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市静安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静安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                                  B. 密度                                  C. 挥发性                                  D. 可燃性

【答案】 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毒性等,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即化学性质。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分析;

3.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是指(               

A. 分子                                     B. 元素                                     C. 原子                                     D. 单质

【答案】 B   

【考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定义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造成温度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答案】 C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造成温度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另外含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试管                                  C. 蒸发皿                                  D. 燃烧匙

【答案】 A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 烧杯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此选项符合题意; 

B. 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蒸发皿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燃烧匙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及用途分析;

6.取用固体药品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不能用手去拿药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取用块状药品,试管要横放,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取用固体药品,试管要横放,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斜向上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药品取用的散步分析
 B、根据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固体药品;
 C、取用粉末状药品一斜二送三直立来操作;
 D、根据C的分析来判断。

7.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沙                                  B. 蔗糖                                  C. 植物油                                  D. 粉笔灰

【答案】 B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蔗糖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8.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出空气                                   B. 搅拌 
C. 滴加液体                                               D. 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答案】 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取液时先挤出空气,再将滴管伸入液体内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用玻璃棒搅拌,不能用滴管搅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滴管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滴加液体,此选项符合题意;

D. 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放,以防液体腐蚀胶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头滴管的使用以上排完空气后在伸入液体吸取试剂;二送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三是不能代替玻璃棒搅拌;四是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放在容器的正上方。

9.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 D   

【考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放出不同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10.在氧气中燃烧,出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D. 铁丝

【答案】 C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硫磷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啦分析。

11.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C. 氢气                                  D. 石灰水

【答案】 B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氢气属于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来分析。

12.属于单质的是(    )            

A.                                       B. 空气                                      C. 泥土                                      D. 氢气

【答案】 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水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空气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泥土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氢气属于单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为单质。

13.氮元素化合价为-3 价的是(    )            

A. NH3                                     B. N2O                                     C. NO                                     D. NO2

【答案】 A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A. NH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此选项符合题意; 

B. N2O中氮元素化合价为+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NO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规律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氮元素的化合价。

14.下列各项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Al+3:正三价的铝元素             B. 2K2 个钾元素          C. Fe2O3:氧化铁             D. 氦气:He2

【答案】 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表示正三价的铝元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K表示2个钾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Fe2O3是氧化铁的化学式,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
 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B、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讲个数;
 C、根据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正三价书写氧化铁的化学式;
 D、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15.既含游离态氧元素又含化合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            

A. 氧气                                    B. 空气                                    C. 二氧化碳                                    D. 

【答案】 B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单质中的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氧气属于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既含游离态氧元素又含化合态氧元素,此选项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水属于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即氧元素既有单质的氧气还有化合物的氧元素,则氧气中既有单质氧气还有化合物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元素。

16.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制作汽水                B. 氧化钙作干燥剂             C. 氧气用作燃料                D. 石墨制作电极

【答案】 C   

【考点】氧气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A. 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水中可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制作汽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氧气支持燃烧,用作助燃剂,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
 A、二氧化碳交易所能够溶解在水中,二是加压溶解的更多,故可以制作汽水;
 B、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能够做干燥剂;
 C、氧气具有氧化性,只能支持燃烧,本身不能燃烧,故不能做燃料;
 D、石墨具有导电性,故能够做电极;

17.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糖水                              B. 大理石                              C. 加碘食盐                              D. 五氧化二磷

【答案】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糖水由糖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加碘食盐中含有食盐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五氧化二磷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即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来分析。

18.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石墨                      B. 氧气和液氧                      C. 红磷和白磷                      D. 氧气和臭氧

【答案】 B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A.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和液氧是同种物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C. 红磷和白磷属于同素异形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和臭氧属于同素异形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同素异形体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来分析、而氧气和液氧属于同种物质。

19.下列物质的俗名错误的是(    )            

A.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B. 硫酸铜:胆矾         C. 氧化钙:生石灰            D. 氢氧化钙:熟石灰

【答案】 B   

【考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
 B、胆矾是硫酸铜晶体的俗称;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

20.几种常见物质的 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A.酸奶

B.鸡蛋清

C.牙膏

D.肥皂水

pH   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pH值越小,酸性越强,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呈酸性时,pH越小,酸性越强。

21.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量微粒的集合体,常用 n 表示
B. 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
C. 摩尔质量就是 1 摩尔物质的质量,常用M 表示
D. 摩尔是国际约定量制中7个基本量中的1个,常用mol 表示

【答案】 D   

【考点】摩尔质量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一定数量微粒的集合体,常用n表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摩尔质量就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常用M 表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物质的量是国际约定量制中7个基本量中的1个,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常用mol 表示,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物质量的概念分析;
 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 
 C、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分析;
 D、理解物质量的单位是摩尔,常用mol 表示。

2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CO2+C 2CO                                             B. 4Fe+3O2   2Fe2O3
C. 2CO+O2 2CO2                                         D. CaCO3 CaO+CO2

【答案】 B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CO2+C 2CO,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Fe+2O2   Fe3O4   此选项符合题意;

C. 2CO+O2 2CO2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CaCO3 CaO+CO2,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一是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是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二是看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三是看是否配平;四是看是否注明条件和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23.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物质总质量

【答案】 A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A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分子和物质的种类一定会变,据此分析 解答

2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答案】 A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澄清、透明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还能再继续溶解其它溶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宏观特征来分析;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必须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才成立;
 C、比如水和酒精就不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中还能够溶解其他溶质。

25.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 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答案】 C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分子的特点:在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A不符合题意; 

B、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B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符合题意;

D、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解答: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26.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            B. 10g NaCl 溶解在 90g 水中,形成 100g NaCl 溶液
C. 湿衣服晒干后变轻                                 D. 100mL 酒精与 100mL 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 200mL

【答案】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普遍遵守的规律,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参加化学反应的镁的质量加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变大,此选项符合题意; 

B. NaCl 溶解于水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湿衣服晒干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100mL 酒精与100mL 水混合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必须是化学变化。

27.进行下列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A.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用水和酒精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C. 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比较双氧水分解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D.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和氧气

【答案】 D   

【考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当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时,才可探究出该条件对实验是否有影响,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必须通过控制变量,才可探究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用水和酒精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需要做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比较双氧水分解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需要做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和氧气无可比性,不需要做对比实验,不必控制变量,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不同的条件只有可燃物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
 B 用水和酒精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只是溶剂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
 C 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比较双氧水分解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只是成绩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
 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来检验,故不需要控制变量。

28.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 可以降低着火点            B. 散热的速率快            C. 木柴是可燃物            D. 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答案】 D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解:把木柴架空一些,能使木柴和氧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  

故选D

【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9.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增大了                                                     B. 瓶内压强变小了
C. 等气泡不再冒出时,二氧化碳已全部逸出           D.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 B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汽水中能溶解的气体减少,不能溶解的气体冒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啦分析。

30.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100g )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 80含有 100g 水的 KNO3 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饱和溶液
B. 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乙>甲>丙=丁
C. 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25:34
D. 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 60~70之间

【答案】 A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解析】【解答】A. 甲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得到乙溶液,乙溶液底部无固体物质,所以甲是不饱和溶液;丁溶液中含有80g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即100g水最多能溶解32g硝酸钾,则80g水最多能溶解25.6g硝酸钾,溶液乙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25.6g+110.4g=136g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70g8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136g,所以乙恰好是饱和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由上面分析可知,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57.6%,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4.2%,所以四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乙>甲>丙=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00g136g= 25:34,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甲溶液中溶解了136g硝酸钾,所以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 60~70之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分析。
 A、根据甲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得到乙溶液,乙溶液降温又晶体析出110.4克,再根据20硝酸钾的溶解度和丙溶液是饱和溶液,即可以得到丁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硝酸钾在80的溶解度即能得到乙溶液是否饱和。
 B、甲溶液蒸发20克水没有晶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由于乙降温后得到溶液乙,乙有晶体析出,则可能是乙大于丙或等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丙和丁一定相等;
 C、根据硝酸钾在8020的溶解度分析;
 D、根据计算的甲溶液中的溶质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分析。

二、填空题

31.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相应的化学语言填空。  

2 个氢原子________②两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③氧化镁________④金刚石________⑤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⑥用硫酸铜检验某样品中含有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 2H2SO2MgOCH2+CuO Cu+H2OCuSO4+5H2O=CuSO4∙5H2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①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②化学式前加数字一般表示分子个数;③氧化镁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1④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⑤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⑥硫酸铜是白色粉末,与水反应生成蓝色晶体,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 

【分析】  一个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写成系数形式;  一个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写成系数形式;  根据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氧化镁的化学式;金刚石是碳的单质,据此书写化学式;  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据此书写方程式;  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即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据此书写方程式。

32.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丙氨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写数值),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1mol 丙氨酸中约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科学记数法),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答案】 4131.204×10242:1   

【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丙氨酸由CHNO4种元素组成,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7+1+2=13个原子,1mol 丙氨酸中约含有2×6.02×1023=1.204×1024个氧原子,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

【分析】根据化学式即可得出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啦分析;1mol 丙氨酸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即有2×6.02×1023个氧原子;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33.2008512日我国发生了8.0级汶川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大量使用了“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消毒,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2)地震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为了保证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多次消毒。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   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答案】 1Cl2+1
2Ca(ClO)2+H2O+CO2=CaCO3 +2HClO
3C   

【考点】水的净化,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可知,X的化学式为Cl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y,则(+1+y+(-2)=0,解得y=+1(2)根据题给信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O)2+H2O+CO2=CaCO3 +2HClO(3)先自然沉降使固体颗粒物沉降下来,然后过滤除去,再消毒、最后加热煮沸,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X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反应物是次氯酸钙、水和氧气,反应物是碳酸钙和次氯酸,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方程式即可
 3)根据水的净化程度有地到高的顺序来分析:自然沉降、过滤、消毒、煮沸

34.如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AB 两种物质在________时溶解度相同。

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

t2时,将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 < ”“ ≤”“ ≥”“ = ”表示)

A中混有少量 B,要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

⑦如图烧杯甲中盛有饱和的C溶液。现向烧杯乙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甲中有晶体析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 t2,剩余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此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列式即可)

【答案】 t140gA20g≤a<40g;降温结晶;加溶质、减溶剂、降温;生石灰加入水中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 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C>B>A×100%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 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同。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t2时,溶解度最大的是A,即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A

t2时,将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质量大于等于20g小于40g,即a的取值范围是20g≤a<40g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提取。

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

⑦生石灰加入水中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 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B>C,所以再恢复到 t2,剩余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此时A溶液是t2时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

【分析】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是40克;
  根据 t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来分析回答;
 根据 t2 时, 将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那么这种物质一定是溶解度最小的物质,则根据该温度下CB的溶解度来分析,则a的值至少应该等于20克,但不能等于或大于40克,若等于或大于40,则B也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根据AB溶解度收温度影响的大小来分析结晶的方法;
  加溶质和蒸发溶剂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再根据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判断升温还是降温;
  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和甲物质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分析。
  根据该温度下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判断溶液质量的大小;根据A物质认为饱和溶液,即可根据溶解度计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实验题

35.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仪器名称 a ________b 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最适合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③关闭 C 中弹簧夹后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ABC 装置中不能实现固液分离的是________

④若用装置 D 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果用图中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c”“d”)导入。

⑤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碳酸钙的原因是________,上述反应若生成了0.1mol 二氧化碳,求大理石中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 长颈漏斗;铁架台;B;试管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反应停止;AB2KClO3 2KCl + 3O2c;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气流不平稳;10g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 a是长颈漏斗,b是铁架台。 

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装置A与装置B都可以,装置B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

故答案为:B

③关闭 C 中弹簧夹,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一部分液体被压进漏斗中。装置AB中的固体与液体在一起混合着,不能实现固液分离,而装置C中的固体在多孔塑料片上,能实现固液分离,

故答案为:AB

④装置 D的试管口没放棉花团,若用装置 D 制取氧气,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 + 3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d端排出,所以氧气应从c端导入。

⑤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气流不平稳。

设大理石中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g

 

 

1mol

x

 

 

0.1mol

=

解得x=10g

【分析】  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回答;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
  关闭 C 中弹簧夹后试管内压强将会增大,据此分析现象;根据ABC图示分析,AB不能使固液分离即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
  装置D是固固加热制取氧气,但试管口雾棉花,故是加热硫酸钾制取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气体的密度判断气流方向;
  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36.下图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①图 1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AC 中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图12实验体现了一氧化碳和碳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②如图1实验,加热前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③对图 12 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2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 1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都要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再熄灭酒精灯或喷灯

c. 12实验分别生成1mol二氧化碳,实验需要的碳和一氧化碳的物质量也分别是1mol

④某兴趣小组在做完图2实验后,进行了如下图的改进,也得出了碳和氧化铜能反应的结论,有一个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不够严密,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uO+CO Cu+CO2C+2CuO 2Cu+CO2;都具有还原性;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a;铝和石墨棒在加热条件下可能与CuO粉末反应,使其变红色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两个反应都是由氧化铜变为铜,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相同的实验现象是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C 中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uO+CO Cu+CO2C+2CuO 2Cu+CO2,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②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加热,防止加热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a.2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此选项正确;

B. 1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气体,如果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尾气会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此选项错误;

C. 1实验中用去的一氧化碳多于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如果生成1mol二氧化碳,实验需要的一氧化碳的物质量>1mol,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④也可能是铝和石墨棒在加热条件下与CuO粉末反应,使其变红色。

【分析】  12实验过程中的实验过程分别使用一氧化碳和单质碳还原氧化铜,故能够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即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单质铜和二氧化碳、B中是单质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得氧和失氧分析,体现一氧化碳和单质碳的还原性。
  根据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和试管中有空气分析,主要是避免爆炸的发生;
  a、冷凝水倒流会引起试管的炸裂;
 b、实验一不需要移除导管,需要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c、主要分析实验1,在反应前和反应后都需要通入一氧化碳,故需要的一氧化碳肯定大于1摩尔;
  该实验没有排除铝对反应的干扰。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①当打开 K,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C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通过 D处现象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

②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 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H2CO3;检验CO2CO2+Ca(OH)2→CaCO3↓+H2O;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bc处棉球不变色,d处棉球先变红,a处后变红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本身不是酸,不显酸性,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是bc处棉球不变色,d处棉球先变红,a处后变红。 

【分析】该实验A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是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此书写方程式;D处证明二氧化碳不然是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
  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来分析。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上海市普陀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下一篇: 2020年高三英语之纠错笔记:定语从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阳光家教网版权所有    电脑版
webchat客服微信号:ygjjcom
首页 学员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