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函数(function)
变化是世界永恒的主题,研究和处理各种变化着的量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科技发展的 需要.
在初中阶段,我们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在本章中, 我们将进一步充实函数的内涵,探究函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函数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把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
在数学上,函数反映了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函 数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 的重要模型.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它是这样的叙述的: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与 y,如果对于 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那么就说 y 是 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
在学习了集合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将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叙述如下:
设 A、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得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 f:A B 为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记作 y=f(x),x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 x 的值相对
应的 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一般地,函数的定义域是由问题的实际背景所确定的.如果只给出函数的解析式 y=f(x), 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 例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解:因为 x=-1 时,x+1=0,此时分式 没有意义,当 x¹-1 时,分式 有意义.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¹ -1, x Î R}.
(2) 因为 x2-2x-3<0 时,根式没有意义,当 x2-2x-3 0 时有意义, 解不等式 x2-2x-3 0 得:x.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 = .
(3) 使分式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是 ,使根式 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是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 .
例 2.已知函数 f(x)的定义域是 R (1) 若 f(x)=x2-2x,求 f(3),f(a),f(a+1);
(2) 若有 f(a+1)=a2-1, a Î R ,求 f(x)的解析式.
解:(1)f(3)=32-2 × 3=3,f(a)= a2-2a,f(a+1)=(a+1)2-2 (a+1)=a2-1;
(2)设 t=a+1,则 a=t-1,因为 a Î R ,所以t Î R ,由 f(a+1)=a2-1 可知:f(t)=(t-1)2-1=t2-2t.即确定了一个实数集上的对应关系 f 表示函数值是自变量的平方减去自变量的两倍.所以
f(x)=x2-2x,x .
例 3.求出解析式为 f(x)=x2,值域为{1,4}的所有函数.
解:因为 2=1,(±2)2=4,所以满足条件解析式为 f(x)=x2,值域为{1,4}的函数有:
f(x)=x2, x Î 2 f(x)=x2, x Î 3 f(x)=x2, x Î 4 f(x)=x2, x Î 5 f(x)=x2, x Î 6 f(x)=x2, x Î 7 f(x)=x2, x Î
{1,2};
{-1,-2};
{-1,1,2};
{-1,1,-2};
{1,-2,2};
{-1,-2,2};
{-1,1,-2,2}.
2. 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课外活动·自己学
如果将函数定义中的两个非空数集扩展到任意元素的非空集合,我们可以得到映射的概
念.
设 A,B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对应关系 f,对于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a,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 b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记作 f:A ,其中 b 称为像 a 称为原像.
由映射的定义可知函数特殊的映射.按照映射的定义,下面的对应都是映射.
(1) 集合 A={中国、美国、俄罗斯},B={北京、华盛顿、上海、莫斯科}集合 A 中元素 x
按照对应关系“该国的首都”来对应集合 B 中的元素.
(2) 集合 A={北京、上海、台北、首尔、莫斯科},集合 B={中国、俄罗斯、美国、韩国}
集合 A 中元素 x 按照对应关系“属于的国家”来对应集合 B 中的元素.
(3) 集合 A={-1,1,2,-2,-3},B={1,4,9}集合 A 中元素 x 按照对应关系“取平方”与集合 B 中的元素对应.
(4) 集合 A={P½P 为直角坐标系中的点},B={(x,y)½xÎR,yÎR}按照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使 A 中的点 P 与 B 中的有序数对(x,y)对应.
借助图书馆或电脑网络系统查阅有关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进程,感受数学概念的演变过 程.
1. 下列四组函数 f(x),g(x),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f(x)=x, g(x)= B f(x)=1,g(x)=x0
C f(x)=x-1,g(x)= D ,g(x)=x
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5) (6)
3. 已知函数 f(x)满足:,(1)求 f(x)的解析式;(2)若 f(a)=2,求 a 的值.
4. 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R,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5. 判断下列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
(1)A={1,4,9},B={-1,2,-3,3}对应关系为:集合 A 中的元素 x 的平方根;
(2) A={x½x },B={y½y ,对应关系为“集合 A 中的元素 x 的平方的 2 倍”与 B
中的元素对应;
(3) A=R,B=R+,对应关系为:“集合 A 中元素 x 的平方”与 B 中的元素对应;
(4) A=(0,1),B=(1,+¥)对应关系为:“集合 A 中元素 x 的倒数”与 B 中的元素对应.
3.2 函数关系的建立(Modeling by Functions)
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寻求问题中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这 些数量关系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叫做建模.函数模型是常见的模型之一,因此建 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很重要的.
通常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解析法来表示函数的对应法则,也可以用列表法或图像法 如:集合 A={1,2,3,4,5,6},B={2,3,4,5,6,7}对应关系为:A 中的元素 x 加上 1
则我们可以将函数表示为:y=x+1,xÎ{1,2,3,4,5,6} 也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x |
1 |
2 |
3 |
4 |
5 |
y |
2 |
3 |
4 |
5 |
6 |
也可以直角坐标系中用点 P(x,y)表示这个对应关系.如
y
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中有下表: 个人所得税率表¾¾¾(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1 |
不超过 500 元的 |
5 |
2 |
超过 500 元至 2000 元的部分 |
10 |
3 |
超过 2000 元至 5000 元的部分 |
15 |
4 |
超过 5000 元至 20000 元的部分 |
20 |
5 |
超过 20000 元至 40000 元的部分 |
25 |
6 |
超过 40000 元至 60000 元的部分 |
30 |
7 |
超过 60000 元至 80000 元的部分 |
35 |
8 |
超过 80000 元至 100000 元的部分 |
40 |
9 |
超过 100000 元的部分 |
45 |
目前,上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从月工资,薪金收入减去 2000 元后的余额.例如某
人月工资、薪金收入为 2700 元,减去 2000 元,应纳税所得为 700 元,由税率表可知其中
的500 元税率为5%,另200 元的税率为10%,所以此人应纳个人所得税500 5%+200 10%=45
元.
(1) 请写出月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 y 关于工资薪金收入 x(0
(2) 某人某月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490 元,那么他那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是多少? 解:
(1)函数的解析式为:
它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3) 由上述解析式可知当纳税额为 490 元时,工资、薪金所得收入为 x,则 x 的范围是(4000,
7000),
解方程 175+(x-4000)15%=490,得 x=6100. 即此人的月工资、新金所得为 6100 元.
例 2.某商场在节日期间推出一项促销活动,“满 100 送 30”,即当消费额超过 100 元当场抵扣 30 元,例如消费额为 180 元抵扣 30 元,实际支付费用为 150 元;消费额 200 元抵扣
60 元,实际支付费用为 140 元;依次类推.
(1) 建立实际支付费用 y 与消费额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2) 消费金额不同,实际支付的费用能否相同? 解: (1)设 x 为消费额,y 为实际支付费用.
用[x]表示不超 x 的最大整数,如[3.1]=3,[4]=4,[-0.5]=-1. 则 y=x-.
(2)消费金额不同,实际支付的费用可能相同,如消费额 170 元时,实际支付费用为 140
元,而消费额 200 元时,实际支付的费用也为 140 元.
例 3.某种衬衫进货价为每件 30 元,若以 40 元一件售出,则每天可以卖出 40 件;若每件
提价 1 元,则每天卖出的件数将减少一件.试写出每天出售衬衫的净收入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设衬衫售价为 x 元时,净收入为 y 元.
由于当售价为 80 元时,售出数量为 0,因此净收入 y 与售价 x 之间满足:
.
所求的函数关系为: .
1. 建立函数关系要注意那些问题?
2. 讨论函数不同表示法的关系. 课外活动·自己找
观察生活中的变量关系,建立适合的函数模型予以解释. 课外习题·自己练
1. 一块锐形三角形木板 ABC,底边 AC=24cm,底边上的高 BD=16cm.现要截成三角形的内接矩形木板 KLMN,如图所示.设矩形的高 MN=xcm,试分别求出矩形的周长 P,面积 S 关
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B
K N
A L D C M
2. 某蛋糕厂生产某种蛋糕的成本为 40 元/个,出厂价为 60 元/个,日销售量为 1000 个.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蛋糕档次,适度增加成本,若每个蛋糕成本增加的百分率为
x(0<x<1),则每个蛋糕的出厂价相应提高的百分率为 0.5x,同时预计日销售量增加的百分率为 0.8x,已知日利润=(出厂价—成本)×日销售量,且设增加成本后的日利为 y.
(Ⅰ)写出 y 与 x 的关系式;
(Ⅱ)为使日利润有所增加,问 x 应在什么范围内?
3. 如图,已知底角为 450 的等腰梯形 ABCD,底边 BC 长为 7cm,腰长为 2
2cm
,当一条
垂直于底边 BC(垂足为 F)的直线 l 从左至右移动(与梯形 ABCD 有公共点)时,直线 l
把梯形分成两部分,令 BF=x,试写出左边部分的面积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
一般地,已知两个函数 f(x)(xÎD1),g(x)(xÎD2),设,并且 D 不是空集,那么当 xÎD
时,称 f(x)+g(x)为函数 f(x)与 g(x)的和,f(x)·g(x)为函数的积. 例 1.已知 f(x)=,g(x)= 求 f(x)+g(x)和 f(x)·g(x)
解:因为 x-2≥0,所以 x≥2,即 f(x)的定义域 D1=[2,+¥)
又因为 2-x≥0,所以 x£2,即 g(x)的定义域 D2=(-¥,2]
所以 D=={2}
即 f(x)+g(x)=0,xÎ{2},f(x) ·g(x)=0, xÎ{2}
例 2.已知 f(x)=x,g(x)=求 P(x)=f(x)+g(x),并利用 f(x)与 g(x)的图像作出 P(x)的图像. 解:f(x)的定义域D1=R,g(x)的定义域D2= ,则
即
过 x 轴上不同于原点的任意点 Q(x0,0),作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l,
交 y=f(x)的图像于点 A(x ,x ),交 y=g(x)的图像于点 B(x , ),
0 0 0
则在 l 上取点 C(x0,),则点 C 为 P(x)图像上的点.
随着点 Q 的位置不同,可以得到 P(x)图像上不同的点 C,取一定量的点 Q,就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点 C,可以用描点法得到 P(x)的图像,如图所示.
例 3.已知 f(x)=,g(x)= ,求 .
解:因为函数 f(x)的定义域 D1=[-1,1],函数 g(x)的定义域 D2=,
所以 =0, .
1. 函数的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2. 讨论集合 之间的关系.
1. 设函数 ,求 f(x)+g(x)的定义域
2. 关于集合 ,构造函数分别满足:
1 A = B È C ;② A Í B È C ;③ B Ç C Í A
3. 根据函数 f (x) = x, g(x) = 1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x
1 x + 1 , ② x - 1
3.4 函数的性质(Basic Properties of Functions)
考察函数 y=x2 的图像,我们发现,它的图像是关于 y 轴对称的图形,也就是说:对于 R 内任意实数 a 都有 f(-a)=f(a)成立.
如果对于函数 f(x)的定义域 D 内任意实数 a,都有 f(-a)=f(a)成立,那么就把函数 f(x)叫做偶函数.
类似的,如果对于函数 f(x)的定义域 D 内任意实数 a,都有 f(-a)=-f(a)成立,那么就把函数 f(x)
叫做奇函数.奇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例 1.证明函数 f(x)=是奇函数.
证明:函数的定义域 ,对于任意实数 aÎD,有 f(-a)=f(a)
因此函数是奇函数.
例 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2;(2)f(x)=x2,
解:(1)因为 f(-1)=-1+2=1,f(1)=1+2=3,所以 f(-1)¹f(1),且 f(-1)¹-f(1),
所以函数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
(2)当 x=-5 时,5Ï [-5,4],因此函数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
同样考察函数 y=x2 的图像在定义域内的变化趋势,我们发现当,x 逐渐增加时,函数值逐渐减小;而当 ,x 逐渐增加时,函数值 y 逐渐增加.函数的这两种性质都叫
做函数的单调性.
一般地,如果对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当 x1
例 3.证明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证明: 设 x1,x2 是(0,+¥)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 x1
于是 ,即 . 所以,在(0,+¥)上是减函数.
例 4.证明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证明: 设 x1,x2 是 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 x1
因为 x1,x2Î 上,得 x1·x2>4,又由 x1
所以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例 5.已知奇函数 f(x)在[0,+¥)上是单调递增函数,讨论函数在 R 上的单调性. 解:设 x1,x2 是 R 上任意两个实数且 x1
当 0£ x1
当 x1<0
当 x1
即- f(x1)>-f(x2),因此
综上可知总有 成立,因此函数在 R 上的单调递增.
例 6.已知函数对任意实数 a,b 有 f(a+b)=f(a)+f(b)成立,且当 x>0 时 f(x)>0.
1)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解不等式 f(t2+3)+f(4t)<0.
解:1)当 a=b=0 时,有 f(0)=f(0)+f(0)=2f(0),所以 f(0)=0.
当 b=-a 时,0=f(0)=(a-a)=f(a)+f(-a),即 f(-a)=-f(a),又因为 x>0 时 f(x)>0. 所以 f(x)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2)设 x1,x2 是 R 上任意两个实数且 x1<x2,则 f(x2)=f(x2-x1+x1)=f(x2-x1)+f(x1),即 f(x2) -f(x1)=f(x2-x1).而 x2>x1,所以 x2-x1>0, f(x2-x1)>0,即 f(x2) -f(x1)>0, f(x2) >f(x1),即函数在 R 上的单调增函数. 3)f(t2+3)+f(4t)<0 等价于 f(t2+4t+3)
1.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要注意那些问题?
2. 类比例 5 的结论讨论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f(x)的单调性与-f(x),f(-x)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设函数 y=f(x)在 x0 处的函数值是 f(x0).如果函数定义域内任意 x,不等式 f(x)≥f(x0) 都成立,那么 f(x0)叫做函数 y=f(x)的最小值,记做 ymin=f(x0); 如果函数定义域内任意 x,不等式 f(x)≤f(x0)都成立,那么 f(x0)叫做函数 y=f(x)的最大值,记做 ymax=f(x0).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我们统称为函数的最值.
例 7.求下列二次函数的最值:
(1)f(x)=3x2-4x+3 (2)f(x)=-x2-x+1
解:(1),因此,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函数没有最大值.
(2)f(x)=-x2-x+1= ,因此,当 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函数没有最小值例 8.已知分别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f(x)=x2-3x+2 (2)
(3) (4)
解:(1)f(x)=x2-3x+2= 2-,可知 f(x)在[1, ]上是减函数,f(x)在[ ,4]上是增函数.所以当 x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
又因为 f(1)=0,f(4)=6,所以当 x=4 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6.
(2)当 x>0 时,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因为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 函数 (x>0)的图像如图所示
f(x)在[1, ]上是减函数,在[ ,4]上是增函数,且 f(1)=3,f(4)=4.5, 所以函数 f(x)当 x=4 时,最大值为 4.5.
(3)设 , 则 x=4-t2,.则 y=4-t2+2t=-(t-1)2+5, 所以在 t=1,x=3 时函数最大值为 5,t=0,x=4 时函数最小值为 4.
(4) ,设 t=x+1,则,
因为函数 上是增函数,
所以在 t=2,x=1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7,t=5,x=4 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
函数的零点
一般地,对于函数 f(x)(xÎD),如果存在 c(cÎD),当 x=c 时,f(c)=0,那么就把 x=c 叫做函数 f(x) (xÎD)的零点.
一般地,如果函数 f(x)在定义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 f(a)f(b)<0, 那么在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数 c,使 f(c)=0,即在区间(a,b)函数 f(x)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我们通常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下面举例来说明二分法的应用.
求函数 f(x)=x3-5x+3(xÎ[0,1])的零点(精确到 0.1).因为 f(0)f(1)=3(-1)<0,所以在[0,1]内函数存在零点.
所以 因此函数的零点在区间 内,中点为 ,
即 f(0.75)=-0.328125,因此函数的零点在区间内,中点为 ,
,即 f(0.625)=0.11914,
所以函数的零点在区间[0.625,0.75]内,中点为 0.6875,
,所以函数的零点在区间[0.625,0.6875]内,中点为 0.65625
,因此函数的零点为 0.7.
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f (x) = (2) f (x) = x2 , x Î (-2,2]
(3) f (x) =
(4) f (x) = x x
2.(1)已知 f (x) 是奇函数,且在[0,+¥) 上是增函数,试解不等式 f (x) > f (-3)
(2) 定义在(-4,4)上的偶函数 f (x) ,且当 x Î (- 4,0]时, f (x) 单调递减,解不等式
f (x) < f (2x -1)
3. 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
(1) f (x) =
(3) f (x) =
x x 2 - 1
1 + x - 1
(2) f (x) = ax2 - 2x + 1
x 2 + 1
(4) f (x) = a
4. 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f (x) = x2 - 4x + 1, x Î[1,7]
x + 1
(2)
f (x) = 2x - 1 , x Î (1,4]
x + 1
2x 2 - x + 1
(3) f (x) =
x 2 + 1
(4) f (x) =
x 2 - x + 1
5. 求函数 f (x) = x +
x + 3
, x Î[0, +¥) 的最小值
6. 已 知 函 数
f (x)
对 任 意
x、y Î R 都 有
f (x + y) =
f (x) + f ( y),且x > 0时 ,
f (x) < 0, f (1) = -2.
(1) 判断函数 f (x) 的奇偶性.
(2) 当 x Î[-3,3]时,函数 f (x) 是否有最值?如果有,求出最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7. 已知函数 f (x) =
ax2 + 2ax - 3
x2 + 2x + 2
(1) 若 a = 1 ,求函数 f (x) 的值域;
(2) 若对于任意的实数 x , f (x) < 0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8. 已知函数 f (x) 满足 f (x +1) = x2 - 4
(1) 求函数 f (x) 的解析式;
(2) 列.表.并作出函数 f (x) 在区间[-2, 3] 上的图象;
(3) 若关于 x 的方程 f (x) - 2m = 0 在区间[-2, 3] 上有唯一解,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9. 设函数 f (x) 在(-¥,0) U (0,+¥) 上是奇函数,又 f (x) 在(0,+∞)上是减函数,并
且 f (x) < 0 ,指出 F (x) =
1
f (x)
在(-∞,0)上的增减性?并证明.
10. 已知函数 y = x + a 有如下性质: 如果常数 a > 0 , 那么该函数在 (0,
x
a ] 上是减函数, 在
[ a ,+¥) 上是增函数.
(1) 如果函数 y = x +
(2) 研究函数 y = x 2 +
b (x > 0) 的值域为[6,+¥) ,求 b 的值;
c (常数c > 0 )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x 2
(3) 对函数 y = x + a 和 y = x 2 + a
x x 2
(常数a > 0 )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
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只须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11. 对于函数 f (x) ,若存在实数 x0 使得 f (x0 ) = x0 ,则称实数 x0 为函数 f (x) 的“不动点”;若 f [ f (x0 )] = x0 ,则称 x0 为函数 f (x) 的“稳定点”.
(1) 若 f (x) = x2 - x - 3 ,求函数 f (x) 的不动点的集.合.;
(2) 若函数 f (x) = x2 + mx + 4 没有不动点,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3) 若函数 f (x) 的不动点的集合为 A ,稳定点的集合为 B ,求证: A Í B .
12. 已知
f (x) 是定 义在[-1 , 1] 上的 奇函数 , 当 a, b Î[-1,1] , 且 a + b ¹ 0 时有
f (a) + f (b) > 0 .
a + b
(1)判断函数 f (x) 的单调性,并给予证明;
(2)若 f (1) = 1, f (x) £ m2 - 2bm +1对所有 x Î[-1,1], b Î[-1,1] 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3.1
1.D
2 (2)[2,3),
(3)(1,2) ,
(4)[4,+¥),
(5) ,
(6)[-4,-1)
3.(1)f(x)= ,(2)a=3
4.[0,1]
5.(1)(2)(3)不是,(4)是
1.P=48-x,(x ,s=24x- x2, (x
2.(1)y=(20-10x)(1000+800x)(0
3.
1.{1}
2.答案不唯一(1)f(x)=x,g(x)=1;(2)f(x)=x,g(x)=-x;(3)f(x)=g(x)=x
3.(1)
(2)
1.(1)偶函数,(2)非奇非偶函数,(3)奇函数,(4)奇函数
2.(1)(-3,+¥)(2)
3.(1)偶函数,(2)非奇非偶函数,(3)非奇非偶函数 (4)a=0 时,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a 0 时,奇函数
4.(1)最大值 2,最小值-3,(2)没有最小值,最大值为
(3) 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4) 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1
5.m>9 时,最小值为:
6. (1)奇函数(2)最大值 6,最小值-6
7.(1)[-4,1),(2)(-3,0)
8.(1)f(x)=x2-2x-3,(2)略(3)
时,最小值为:
9.增函数,证明略
10.(1)±3(2)(0,)上递减,[,+¥)上递增,(-,0)上递增,(-¥,-上递减
(3) ,若 n 为奇数,则在 上递减, 上递增;在(- ,0) 上递减,在(- 递增,若 n 为偶数则在 上递减, 上递增;在
(- ,0)上递增,在(- 递减
11.(1){3,-1}(2)(-3,5)(3)略
12.(1)增函数(2)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化学实验练习-01-实验基础 下一篇: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训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