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2021学年九年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进程:

开始: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于英国。

发展: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2.背景(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科学、技术条件:自然科学发展;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

资金支持: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3.概念: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4.指导思想: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强调市场作用,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充分体现。

5.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6.动力:蒸汽动力。

7.主要能源:煤炭。

8.实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

9.重要成就:

1)珍妮机:

时间:1765年。

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背景:国内外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增长;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速度提高,使织布的原料棉纱发生紧缺。

影响:珍妮机大大提高纺纱效率。

2)瓦特改进蒸汽机:

概况:

A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后来应用于化工、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

B.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影响:

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B.使煤炭成为主要的生产、生活能源之一。

C.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D.推动交通运输革命,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3)现代工厂制度:

确立:19世纪,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特点: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集中使用;机器生产、规模化生产,有严密的生产组织流程。

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发生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铁路:

发展概况: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影响:

A.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10.影响:

1)对社会: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对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加强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实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史实:

马克思在巴黎结识恩格斯,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马克思还创作了《资本论》等著作和文章。

2)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诞生:

1)背景: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欧洲工人运动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迫切需要

革命理论的指导。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时间:1848年。

主要内容: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B.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C.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D.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

A.《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C.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3)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第一国际:

成立: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目标: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

行经济斗争。

2)巴黎公社:

18713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5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纪念巴黎公社运动的歌曲《国际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推动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阶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兴起。

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工厂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雇佣童工;犯罪率上升;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工业污染、环境破坏;无规律的市场波动等。

2)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使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将西方的工业文明带到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3)对中国:

消极: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客观:

A.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开展洋务运动。

B.西方机器大生产方式的传入,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出现了近代民族企业。

2.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使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

2)工业革命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3)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4)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5)引发了交通的变革,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影响城市的发展;方便了物品的传递和信息交流。

3.城市化: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4.《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

2)现实意义:《共产党宣言》出版后,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列宁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知识辨析:

1)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

3)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俄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九年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下一篇: 2023年九年历史上册记诵笔记(部编版)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