”错误,依据原文“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可知,小伙伴们看到朱熹画出了八卦图形,但这并不等于只有朱熹能画出。故选A。
13.
【参考答案】(1)朱熹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巡察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
(2)(朱熹)常常(需要)向别人开口借钱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钩访,调查访问;民隐,人民的疾苦;按,巡察;屏,不带。(2)称贷,开口借钱;给用,维持生活;非,不合;一介,一分。
【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在岀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
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说:“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朱熹在考中进士后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任监察御史,上书诬告朱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皇帝下诏免掉了朱熹的职务,也取消了朱熹的祠官俸禄,朱熹的学生蔡元定也被流放到道州,在地方官吏监管下居住。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己快满七十岁为理由,申请退休。庆元五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庆元六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14.
【答案】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最后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冷’字不仅指暮春时黄昏天气微冷”错误,“碧幕霞绡一缕红”,碧蓝天上丝罗般的彩霞染成一抹艳红;“冷烟浓”,暮霭冷烟渐渐浓;“黄昏月,一笛碧云风”,月色凄清朦胧,透过游曳的碧云,晚风传来一阵阵哀怨的笛声。由词中这些写景的句子及词语可知当时时节为秋季,而非暮春。故选C。
15.
【参考答案】本词风格含蓄哀婉。(婉约悲切)。本词通过运用裴质和成都歌女灼灼的典故,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满腔忠诚却无法向皇帝传达的悲苦。辛词风格豪壮悲凉(悲壮豪放)。辛词用典既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也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写其它情感亦可,如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不同,请从用典角度简要分析”,即要求从用典的角度比较鉴赏两首宋词的艺术风格,而宋词的艺术风格主要有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婉约派风格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而豪放派风格的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然后再仔细品读两首词,注意找出词中用典的语句,分析两首词在用典方面有什么不同,思考这种不同是否影响了词的艺术风格。陈亮的《小重山》下阕“翠绡和泪暗偷封”一句, 通过运用裴质和成都歌女灼灼的爱情典故,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满腔忠诚却无法向皇帝传达的悲苦,词风婉约悲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比如上阕就运用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下阕又运用宋文帝由于准备不足,贪功冒进,最终大败而归的典故批评宋朝当权者冒进误国的错误思想,而结尾又用“廉颇老矣”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的决心与勇气,词风悲壮豪放。
16.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3)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衿”。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7.
【答案】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老生常谈”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老话;“老调重弹”比喻把陈旧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第一处,句意与陈旧的理论、主张无关,应选用“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形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开朗;第二处,句意并无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形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开朗之意,故选“茅塞顿开”;“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第三处,文中说的是“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这是好的现象,应选“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相关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第四处,文中说的是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事情的结果,应选“水到渠成”。故选C。
18.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前面说“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陈述对象是“力学”,后面“反成为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和诸多工程学的基础”的依然是说“力学”,由此可知,括号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应该是“力学”,这就排除B项,因为该项的陈述对象是“物理学”,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再看AC两个选项,A项,后两句的主语是“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与下文主语不一致,排除A项;C项,“力学源于物理学”一句应在开头,这样才能跟上文紧密衔接,排除C项。故选D。
19.
【答案】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第一个问题,“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成分残缺,“面对”缺少宾语中心词“……的状况”;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句式杂糅,把“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杂糅到一起;第三个问题,“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搭配不当,“氛围”不能“打造”。A项,“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句式杂糅,“从……为出发点”杂糅;C项,成分残缺,“面对”缺宾语;“创造……氛围”搭配不当;D项,“当前”与“现状”重复赘余。故选B。
20.
【参考答案】白发像雪花一样覆盖在他的头上,岁月的痕迹也在他的额头上刻满了年轮,可是,一点不见他颓靡的表情,忧伤的神态。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犹如黑暗中的灯塔,可以照亮一切;目光犀利且深邃,仿佛一把青锋宝剑,足以看穿一切;他的鼻梁高高挺起,就是那络腮胡子也是那般刚毅。是啊,海明威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但他从不言败。这不正是这个“硬汉子”的真实写照吗?
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能力。结合《老人与海》一文中塑造的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描述海明威头像。作答时,要仔细观察海明威的头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如头发、眼睛、鼻梁、胡须等。同时,也要注意题干中的隐性要求,体现海明威“硬汉子”的精神、气质,如目光犀利且深邃,仿佛一把青锋宝剑,足以看穿一切等。
21.
【参考答案】①她和贺老六的爱子被狼叼走后;②不让她参与年关的祭祀罢了;③导致祥林嫂沦为乞丐。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分析可知,此处应该是讲她和贺老六的孩子阿毛被狼叼走后;第②处,结合“只是忌讳她‘不祥’”分析,此处主要讲不让她参与年关的祭祀;第③处,结合“解雇”“并在寒冬里,以‘天问’式的自言自语,倒毙在了荒街野巷”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导致祥林嫂沦为乞丐。
22.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本题为材料作文。
审题: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多样的,其中有这样一种材料,其显著特点就是比喻性和象征性。这样的作文材料,如何审题与立意呢?一是对所给的材料求同比异。二是抓住材料的比喻与象征,提炼材料主旨。由喻体探究出本体来,一般就是话题、中心。
作文时,要把握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一滴水,我会选择融入大海,最终结果是“水不干涸”,它的选择取得了团体的胜利,这是合作共生的结果;而另一滴水,选择成为绿叶上一颗露珠,最终在太阳光中升腾,这是放飞自我的选择,是奉献,也是活出自我的体现。作文时,可以结合这两人的观点并展开联想进行作文。
参考立意:1.活出自我;2.学会选择;3.合作才能共赢;4.理性认识自己;
行文结构:第一部分,运用“牛奶”“矿泉水”“酒瓶”等例子引出观点: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第二部分,引申到“人生亦如此”,并举人物事例如“伯夷、叔齐”“司马迁”“两个朋友”进行论证;第三部分,扣题“方圆之间,取舍有道”。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训练卷(二) 下一篇: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 第一单元训练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