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12页,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请将1-9题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其他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相如广成传 安置住宿
B.因厚赂单于 赠送礼物
C.空以身膏草野 恩惠,恩泽
D.羝乳乃得归 生于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相如功大 徒以吾两人在也
B.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信义安所见乎?
D.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衡乃诡对而出顺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武父子)皆为陛下所成就 为武置酒设乐
D.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召有司案图 通“按”,察看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④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⑤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⑥于是,秦王不怿 怿:高兴
⑦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辞:告别
⑧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A.①⑧ B.②⑥ C.③④ D.⑤⑦
5.下列对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找到
C.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苏武身体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会面谈论虞常的罪行
D.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写杭州西湖的湖山盛景。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写情人分别后所见的情景,借凄清之景渲染离愁
C.“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写周瑜风度闲雅,谈笑自如运筹帷幄,轻易地就挫败了敌人。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借写动作来抒发词人内心的激愤与遗憾,自然引出下文的“无
人会,登临意”。
7.下列对典故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C.“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暗含陶渊明东篱采菊的典故,在写离愁外也寄托了自己清高、淡泊的志向。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由北向南,词人北人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触发了词人的孤苦漂泊之感。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1】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2】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术,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取材于《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1】尉文:地名。【2】乐乘:燕将乐毅族人,先为燕将,伐赵,为廉颇所擒,遂为 赵将,后来赵封他为武襄君。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军固壁不战 壁:驻守
B.妾得无随坐乎 随坐:连坐
C.详败走 详:假装
D.令毁之 毁:诽谤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赵王因以括为将 括母因曰
B.乃得解邯郸之围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C.赵以数困于秦兵 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D.赵王亦以括母先言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
10.将下面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
使赵不将括即己,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11.蔺相如、赵奢、赵括母都认为赵括不适合做统帅,请根据选文内容分别概括他们这样认为
的原因。(3分)
12.《廉颇蔺相如列传》结尾处,司马迁高度评价蔺相如:“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请你也用一句话来评价廉颇,并结合选文相关内容陈说理由。(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口【1】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2】,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3】。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1】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二月,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濑时作此词。七里濑:又名七里滩。【2】鉴:镜子。【3】严陵:东汉的严子陵,名光,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秃即位后,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隐居于富春江。
13.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前六句,用简练的笔墨,形象地描绘了七里濑的美景:轻舟惊鸿,水清波平,鱼儿翻腾,白鹭点点。
B.上片“过”字点题,写出行程“急”“冷”“明”不仅状写出景物特点,同时写出作者不断变化的主观感受。
C.“算当年”四句用典,吟咏汉刘秀称帝之后严子陵隐居一事,归结为“一梦”和“空名”,蕴含着人生感叹。
D.下片由山起笔,中间插入议论感慨,顺势抒怀,最后以远山、云山、晓山三座山结尾落于景语,隽永含蓄。
14.“双桨鸿惊”句,有人认为是船桨划动如鸿雁惊飞,有人理解为船桨划动使鸿雁惊起。你
认为哪一种理解更合理,请结合诗句说说理由。(4分)
15.这首词结尾“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与《定风波》结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作具体分析。(4分)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6.请用一个形容词概括你对《巴黎圣母院》结尾的印象,并结合小说相关内容陈说理由。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杰出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的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树有一方形石 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在那 里蓊郁过。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俯仰低徊,默想着徐渭的生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四绝的文学、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连应了八次乡试,连举人也未考中。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坐牢六次,先后因受刺激自杀九次。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几品大员了。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 ,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 遭冻馁啊!
⑧当我踱回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疯狂宣泄。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它是那样的孤高,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的反叛正统。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时尚、摧眉折腰是不可想像的。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做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绘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那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垢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⑨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我们所有的今人。我本是来凭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文,痛斥当年的大人先生们,痛斥当时龌龊的世俗,发几声长叹,给徐渭以深深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我了。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不说是王国,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⑩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时间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历史中了。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是拜谒青藤书屋 拜谒:拜访、参拜、拜见、瞻仰
B.已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大致相同
C.那样的卓尔不群 卓尔不群: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D.痛斥龌龊的世俗 龌龊:肮脏丑恶
18.第⑦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9.作者在结尾说:“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这句话意蕴深远。实际上,当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有很多像徐渭这样逝去的孤绝的生命在天地间却得以永生。请你结合阅读经验,谈谈对此的认识和理解。(5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0.请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共8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②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③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④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滑照《声声慢》)
⑦子曰:“ ,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论语·述而》)
⑧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 (《论语·子罕》)
⑨子曰:“乡愿, 。” (《论语·阳货》)
⑩曾子曰:“ ,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七、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1)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你从孔子下面这些言论中读出了什么教育思想?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宰子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⑤闵子侍侧,訚闺(【2】如也;子路,行行【3】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释:
【1】束脩:十条干肉。脩为脯,即干肉。束脩算是微博的拜见礼物。
【2】訚闺:中和正直的样子。
【3】行行:刚强的样子。
(2)《论语》中有很多语句宣扬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如“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过犹不及”“允执其中”“叩其两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
和为贵。”……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中庸之道”的认识。180字左右。
①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②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③尧曰:“谘!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
④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1】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⑤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注释:
【1】空空如:形容问者诚恳的样子。
(3)今人对“好学”的一般理解是“喜欢学习,专心追求学问”,而《论语》中有关“好学”的一些言论与今人的理解并不相同。请根据对《论语》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好学”的理解。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矩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才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结合孔子师生之间关系并联系现实,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开头,写段演讲稿。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②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
也》)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先进》)
⑤子之武城【1】,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公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当时子游为武城宰(县令)。
22.作文(50分)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共和国70华诞。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持续奋斗,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
百年前,在民族危亡之时,你挺身而出,在黑暗中奔走呼喊,在战火中流血牺牲。七十年前,面对百废待兴的祖国,你告别亲人,走向大漢,走向荒野,走向海岛。
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以追梦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奋力绽放……
请你展开想象,以“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某一时代的青春色彩(个体和群体的均可),抒写你的情思。
要求:不少于700字,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
有细节,有描写。
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ygjjcom
上一篇: 北京市2018-2019学年度怀柔区第二学期高一英语质量检测试题 下一篇: 北京市2018-2019学年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